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后會無期"拿韓寒愛女做噱頭 多贏利器OR節操一地

2014年07月26日08:14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多贏利器OR節操一地

  “早更男友”原是佟大為。

  “早更男友”挑戰高聖遠。

  韓寒女兒小野

  韓寒新片的廣告引爭議。

  《后會無期》拿孩子做噱頭

  圍觀:

  《后會無期》亮出“韓寒電影賣得好,小野嫁妝少不了”的全版廣告,吸引“全國女婿”掏錢看片,褒貶不一。《我的早更女友》借周迅新婚之機,為周迅的“早更男友”叫板正版老公登全版廣告,也引發熱議。越來越多的電影宣傳熱衷搭上熱點明星的“順風車”,你怎麼看?

  1

  用韓寒女兒營銷

  新片宣傳沒節操?

  八姐姐:

  韓寒電影處女作《后會無期》上映了,一個以“全國女婿”名義發布的配上“韓寒電影賣得好,小野嫁妝少不了”口號的媒體廣告適時推出,用的是韓寒“國民岳父”的梗,果然引發熱議,有人表示此舉有創意,吸引眼球,拉近與粉絲距離,但也有人非議:用年幼的孩子做電影宣傳,實在不妥!大家怎麼看?

  源遠流長:

  用小野做電影營銷,實在沒節操。電影拍攝期間,為了制造話題,韓寒把女兒照片晒出來,被網友“垂涎”,韓寒似乎對“國民岳父”的稱號也欣然笑納,已經有點不妥當,但鑒於狂歡局限在網絡也就罷了。現在將“韓寒電影賣得好,小野嫁妝少不了”堂而皇之地登在報紙上,不僅進一步把“國民岳父”調侃引向惡俗,更是把對小女孩的消費推向猥瑣,甚至網友已經用“人盡可婿”來諷刺韓寒了。更好笑的是,韓寒在《后會無期》的鳴謝名單裡放上了“韓小野”,似乎要感謝她為電影貢獻的“國民岳父”話題以及拉動的票房,可能隻有年輕、不嚴肅的父親才會這麼對待女兒。

  姜茶:

  對於電影來說,上報紙做營銷做得好能為影片加分,但做不好反而降低了格調。《后會無期》“為小野攢嫁妝”的創意真是LOW掉了,韓寒你說你放著好好的“文藝男神”不當,非要拿女兒炒作是為什麼?為什麼父親會願意讓自己的女兒給全國男人“意淫”,還一副很享受當“國民岳父”的樣子?為電影掙票房不擇手段,從高大上的“80后意見領袖”淪為配合各種炒作的“娛樂人士”,這種落差實在有點大啊!影響是造成了,可惜是不好的影響,還搭上了自己苦心經營的形象。

  2

  “早更男友”:這趟“順風車”有點啟示

  指尖芭蕾:

  《后會無期》這類營銷廣告,第一次出現,亮眼,第N次出現,就沒新意了。之前周迅的電影《我的早更女友》就借周迅結婚打廣告,以“早更男友”名義送祝福:“她若安好,我備胎到老!”宣傳了電影,還不令人反感。之后周迅的電視劇《紅高粱》也迅速推出以周迅結婚為主題的宣傳海報,上書“奶奶嫁人了”,則有抄創意之嫌了。

  八姐姐:

  我記得去年某報登過一則“小三勸前任放手”的廣告,引起軒然大波,最后被揭發是某商品的炒作。后來又出現過神秘人登報示愛范冰冰的事情,當時又引起范爺初戀男友的猜測,最后,又被証實是某商品的廣告炒作。接連有被忽悠的感覺。再后來,又出現向都教授示愛的整版廣告,我就知道又是炒作,再沒興趣關注。沒想到現在電影宣傳也開始借鑒這種搭熱點明星“順風車”的宣傳方式。為什麼有的引人反感,有的卻被大家接受?度要把握好。像《我的早更女友》以“早更男友袁曉鷗”叫板周迅老公高聖遠、送上祝福的方式登廣告制造懸念,誘使大伙主動搜索,最終發現“袁曉鷗”是周迅新片的男主角,由佟大為扮演,達到了宣傳目的,又不過於惡俗超越了底線。

  子非魚:

  對呀,由於周迅結婚的新聞效應大,這則搭順風車的廣告得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得到廣泛的二次傳播。在我看來,這是一次聰明的電影營銷,“借力”借得好——合適的時機、與新聞內容的巧妙結合,話題再造,是“有創意的營銷案例”。

  而《后會無期》消費的是韓寒“國民岳父”的稱號,雖然大家有爭議,但從電影營銷上看,我覺得至少比起緋聞炒作、懷孕疑雲、打口水仗之類的要有新意多了。《后會無期》首日票房不錯,“全國女婿”還是很慷慨的。電影營銷如何推陳出新,還是很有文章做的。

  3

  消費明星:填鴨式+探究式

  八姐姐:

  東西好不好,都要吆喝一下,大家現在對炒作也寬容了許多。以前消費明星,更多是“填鴨式”,制造一些現成的新聞,廣而告之,讓大伙被動接受﹔現在開始流行“探究式”,隻給出一些線索,讓大伙自己尋找答案,合力炒熱新聞。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影開始傍著明星熱點做營銷廣告,應該算探究式的新嘗試吧。

  源遠流長:

  其實,炒作也好,營銷也罷,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作品本身要有實力,主創要有號召力。

  比如《后會無期》,雖然已經有粉絲動員起來,為了小野的嫁妝而支持票房,但對於我這種電影迷來說,我去看電影僅僅是因為對電影本身感興趣,更看重的是作品的品質,所以,你不拿小野做宣傳,不炒作緋聞什麼的,我都會買票支持。而那些對這部電影沒期待的觀眾,任你韓寒再怎麼利用女兒聲嘶力竭地吆喝,他們仍然無動於衷,相反會覺得這個爹不靠譜,連名人形象都被質疑了。還是多花點心思在創作上吧,老在如何“借力”上花心思,是舍本逐末。

  小販:

  消費明星一定要有新意,傳統套路也得升級。像炒緋聞、鬧不和神馬的算是經典炒作套路,依然還風行。像鄧紫棋從歌唱節目結束到開始巡演,以林宥嘉為起點,歷經高齡大叔音樂人、張杰、金秀賢、EXO,到最后用一紙聲明做終結,這期間的心酸我們可以猜到,但是對於其巡演的宣傳也是立竿見影的。

  至於主創鬧不和,也得換著花樣來嘛,如果總是一劇不能容二旦,一片不能裝兩王,這樣的模式人們看著也會煩的呀!所以,你看《爸爸去哪兒2》多有創意,鬧不和的是孩子,最后隻要用一句“這都是孩子間的打鬧”就能做總結陳詞,只是苦了孩子。

  “炮轟”想玩出新花樣可就沒那麼簡單了。明星直接與他人撕破臉,那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於是現在需要曝光率的明星學會了新招,那就是“粉絲炮轟”。例如自己推出一個新作品,可以說“涉嫌抄襲,遭到某某人粉絲炮轟”、“改動較多,被眾多原著迷炮轟”,立馬登陸微博熱搜榜。

  4

  營銷是利器

  干得好是多贏

  八姐姐:

  電影上映前層出不窮的博出位宣傳方式早已屢見不鮮,傍著明星熱點適時推出營銷廣告,可以取得多贏的效果,所以當事明星或參與,或默許。比如周迅,她的婚禮看似被片方“消費”了,但她也是贏家,宣傳的是自己的作品,還能提升自己的形象——有人喊話,魅力不減嘛。當然,任何營銷都要適度:干得好,叫有創意,過了火,那是節操碎一地。

  子非魚:

  現在看電影的人多起來,錢卻不一定好賺,所以,電影營銷做得如何,已成為一部電影票房是否大賣的關鍵因素之一。最近兩部被PK的電影——《小時代3》和《后會無期》都是營銷做得到位的電影。而在平面媒體上做“順風車”廣告,隻要“借力打力”運用得當,夠創意,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就可以打一場漂亮的票房大戰。(撰文:蘇蕾、黃岸、李淵航、范協洪、時秀芙、謝育芬)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