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4年·第7期

從資本搶攤入駐看報業價值取向趨勢

2014年07月17日16:09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報業在不斷融合,不斷跨界交叉,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格局。而與此相對應的投資趨勢則是,一些商業資本尤其是互聯網資本,屢屢爆出“冷門”,不惜巨資入股傳統報業,引發了諸多媒體的復雜心情與社會輿論的眾說紛紜。最近,阿裡巴巴牽頭的財團5億人民幣投資國內財經媒體21世紀傳媒,阿裡或將佔增資擴股后股權的20%。

入股報業之所以被視作“新聞”,無非是連年來唱衰報業的思維定勢,認為傳統報業在行業性“掉價”,資本投入報業無異於物無所值,得不償失。而傳媒圈對此發出的驚詫、驚羨更是大惑不解,潛在的行業自卑情緒與財團對報業精准估值后的收益自信,形成了強烈反差。

盤點一下這些年被入股參股的報紙,它們不再是一張紙質版的報紙,而是融合了眾多新媒體平台的傳媒集群。從資本沖動背后的價值邏輯來看,傳統報業的品牌價值、話語權價值、傳播鏈價值、影響力價值、公信力價值……與生俱來的內在價值,不但繼續在保值增值,而且在媒體融合中被賦予了富有成長性的附加值。這正是資本看好的回報預期,風險也罷,波動也罷,都在投資決策的可行性預測之中,絕非無利可圖的“虧本生意”。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在批量收購報紙后說過:“我相信這些報紙將會達到或者超過我們收購時的目標。到時的結果會支持這個信念。”

傳統報業為什麼備受資本關注,顯然是由於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文化傳媒產業的政策導向和利好信號,一再激發了社會資本的投資沖動與投資信心。但是,資本的目光不是看中整個報業都擁有恆量的價值,也不是每家報紙都值得一擲千金。那些因循守舊、不思經營、靠行政資源過日子的報紙,向來缺乏面向市場的價值取向,至今還想不明白報紙究竟辦給誰看,在日益趨強的網絡輿論場的沖擊下逐漸失去讀者的閱讀依賴,甚至處於關張邊緣。由此可見,作為全行業而言,傳統報業優劣的分野、成敗的分化,則是不言而喻的未來結局。

不過,被投資隻能是傳統報業“救亡圖存”戰略的一種選項,但不是唯一出路。或許,有些報紙在接受互聯網資本的同時,真正的紅利是資本進入后帶來的互聯網思維改造。事實上,國內不少報紙並不差錢,經過多年積累,握有相對充裕的現金流,資本投入尚有一定底氣。如果沒有社會資本的進入,即使在報業內部進行資本運作,也不失為脫胎換骨的一種方式。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新舊媒體激蕩的今天,傳統報業的外延在擴大,新的商業模式與新開辟的市場在不斷出現。傳統報業當務之急的“投資”,應當盤活存量,激活增量,以互聯網思維來發現並補足自身的天然缺陷,加大媒體品牌“含金量”的培育,加大傳播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加大獎勤罰懶的分配制度和人才政策的改革,加大市場營銷體系的構建和投入。那麼,傳統報業哪怕不用資本“輸血”也能做大做強,傲立於傳媒之林。即使在未來的博弈中,也有足夠的“智本”和實力來“討價還價”。

——《中國報業》“特別策劃”組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