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因為我是一名軍人的緣故,一踏上贛南蘇區這片革命的熱土,心中便澎湃起別樣的情節。6月24日至7月1日,新聞戰線“三項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中央和行業類媒體採編人員贛州行,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隨著採訪體驗的不斷深入,一個多彩的贛南逐漸呈現在我的面前:贛南是紅色的,她是革命的聖地﹔贛南是綠色的,她是生態的家園﹔贛南是金色的,她是美好的未來。置身多彩的贛南,作為一名記者,我思考了很多,收獲了很多……
紅色的聖地教育我們:站穩群眾立場至關重要
紅色的土地,紅色的歷史,紅色的歌謠……在我眼中,贛南是紅色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此創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此奠基,偉大的蘇區精神在此孕育形成。
從贛州出發去尋烏,一路上許多地名耳熟能詳——有紅軍長征出發地於都、有毛澤東寫下清平樂的會昌、有全國聞名的將軍縣興?,每一處都有紅色的歷史、都是紅色的聖地。尤其是在尋烏調查紀念館,令我深受教育。1930年5月,毛澤東深入群眾,在尋烏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活動,寫下了著名的《尋烏調查》,它對我黨當時了解農村階級關系、制定正確的土地政策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做了這個調查之后,毛澤東“才弄清了富農與地主的問題,提出解決富農問題的辦法,不僅要抽多補少,而且要抽肥補瘦,這樣才能使富農、中農、貧農、雇農都過活下去。”
重溫了我黨深入群眾、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的光榮傳統,我感觸頗多。新聞工作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肩負著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使命。我真切地感到,新聞工作隻有站穩群眾立場,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才能真正發揮自身的功能作用。我們新聞工作者,必須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深刻理解自身的根基所在、依靠所在、價值所在,要把新聞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說群眾想說的話,辦群眾歡迎的事,要把話筒和鏡頭更多對准群眾,把重要版面、時段更多留給群眾。
綠色的家園告訴我們:深入群眾生活永不能忘
對於從未來過贛南的我來說,想象中的贛南是這樣的:紅色、老區、欠發達……可當我真正走進鄉村和老鄉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后,一個綠色的贛南帶給我無限驚喜。
贛南是綠色的,一方面,是綠色的生態。贛南森林覆蓋率達76%,享有“生態王國”“綠色寶庫”美譽。我們在上猶縣採訪中了解到,為發揮生態優勢,該縣著力打造一批“兩茶一畝”(油茶、茶葉、珍貴綠化苗木)示范基地,引導了近2萬戶農戶參與“兩茶一畝”開發,“兩茶一畝”已經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是綠色的經濟。在上猶縣幾乎找不到一家產能過剩、環境污染型企業,納米科技、數控模具、油畫產業等低碳綠色的經濟,已經成為該縣經濟發展的“頂梁柱”。
這樣一個綠色的贛南,在打破我頭腦中固有印象的同時,也讓我懂得了深入群眾生活的重要。新聞界有句明言,叫“腳板底下出新聞”。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切實改進作風,真正沉到一線,那種靠材料寫稿子,或閉門家中坐、妙思涌上來的工作方式是絕對不行的。改進作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必然選擇,也是最好方法。隻有我們腳下沾滿泥土,與廣大群眾面對面、心貼心,才能不斷做到“接地氣”“有底氣”,寫出“冒熱氣”“聚人氣”的新聞作品。
金色的未來要求我們:引導群眾輿論責無旁貸
為推進贛南大發展,國家出台了《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們在贛南體驗採訪時,正逢《若干意見》出台實施兩周年,許多干部群眾談到這兩年的變化感觸很多。我們了解到,這兩年來,贛南大地從城市到鄉村,從政風到民風,從思想觀念到工作作風,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3%,增速由全省末位前移到第一位——一個金色的贛南已日漸呈現。
但改革發展必然要面臨一系列問題,我們在上猶縣採訪時,該縣生態產業園二期工程正在建設,同時50多戶農戶面臨拆遷。面對建設和拆遷這對矛盾,一些人也直言不諱地對我們談到,一些媒體在各地拆遷這一問題上不負責任的報道和炒作,攪亂了人們的思想,也增加了工作的難度。
由此我感到,新聞工作處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對社會精神生活和人們思想意識有著重大影響。這就需要我們新聞工作者准確把握時代脈搏,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的主旋律開展新聞工作,隻有這樣,才能形成主流輿論,實現對群眾輿論的正確引導。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正有序推進,由此也帶來一些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這更需要我們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著力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為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們思想水平的提升提供“正能量”。
紅色的贛南、綠色的贛南、金色的贛南,多彩的贛南留給我們新聞工作者的思考還有很多很多。總之,隻有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堅持走群眾路線,心裡裝著群眾,時刻想著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積極為群眾服務,努力為實現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鼓與呼,團結激勵廣大群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應當成為我們新聞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中國軍工報 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