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7期

網絡群體心理對網絡輿論的影響

龍曉丹

2014年07月25日09:3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是社會輿論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同時,網絡輿論呈現出了區別於傳統社會輿論的新特征。古斯塔夫•勒龐的著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對群體心理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奠定了群體心理學的研究基礎。本文基於大眾心理學的視角,重點對網絡群體心理特征對網絡輿論的形成,擴散,消失等一系列過程的作用機制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網絡群體﹔網絡輿論﹔群體心理

一、古斯塔夫·勒龐與《烏合之眾》

作為保守派社會精英,古斯塔夫·勒龐將“群體”這個概念看作是智力低下、粗魯且狂躁沖動的,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群體的恐懼與鄙視。但是,他依然對作用於群體行為背后的群體心理進行了深入而精准的分析。勒龐認為,群體的形成就是個人意識被集體意識席卷、吞沒的過程。通過集體的傳染與暗示,群體意識迅速變化為一種夸張、極化的群體情感,在從眾心理和匿名性的共同作用下,這種群體情感可能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是超越個人利益的高尚英雄主義行為,另一種是野蠻與殘忍的群體暴行。值得注意的是,勒龐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即“群體的想象力”。群體常常是在一種自我制造的“幻覺”中行動,他們常常創造出各種異乎尋常的傳奇故事,“神化”群體領袖,這種脫離現實的想象力常常是引發極端群體行為的重要因素。

二、網絡群體心理特征

新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傳播方式的徹底變革,從以往點對面的線性傳播方式到如今點對點的網狀傳播模式,網絡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各種抒發個人觀點和意見的輿論場,傳播技術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輿論的形成與擴散機制。人們似乎真的擁有了一個“觀點自由市場”,人們以各種各樣的身份進入到網絡文明中,傳播的方式和波及面變化了,但集體心理這一根深蒂固的基因,以及某一共同圈內群體的基本特征卻並無變化,相反,進入到網絡時代,這樣的群體觀念越演越烈,網絡高度的自由開放性以及低門檻的積極准入使得網絡成為了群體聚合的最佳場所[1]。而在互聯網環境中,由於海量信息的席卷和網絡匿名性的進一步加強,群體在網絡環境中也呈現出獨特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

1.網絡群體形成的無組織性。勒龐提到,群體的形成是“有意識人格的消失,無意識人格的得勢,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傳染作用而轉向一個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觀念轉化為行動的傾向,是組成群體的個人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2]。”網絡群體的形成,主要是大量的異質人群圍繞同一社會議題的討論而聚集,網絡群體中的個人,雖然來自各個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但他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變得與他們作為個人時的感情、思想和行為有很大不同。他們無意識的品質佔了上風[3]。

2.群體領袖力量的弱化與群體從眾心理的強化。在傳統的群體中,群體行動的方向主要還是依據群體領袖的領導和煽動。而網絡世界中,海量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強勢意見領袖對網絡群體的影響逐漸減弱,所以網絡群體的從眾心理得到進一步強化,一旦某種“優勢意見”在整個網絡群體中形成,個體為了避免被孤立,總是喜歡隨大流,將所謂主流的行事規則引入並進行行為仿效,仿效的結果就是個體會追隨群體觀點而放棄自己的觀點。

3.群體理性以批判為起點,但極化的傾向更加明顯。勒龐認為群體是完全不存在理性的,是與個人理性和智力背道而馳的。在網絡輿論的形成過程中,失去理性的狂熱批判使得網絡群體具有更強烈的極化傾向。群體性質,心理特征,信息選擇心理結合網絡的匿名性往往容易使得網絡中個人的責任感消失殆盡,群體極化傾向嚴重,非理性言論泛濫,輿論無政府狀態出現[4]。出於高尚的批判目的的群體行為,往往會演化成不計后果的偏執性暴力行動。

4.道德淨化作用更加明顯,但高尚的道德目的卻趨向於以偏執,暴力的方式體現。如果說網絡為群體提供了放縱自己低劣本能的有利條件,那麼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網絡群體的道德水平是相對低劣的。但正如劇院裡的觀眾常常要求作品中的英雄有著超現實的夸張的美德一樣,群體也常常能做出孤立的個人根本做不到的極崇高的行為[5]。勒龐所提出的群體道德進化作用在網絡社會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網民出於對社會事件的關照而聚集成為網絡群體,但是這種高尚的道德目的卻總是趨向於以偏執,暴力的方式體現。這說明根植在群體心理特征中的極化,偏執與專制依然會體現在網絡群體當中。

5.網絡群體更加富有想象力,群體幻覺與現實相互影響。

勒龐指出,“影響群眾想象力的,並非事實本身,而是它們發生以及引起注意的方式[2]。”這句話無疑十分貼切地描述了網絡中群體想象力的本質。網絡將跨越時間和地點且紛繁復雜的事實都呈現在群體面前,事實的真相通常很難被群體所了解,網絡群體會用他們的群體幻覺來構建現實中的事實真相,群體幻覺與現實行為相互影響,從而構建出一種“虛擬現實”。

三、網絡群體心理對網絡輿論的影響

基於群體心理學的視角,網絡輿論的產生,擴散和消散的背后都有著網絡群體心理的作用機制。總的來說,群體心理作用於網絡輿論可以概括為由多源信息到單一意見的形成擴散過程。互聯網時代所產生的海量信息,使得群體因為某一共同議題而聚集,在群體心理的作用之下,這種多樣化的、理性、客觀的信息漸漸地被單一極化情緒所代替,網絡輿論走向狂熱的非理性意見。網絡群體心理對網絡輿論的作用機制如圖1所示。

圖1 網絡群體心理對網絡輿論的作用機制

第一,基於網絡群體心理的集體無意識與從眾心理,網絡輿論產生於難以被操控的狂熱情緒

在網絡輿論的形成過程中,個人無法主觀地控制任何一個社會事件成為網絡輿論所討論的議題。在勒龐看來,群體是非理性和智力低下的,個人智力會在群體中湮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從眾心理的產生主要是由於認知失調和對孤獨的懼怕。群體的壓力會讓人產生失調,而從眾是減少失調的一種有效方法[6]。所以說,網絡輿論也是非理性的,網絡群體在強大的“集體幻覺”的支配下,被狂熱的情感所暗示和感染,個人理性言論被忽略和淹沒,“沉默的螺旋”將開始壓制個人意見,大多數人的非理性情緒將會佔據上風。

第二,基於網絡群體的異質性和沖動易變,網絡輿論的擴散是一個異常迅速且趨向極端化的蔓延過程

簡單,形象的意見是群體意見形成過程中最容易被接受的,某種簡單極端化的輿論意見可以快速在網絡群體中擴散,網絡群體接受意見的過程,並不是客觀和完整的接受,而是一個截取與簡化的過程。群體易於接受的是一種非對即錯,非黑即白的兩級意見,而不是從海量的網絡信息中理性地篩選出事實真相。這種單一的輿論意見使得網絡群體影響的范圍不斷擴大。網絡群體的形成是由大量的異質性人群組成,所以網絡輿論的擴散並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是一種如暴風驟雨般席卷的結果。網絡群體所關注的是輿論本身所產生的方式和結果,而非輿論形成過程中的充分的信息和証據。一旦網絡環境因素發生改變,網絡群體便會迅速形成新的輿論趨向,群體信仰可以得到迅速的改變。

第三,基於網絡群體的偏執、暴力心理,網絡輿論的擴散是一個具有破壞性的短暫過程

群體總是狂熱沖動的,群體總是急於要求改變和破壞。社會懈怠實驗表明群體能擴散責任。一旦喚起和責任擴散結合到一起,常規的約束就會變小,后果可能令人震驚。從輕微的失態(在大餐廳裡扔擲食物、怒罵裁判,在搖滾音樂會上尖叫)到沖動性的自我滿足(集群破壞公物、縱酒狂歡、偷竊),甚至具有破壞性的社會暴力(警察暴力、暴動、私刑),人們都可能干得出來[7]。網絡提供的匿名性特點使個體敵意而激進的行為會比面對面溝通要更多一些。所以在網絡群體中個體更加容易產生去個體化,他們的自我約束就會減弱,而對消極的言論和行為的反應性就會加強,就易產生網絡群體性事件[8]。

隨著大量信息的侵入與覆蓋,新的議題便會很快吸引網絡群體的注意力,導致關於特定事件的網絡輿論的快速消失。可以說,網絡群體在海量信息的迷惑和席卷之下,比傳統的群體更加沒有耐心,他們所關注的永遠是更新的,更為狂熱極端的輿論意見,網絡輿論迅速的消失成為網絡時代輿論的新特征,這也是群體心理作用於網絡輿論形成機制而產生的直接結果。

四、結 語

基於群體心理的研究,我們可以對網絡輿論形成的復雜動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但我們更加需要關注的是,網絡群體心理是如何影響現實環境,如何成為現實中的群體性事件的心理動因,又會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與發展產生何種影響。

通過對網絡群體心理對網絡輿論的作用機制分析,我們認識到對網絡群體的合理引導是解決極端群體性事件的重要途徑。首先應當合理設置報道框架,同時增加信息來源渠道,使網絡信息公開透明,從根本上培育信息傳播的良性土壤﹔其次,必須要建立及時准確的辟謠機制,扼殺群體極端想象力,發揮群體道德淨化作用﹔最后,提高群體的媒介素養,特別是在網絡媒介匿名性大大增強的情況下,防范由群體極端狂熱情緒向群體性暴力事件直接轉變的風險。

(作者系:武漢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常宇星.淺析現代媒介環境下的網民心理—讀《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J].新聞界,2011(7).

[2] (法)古斯塔夫•勒龐著.馮克利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3] 朱茜,張興波,紀雲卿.當代中國網絡烏合之眾的心理特征及其防范——種社會心理學的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0(11).

[4] 歐陽小婷.網民群體極化傾向與網絡輿論的非理性[J].現代視聽,2009(1).

[5] 王金鳳.網絡群體的心理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10(5).

[6] 楊帆.論網絡傳播中的群體心理—以“銅須門事件”為案例[D].四川大學,2007.

[7] (美)戴維·邁爾斯著.張智勇,樂國安,侯玉波等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8] 尹慧.網絡群體事件參與者的心理特征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