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砅善�鏍峚痔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從"老鼠愛大米"到"小蘋果" 神曲再沒"天上掉餡餅"

古珺姝

2014年07月25日07:2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神曲10年,再沒有“天上掉餡餅”

  這個夏天,有一首歌與炎熱的天氣一樣的火爆,它就是由筷子兄弟打造的《小蘋果》,被奉為新一代神曲。而各種關於“神曲是怎樣煉成的”“網絡神曲X要素”與一系列正面以及爭議話題隨著歌曲的節奏也在不斷刷屏。事實上,所謂的神曲並非表面看上去的那樣簡單上口、上腦。自2004年跳出的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龐龍的《兩隻蝴蝶》起,神曲發展至今已有十年間,其背后有著一條隱匿的與網絡平台發展挂鉤的線索。日前,楊臣剛、龐龍以及大張偉等人接受了新京報的採訪,對神曲的發展進行了梳理。若看膩了那些毫無懸念的分析,不如隨我們一起將時間倒帶,踩著時代的節拍去撰寫一篇“神曲進化論”。

  2004年【神曲一代】

  一小時寫出《老鼠愛大米》

  “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楊臣剛《老鼠愛大米》

  發行日期:2004年4月11日

  2004年,大多數人還沒有如今這般對互聯網形成依賴,多數人還在網吧裡於各色論壇、Blog和QQ之間徘徊,彼時一系列以flash動畫為載體的音樂作品盛行,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正是其中點擊率頗為可觀的一枚。楊臣剛稱:“這首歌最早創作於2000年,我那時還在酒吧唱歌,台下有人喊‘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便有了把它寫成歌的念頭,回家后用了一個小時就寫出來了。而真正傳開是在2004年。”彩鈴也是該作品普及的重要渠道,單曲月下載量600萬次的吉尼斯紀錄至今未被超越。2005年,《老鼠愛大米》登上央視春晚舞台,楊臣剛也成為首位登上該舞台的網絡歌手。

  【當事人】

  △《老鼠愛大米》

  它的成功給了我新的希望,讓大家知道我在做的音樂,特別是那時候北漂的我正處於迷茫的狀態,這首歌讓我很快站住腳。

  △后起之秀

  鳳凰傳奇算是我的小弟小妹,我們經常一起演出。他們的音樂有民族風的元素,節奏輕快,有讓人擺動的感覺,很適合廣場舞。《小蘋果》則是為電影做的主題曲,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所謂神曲

  神曲要符合當下的話題,旋律上口,與大眾在情感上同步,一聽就感同身受。口述:楊臣剛

  《兩隻蝴蝶》曾是電視插曲

  “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

  龐龍《兩隻蝴蝶》

  發行日期:2004年12月10日

  同年,另一首由牛朝陽詞曲創作、龐龍演唱的《兩隻蝴蝶》發行面市。最初,這首1996年已創作完成的作品以插曲的形式被收錄在電視劇《281封信》中。其圍繞著“相守到老”的歌詞符合很多人對愛情的向往。龐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在此之前,我曾發行過一張專輯,但沒有火,所以又返回酒吧做管理工作。后來,我的老師告訴我,沈陽太原街上21家音像店都在放《兩隻蝴蝶》,那時我才知道這首歌火了。之后半年的時間,全國都在放《兩隻蝴蝶》。我記得很清楚,大概是2005年5月,北京才真正傳起來。”兩首神曲在港台流行作品間異軍突起,令2004年被冠以神曲元年。

  △《兩隻蝴蝶》

  與現在的一些運作出來的神曲不同,這首歌紅起來不是商業上的成功案例,而是一個自發事件。在各地傳唱、發酵后,才拍攝了MV完成了進一步推廣。

  △成功經驗

  內地歌手與包裝體制比較嚴格的港台歌手不一樣,他需要一個渠道和機會讓更多人認識,然后才有發展的可能。靠包裝想成功比較難。所以《兩隻蝴蝶》就是我的一個開始。這十年,我一直都在出專輯。回想起《兩隻蝴蝶》前第一張唱片的失敗,我的結論就是要不斷有新作品,每張有一兩首大家熟悉的就成功了,像后來的《你是我的玫瑰花》。口述:龐龍

  2006年【神曲二代】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

  鳳凰傳奇《月亮之上》

  發行日期:2005年4月15日

  《最炫民族風》搖擺進美國

  以鳳凰傳奇的歌曲《月亮之上》為代表的第二代神曲依然是彩鈴先火,口碑相傳的“自來紅”。2003年,音樂制作人何沐陽在深圳電視台的一個晚會中認識了嗓音高亢的玲花,以及她的搭檔曾毅,並為二人量身打造了《月亮之上》。原本慢節奏的歌曲被重新改編,加快節奏、增加說唱部分后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然而這首作品在發行初期並沒有被人熟知,直到2006年才在網絡上形成火爆效應。

  正是這首作品讓大家逐漸認識了鳳凰傳奇,二人也於2008年走上了春晚的舞台。此后,他們先后推出了《自由飛翔》《荷塘月色》等作品,2012年更憑借另一“上腦神作”《最炫民族風》在網絡形成熱潮。除了網絡平台上的自發走紅,鳳凰傳奇引入“廣場舞專輯”的模式更是被奉為奇招。職業健身教練王廣成在美國帶領近千名老外大跳《最炫民族風》的視頻再次成為彼時網絡上刷屏的話題。

  【當事人】

  △知足常樂

  我們倆挺容易知足的,大家喜歡我們的歌就已經非常開心了。我去買菜,賣排骨的大叔一邊工作,一邊很開心地哼著我們的音樂,那種感覺很帶勁。這兩天與幾個朋友吃飯,還聽說有兩口子吵架時,一放我們的歌就不吵了,心情好了。如果說未來還有一首歌能夠像《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風》這樣,我們當然期待,但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廣場舞教程

  老人去廣場健身聽我們的音樂,能給他們帶來動力、節奏感。當我們也意識到這一點后,覺得應該去做點什麼。所以,去年我們出版了廣場舞的教學專輯,精選了十首歌曲,制作了教學版和欣賞版,但這些不以營利為目的,只是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健康和快樂。口述:鳳凰傳奇

  2010年【神曲三代】

  《忐忑》打造神曲天后

  “啊哦,啊哦誒,啊嘶?啊嘶?,啊嘶?咯?咯?,啊嘶?啊嘶?咯?。”

  龔琳娜《忐忑》

  發行日期:2006年

  2010年,微博等SNS網站以及自媒體體系的逐步形成,為具備爭議、出位的話題找到了出口。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龔琳娜的一段在2010年北京新春音樂會上演繹《忐忑》的視頻被迅速傳播,“天后”王菲一條“這個牆裂滴激起了我的翻唱欲,錢櫃有伐啦?”的微博把她和她的神曲一同推進了大眾視野。咿呀的唱詞以及夸張走形的表情顛覆了大眾傳統意義上對音樂演繹的認知,當然,雖然牌面與此前的神曲略有不同,但這首歌卻與其他作品一樣遭受爭議,而龔琳娜的名字也同步家喻戶曉。

  《忐忑》怒刷存在感之后,2013年初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上的新作《法海,你不懂愛》以及后來的《金箍棒》《愛上大笨蛋》賀歲音樂三響炮再度走紅網絡,很多明星也紛紛通過微博表示萌生翻唱的興趣,這一系列延伸效應都進一步鞏固了龔琳娜“神曲天后”的地位。

  【當事人】

  △《忐忑》

  一開始演唱時還挺嚴肅的,后來越唱越熟悉,越唱越好玩,就開始夸張。夸張的表情跟手勢,是為了配合當時的環境,后來翻看錄像,自己都嚇一跳,眼睛睜太大都斗雞了。

  △《法海》三部曲

  用音樂講故事,讓音樂有一些幽默的狀態,是我很多年都想做的。連續推出三首歌,引起這麼強烈的爭議我事先沒想到。但這樣的結果我已經很滿意,我們不是嘩眾取寵,也只是想展現音樂中生命的活力。至於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我想是觸動了他們的某種神經,因為我們的音樂主旨是自由開放的。我和老鑼就是這樣的性格,是不是神曲,那是觀眾封的。

  口述:龔琳娜

  “oppa gangnam style。”

  鳥叔《江南Style》

  發行時間:2012年7月16日

  2012年【神曲四代】

  網絡助推《江南Style》躥紅

  國產自造神曲不僅娛樂了網絡圍觀者,更隨著時代與社會話題的變化一並起伏,以一年幾首的節奏出現、走紅。直到2012年7月29日,這個格局被一曲韓國鳥叔(PSY 朴載相)制造的《江南Style》打破。美國黑人歌手T-Pain作為將這首MV推上巔峰的第一人通過Twitter提到了關於它的消息,之后羅比·威廉姆斯、布蘭妮·斯皮爾斯、凱蒂·佩裡、湯姆·克魯斯、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以及威廉·吉布森等SNS上活躍的歐美大咖跟進式推薦使得這一劇情陷入“失控”。這一與“騎馬舞”同步跳進人們視野的作品在網絡病毒式傳播的推動下,不僅讓全世界認識了K-POP的洗腦功力,其MV更成為互聯網歷史上第一個點擊量超過10億次的視頻。毫無懸念的,該作品也同步傳播到中國。彼時不僅引發了大批量二次創作,騎馬舞標志性的雙臂交叉、雙腿輪流跳起的動作更成為復制率極高的潮流符號。

  【當事人】

  △《江南Style》

  它能紅是一個意外,我並沒有在這首歌上付出很多努力,能夠走到現在的高度對我來講已屬於額外獎勵,就算我的人氣到此為止了,我依然滿意,沒有任何遺憾。這個現象並不是我創造的,而是很多人一起創造的。

  △后遺症

  騎馬舞太火,導致我現在做新專輯壓力很大,因為舞蹈一定要比騎馬舞更精彩。我都不記得跳騎馬舞跳了多少次了。如果我在睡覺時被人拍一下,都會條件反射地跳起騎馬舞來,這絕不是夸張。口述:鳥叔

  2014年【神曲五代】

  “就這個feel,倍兒爽!倍兒爽!”

  大張偉《倍兒爽》

  發行時間:2014年1月30日

  【當事人】

  △所謂神曲

  什麼歌紅,什麼就是神曲。除了龔琳娜的《忐忑》其他都不是神曲。不可能紅的歌能紅,那才叫神曲。鳳凰傳奇、楊臣剛的歌,都是正常的歌,也是一定能紅的歌。這類作品符合大眾思維,不用思考。有的人會覺得這些作品膚淺,但我覺得他們剛好把中了大眾的脈。

  △創作心得

  最難的在於找主題,要接地氣但不能俗。像《倍兒爽》,詞好寫,但“倍兒爽”這個詞難找。

  △同期對手

  《小蘋果》第一次聽並沒有記住怎麼唱,但是它的歌詞很可愛,而且有很好的宣傳模式,綁定電影消費。這是唱片公司應該學習的。

  △市場尷尬

  現在的歌想紅的幾率很低,能紅挺不容易的,隻能說我命還行。2008年之前,我“算歌”很准,《喜刷刷》就是我算出來的,我就知道它能火。但2009年以后就不准了,因為音樂市場變差了。口述:大張偉

  電影營銷孵化《小蘋果》

  剛剛過半的2014年已經有了《倍兒爽》及《小蘋果》兩首神曲。2013年忙於恆大音樂節和《百變大咖秀》之間的大張偉在馬年春晚貢獻了自己的新作品《倍兒爽》。早年的“神曲”均是在成氣候后才走上春晚舞台,這一輪大張偉直接站上這個中國最重要的舞台。與預期同步,《倍兒爽》以其擅長的接地氣、詼諧、親民的歌詞成為年初的流行風潮。而近日成為最新神作的《小蘋果》則為神曲追逐者提供了新的思路。這首由筷子兄弟肖央、王太利打造的歌曲作為《老男孩》大電影的宣傳曲先於大銀幕出現。復古的電音,討巧且通俗的歌詞以及極具風格化的MV同樣引發了模仿秀熱潮。“神曲先行,再拉動觀眾走進影院”的策略,無論是從渠道和投入上都已不再是單純的“網友自發行為”。也正是《小蘋果》的出現,網絡神曲不再僅僅是“天上掉餡餅”的隨機事件,正式邁進可發揮主觀能動性,可培養、可人造的階段。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