前段時間,《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了第二季,引起了廣泛社會關注,“舌尖上的××”,成為一種敘事和傳播模式,滲透到諸多領域和行業。
紀錄片很久沒有這麼火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紀錄片有過一段大眾化的輝煌時期,那時候紀錄片可以同電視劇“掰掰手腕”,佔據了電視台的一些黃金時段。后來紀錄片陷入了低谷。新世紀以來,紀錄片一直在“爬坡”﹔期間,雖也不乏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乃至美譽度的作品,但那更像是給紀錄片打了強心針,精神一陣子之后又歸於疲沓,紀錄片距離走出低谷,總是差那麼一股勁兒、一口氣兒。《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有望成為紀錄片走出低谷、大眾化歸來的拐點。
當然,相比於第一季的美譽,第二季問題多多,吐槽甚至遠多於贊譽,主要有這麼幾個問題:
一是講美食還是講故事?其實,從創作的角度講,無論用美食呈現故事,還是用故事烘托美食,都是紀錄片創作的取向和手法。當紀錄片停留在小眾化時,這不會成為問題,因為小眾化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偏好和取舍,是為特定受眾服務的。一旦大眾化就不同了,就得了解大眾的口味,向“紀錄片版”的春晚看齊。所以,當《舌尖》第二季勾起了觀眾的“食欲”,卻又把人家“餓”那裡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二是真實記錄,還是毀三觀?最典型的是《家常》中的母女,其實,那樣的母女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從再現生活的角度講,拍她們沒有問題﹔但從表現生活和大眾傳播的角度講,就必須考慮社會影響了。
其他的諸如“擺拍和原生態”、“模仿和抄襲”等,也都引發了很多批評和爭議。
我們相信《舌尖》的創作者並非有意要用“變了味”的美食“惡心”觀眾,而且就創作實力而言,他們也堪稱國內頂尖的紀錄片創作者,之所以出了這些問題,除去個人因素,主要還在於紀錄片多年形成的小眾化思維,以及“偏安一隅”養成的表達習慣,還不能適應和滿足大眾化的需求,一旦面向大眾,就有點找不著感覺了。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舌尖》系列,對紀錄片的大眾化轉型還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首先,《舌尖》系列選取的是平民化的大題材。紀錄片創作,選題好就成功了一半。《舌尖》圍繞著美食做文章,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戀鄉愁,不同於那種嚴肅的宏大敘事。同時,這一題材又很大,不僅“民以食為天”,而且以“舌尖”為支點,承載的是“中國”。所以,《舌尖》在大題材裡具有平民色彩,在平民題材裡又不失宏大,做到了“大氣接地氣”,這在過去二十多年紀錄片發展的歷程中,並不多見。
此外,《舌尖》在紀錄片的類型化上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類型化是影視節目走向大眾化的關鍵。電影的類型片,比如動作片、警匪片、武俠片,都是大眾化的﹔國外一些類型化紀錄片,比如國家地理紀錄片,也是大眾化的。國產紀錄片的類型化還剛剛起步,盡管《舌尖》不能算作純粹的美食紀錄片,但作為美食題材的類型紀錄片,《舌尖》有篳路藍縷之功。
兩季《舌尖》可謂毀譽參半,不過這也是好事:《舌尖》獲得的關注度和美譽讓國產紀錄片增強了信心,而暴漏出來的問題和各種吐槽,則有利於紀錄片更好地成長。
在《舌尖》播出的這幾年,紀錄片的創作人才呈回歸趨勢,紀錄片的藝術氣質和真實品格,也讓它不乏真正的追隨者,紀錄片走向大眾化所需的人才儲備問題不大,關鍵是用什麼樣的視角和立場來做紀錄片,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向大眾。
當下,影視領域,電影市場正在回暖,電視劇和各種娛樂節目也星光璀璨,吸引著大眾,紀錄片要想重現當年的輝煌,難度很大,但在兩季《舌尖》的基礎上,從正反兩方面汲取營養,改進創作,找回力量,回歸大眾,並用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作品來回饋大眾,則是完全有可能的。
(史興慶,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