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第五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

楊暉:做有極客精神的企業家

王霄萌、范璇

2014年07月23日09:0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2014第五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5日至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一線編輯、記者、主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為來自海內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幫助學子們了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以下為唯眾傳媒總裁楊暉7月19日上午在第五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

伴隨著互動傳媒的電視代表節目《開講啦》和互聯網代表產品《你正常嗎?》精彩的宣傳視頻,楊暉老師在與學子們在調侃的互動氛圍中開始了主題為“一個傳媒人的自我修養”的演講。

“我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喜歡的事情”

在創辦唯眾傳媒之前,楊暉一直在湖南衛視工作。1993年大學畢業后,正逢湖南衛視《蒲公英》欄目招聘節目策劃,楊暉放棄了做大學教師的機會,在三百人的競爭當中被選中,自此開始了傳媒之路。

當今中國很多當紅節目都制播分離,例如《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而這樣的節目需要引進、需要改造、需要一系列極其復雜的工序,而最后的觀念還是屬於別人的。唯眾傳媒在2013年創造了12檔節目,也是去年國內節目做多的傳媒公司。而唯眾最大的特點是注重原創節目,楊暉說,“花同樣的時間,足夠想出自己的點子來了。”

若干年前風靡全國的《波士堂》,用楊暉的話來說,就是“說人話、接地氣、正能量”,顛覆所有人對財經節目的看法。楊暉說,“做傳媒不是有了政策、能力、勇氣就可以,而是找自己的定位、尋找競爭差異。”在湖南衛視的十余年,CNBC的兩年,到今天的唯眾傳媒,以及唯眾出品的節目都帶著一股的“唯眾范”,楊暉的傳媒夢想從來沒有變過,“我覺得做傳媒是我喜歡的事情,我也很感激湖南衛視給我的機會和平台讓我一路走到今天,但我還是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喜歡的事情。”

關於市場紅利

對於媒體而言,幾乎所有電視台都享受的是政策紅利和體制紅利﹔而市場中的制播分離的公司,即民營媒體公司能夠攫取的一定是市場紅利。而在傳媒領域,市場紅利的基礎就是制播分離的競爭環境。

關鍵詞一:制播分離

制播分離已經悄然滲透到生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欄目有《中國好聲音》、《出彩中國人》、《開講啦》、《你正常嗎?》等,而許多好的制播分離節目出自制播分離的民營媒體公司之手。在6月18日人民日報對媒體的文章中提到目前中國民營媒體的三巨頭分別是光線傳媒、燦星傳媒、和唯眾傳媒。但楊暉老師有著自己不一樣的看法“談巨頭為時過早——在中國制播分離的路上,中國的制播分離公司仍舊非常弱小。燦星傳媒不過三年,唯眾傳媒不過八年,光線傳媒更長一些。”

制播分離顧名思義,就是制作和播出分離。制播分離最早引用自英國,其通過兩部廣播電視法鼓勵和保護制播分離公司。規定:每家電視台拿到的制播分離公司節目內容不少於50%﹔隻要節目的創意是獨立制片公司,那麼版權屬於獨立制片公司。因此現在中國觀眾可以看到歐美模式滿天飛,是來源於版權保護。楊暉老師認為“中國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保護或者促進民營媒體公司的發展,雖然存在著不足和差距,但是中國制播分離一直在路上,雖然腳步踉踉蹌蹌,但是用星星點點的節目已經証明星星之火也許可以燎原。”體現著民營媒體人的期盼與信心。

隻有引入充分市場競爭,才可以讓實力去作証。

關鍵詞二:實力作証

拼實力是尊重市場的表現。一線節目制作人、導演、制片人需要有市場意識,懂得市場規律,有勇氣參與市場競爭。楊暉老師拿出自己在湖南衛視時的感受來勸誡在場青年,要學會珍惜,提到:“在大的廣電集團會有領導幫你遮風避雨,會覺得大樹底下好乘涼,隻關注自己的節目即可。但是當你變成別人的一棵樹,需要根基牢實,樹干有力量,枝繁葉茂,不然如何為手下遮風避雨呢?”因此,面對市場的實力和勇氣是必備的條件。

楊暉老師談市場紅利,並不是鼓勵媒體人在沒有積澱的時候出來創業,而是說在體制內工作和在民營媒體公司工作求職學到的東西得到的機會是不一樣的。在體制內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而在民營媒體公司,會更開放,敢於給年輕人機會。

市場紅利並不僅僅指能夠給公司帶來良好的財務狀況,很好的發展機遇,但更是給每一位有夢想的年輕人提供更多和更大的舞台。楊暉老師舉出了《開講啦》是由一群九零后制作的例子,並自豪的提及《上班這點事兒》制片姑娘對她過的話“楊老師,你能夠不來演播廳嗎?我覺得我們可以,你讓我們試試!”而這位姑娘也創辦《大聲說》和《開講啦》節目,其中《開講啦》在《新周刊》2013年度電視新聞榜上斬獲四枚大獎,也把唯眾傳媒和《開講啦》放在了《新周刊》的封面上。因此楊暉老師說“給更多年輕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給公司機會。自己的成長固然重要,但如果你能成為別人的樹,能夠讓每個葉子都枝繁葉茂,飽滿,開出花來,那麼你的內心將會是無比驕傲的!”

關鍵詞三,差異化競爭。

在市場不是有了政策、實力、勇氣就可以,還需要審時度勢。為了防患於未然,還需善於做差異化競爭。以唯眾傳媒為例,它的商業模式是模式B2B。最初從大財經類節目《波士堂》入手,商業領袖接受三個觀察員的“審問,顛覆了中國財經節目的表達方式。接下來的定位為大文化,如《青年中國說》,請年輕人上台開講﹔易中天老師的《一起聊聊》﹔杜文濤老師的《滔滔不絕》等一系列人物類脫口秀和話題類節目。從去年到今年,定位為大生活和大綜藝,如設計師真人秀節目《中國愛美麗》,如養生健康,情感,理財等屬於大生活。

不是說差異化競爭就不去搶蛋糕,以《你正常嗎?》為例,將社會調查節目、話題類節目做成娛樂節目。做綜藝要走新,因為唯眾傳媒不一樣的積澱,因此有不同的角度切入。雖然表面節目夠歡樂,但是是價值觀念的調查,描摹了當下中國的年輕人面孔。

關於極客精神

關鍵詞一:手藝人心態

在楊暉老師看來,在當下的極客精神,就是要有手藝人的態度和心態。沒有手藝人的心態,很難把節目做到極致。她對自己的定位為首席產品經理、首席體驗館。

關鍵詞二:極簡主義+極致主義

大道至簡,如《開講啦》雖然形式極簡,但在操作和執行到極致。並沒有把它當成演講節目,更像自媒體發生器。如微博發帖,嘉賓需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青年代表搶沙發,拍磚,點贊。因此能有更多互動,贏得觀眾支持。找到核心競爭力,可以順勢而為。

關鍵詞三:創新與堅持

楊暉老師要求員工:進公司前3年,不看模式,不削足適履。拒絕板凳,拒絕依靠。因此培養了唯眾傳媒的原創DNA。而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持續創新的能力,在於是不是能堅持。楊暉老師的檢驗標准是:不斷地讓市場看到驚喜,讓觀眾覺得新。持續的堅持與創新,讓產品枝繁葉茂,才能夠使公司以領跑者的姿態出現。

關於企業家思維

關鍵詞一:取其上上者,才能得上

楊暉老師希望在每個人心裡種下一顆企業家精神的種子。並不是讓青年人走出校門就嘗試企業夢,但是每個人心裡都需要有住著一個企業家 。因為它會影響你的格局和對未來的思考。青年人需要是一個手藝人,但不僅僅是一個手藝人。

建立思維格局要求我們必須有戰略,懂經營,會管理。

當胸懷變得寬廣,會有不一樣的思考。對於手下得力導演離開自主創業,楊暉老師說出了她的觀點:“隻有大家每一個人的努力,才能讓行業風生水起,每一個市場中企業、每一個主體、個體才有希望,才有更大的翱翔空間。”

關鍵詞二:內容為王+商業模式為王

如果產品沒有市場前景,只是為了証明個人的才華,那麼這只是個人秀的平台,是沒有生命力的。需要打造產品成為品牌,才會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而經濟價值是其社會價值的基礎。

關鍵詞三:企業家精神——責任與擔當

商界人物打人文交道,貼近去看企業家是歲月和企業積累的魅力。而傳媒作為精神產品的制造行業,與責任與擔當離得更近。每一個節目裡,要有價值精神的背書和價值觀念的注入。楊暉老師強調“如果沒有價值觀念,那麼這檔節目是沒有靈魂的﹔如果是沒有靈魂的節目,哪怕是無害的,也是沒有價值的。”

當談及唯眾傳媒的理想是什麼?楊暉老師真誠的說道:“做最受人尊敬的媒體公司!”

一家公司,隻有越來越成熟才會有鮮明的氣質和格調。作為一家好的傳媒公司,需要考慮觀眾在想什麼,公司能為觀眾實現什麼。在滿足觀眾的同時,引導其需求,甚至去創造有價值需求。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這是楊暉老師送給每一個學子的箴言。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才會體會到這人生的價值。

小記

高束的馬尾、清新的淡妝、淺灰色的棉質修身連衣裙,儼然一副青春的摸樣——這就是楊暉老師給大講堂學子的第一印象。伴隨主持人介紹楊暉老師的豐富經歷,大講堂學子一片驚呼!柔和溫潤的台風,真誠卻不失謙遜的演講風格,深深的打動了台下的三百余名學子們。

如何做一個令人尊重的人,楊暉老師用自己在大講堂上的熱情與真誠為解答這一問題作出了榜樣。(王霄萌、范璇)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