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6月上

從中國問題出發——

新聞傳播理論建設中的兩對重要關系

王 蔚

2014年07月28日09:11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今年,已經是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由二級學科上升為一級學科的第16個年頭。這些年來,各大研究機構積極增設新聞傳播學教育點,國家的科研資助項目和額度持續加大,新聞傳播學期刊版面不斷擴增,青年才俊不斷涌現。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中國傳媒業進入了一個尚未完成的格局調整階段,各種由新技術引發的新聞傳播現象層出不窮,形成研究可資挖掘的“富礦”。這樣看來,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展似乎是非常激進的。

然而,從學界對新聞傳播理論的評價來看,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又似乎是裹足不前的。段京肅教授曾在2008年通過對CSSCI數據分析發現: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研究,選題的科學性還不夠,總體的研究深度還不夠,理論方法和手段還很原始,本學科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經典著作還很缺乏,這些問題已經通過論文的平均引文量少、對外文文獻的引用較少,高被引的著作缺乏等反映出來。①六年過去了,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在中國新聞傳播理論研究中,有兩對關系總是縈繞其間,對學術活動的選擇造成影響。目前,學界對這兩對關系的認識與實踐尚未獲得共識,因而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討論和反思,下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西方理論與中國經驗的關系

在新聞傳播研究中,如何處理西方理論與中國經驗的關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學界探討中,它從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一是西方理論的“本土化”問題﹔二是中國理論的“國際化”問題。

首先,來看“本土化”問題。學界對“本土化”的討論,反映了對中國新聞傳播理論缺乏創新性的一種焦慮,這種焦慮不無道理。必須承認,中國新聞傳播理論從建設伊始就離不開西方理論的影響。中國的第一本新聞學理論教材——徐寶璜的《新聞學》,即是徐留美歸來的著述,既有自家之言,也廣泛參考了西方新聞理論思想。在這本教材中,就已經出現了西方理論與中國經驗的碰撞。這種碰撞持續至今,學界對此有深入討論。一方面有余也魯、孫旭培等教授的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主張以及豐碩成果,一方面有黃旦、胡翼青、陳韜文等教授對“本土化”的批判及反思。無論對“本土化”持有何種主張,中國新聞傳播理論從歷史發展,到當前全球化的現實背景,都不可能脫離西方理論的影響。而與此同時,中國學者應當對這一影響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在理論規訓中失去理論原創的機會。

學者們的“本土化”之爭,提醒我們需要重視以下問題:其一,西方理論對於中國新聞傳播問題並不天然地具有科學解釋力,因而中國學者不應對其生搬硬套﹔其二,中國新聞傳播問題應當放置在“地球村”中,和國際新聞傳播問題通盤考量,因此也不應完全拒絕對西方理論的參照﹔其三,考慮到社會科學理論的歷史性,對於西方理論以及中國理論要有自覺而持續的反思及批判﹔其四,應努力打破中國與西方相互對立的二元框架,謀求理論的跨國界對話。

其次,中國新聞傳播理論的“國際化”問題。“國際化”和 “本土化”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國際化”既意味著中國理論在國際學術界中的影響力,也意味著中國學者對國際新聞傳播理論的理解和對話。從現實情況來看,一方面,中國學者的英文論著較少,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途徑也非常有限,且局限於重點大學,這客觀上造成了中國理論難以沖出國門,從而被迫“中國化”的窘境。

另一方面,中國學者對西方文獻的參考非常有限,國際視野尚不夠開闊。調研發現,中國新聞傳播研究論文引用的中文圖書(包括譯文)佔所有被引圖書的82.6%,學者在外文文獻閱讀、理解和使用方面總體較弱,對西方理論的使用主要依賴各種教材與譯著。②與此同時,對於西方理論的理解有時也存在較大偏差,連中國學者之間的對話都難以做到,更遑論國際對話。

如中國學界對框架理論的研究和應用,以實証分析居多,理論探討所佔比例不足一成﹔框架理論的概念內涵、適用問題和研究取向多種多樣,框架的定義以及辨識方法五花八門。③而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潘忠黨教授看來,架構理論是一個混沌的研究領域。傳播學對架構領域的理論貢獻甚微,引入架構分析也並沒有引發傳播學內的理論突破。④這種並不成功的借鑒,結果是讓學界多了一個含混的概念,不僅沒有提升中國理論的創造力,反而混淆了對西方理論的理解,更在借鑒的名義下,放棄了自身理論創造的努力。

中國新聞傳播學界與業界及管理者之間的關系

新聞傳播學界與業界及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新聞傳播理論的發展旨趣與路徑。正常情況下,學界可以作為業界和管理者的智囊團,開展一些應用性研究,對於相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學界必須保持學術自主性和獨立品格,保証研究的客觀性。而目前,中國的業界和管理者對於智力支持的需求過度旺盛,過度消耗了學界的研究精力,從而影響了理論發展與創新。

當前,包括業界和管理者在內的各種機構發布各式各樣的課題,成為購買智力服務的重要途徑,這種“購買服務”正在部分地將學界改造成為“智庫”。而以申請和完成各類課題為主的“課題式學術研究”,也成為學者開展學術研究的一種常見方式。其對新聞傳播理論創造力的影響需要警惕。

中國的新聞傳播領域課題一般來自兩個層面,縱向課題來自中央、地方、高校、科研機構,橫向課題來自包括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在內的社會各類機構和個人。還會有一些少量資助來自國外,但尚不具有普遍效應。課題資助不僅能夠提高學者待遇,更與其職稱晉升和社會聲望緊密相連,這鼓勵了學者申請課題的積極性,也讓我們看到以課題階段性成果名義發表論文的越來越多。一般而言,課題式研究更偏向應用性。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為例,基礎研究類項目2010年開始設立,而應用對策類重大項目自2004年就已開始設立,足以說明國家社科基金對應用項目的重視。截至2011年,應用對策類重大項目已經資助了440項,這類項目主要是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用於資助研究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⑤

事實上,課題式研究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應用對策研究是否強化了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從而使這種“形而下”的研究難以推進“形而上”的理論發展?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知道,霍夫蘭受雇於美國軍事機構,在監控軍隊士氣的軍方應用性研究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實驗,從而拓展了傳播學中的說服傳播領域。拉扎斯菲爾德的“廣播研究項目”創造了大眾傳播研究領域,還提供了至今仍然被廣泛採用的焦點小組訪談方法。他著名的“伊利縣研究”由美國農業部委托,該研究發現了兩級傳播模式,開創了有限效果論的時代。而中國各類新聞實務理論,則是為更好地推進新聞實務應用而獲得的研究結果。因而,我們需要考慮的重點,並不在於應用研究是否能夠推進理論發展,而在於什麼樣的應用研究才能夠推進理論發展。

隻有那些關注真正學術問題的研究,才有可能結出理論的碩果。反觀今天的各類課題指南,一方面有過度應用化的傾向,一方面也不時出現過度強調黨派利益和行政化的命題。同時,還常常出現一些隻關注時效性而忽視理論深度的題目,如微博興起之后,微博相關課題指南就噴薄而出﹔黨和國家重大會議召開和文件發布之后,相關課題指南也是馬上跟進。每每“招標”公告發布,就會吸引學者們一哄而上,制造一場場課題申請運動。有些時效性題目,若不能迅速完成,則可能很快失去價值,課題負責人將面臨申請修改題目的尷尬。這種情況顯然會造成新聞傳播理論研究中投其所好的理論投機主義,打破理論自身的發展規律,傷害理論自身的創新能力。

毋庸置疑,在國際新聞傳播學術界,中國理論尚不發達,它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之內,都需要以西方和國際先進的新聞傳播理論為參照,在現代傳播體系之中,努力將中國新聞傳播理論成功國際化。與此同時,中國的新聞傳播又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事業,在實行企業化管理之后,新聞傳播還是一項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產業。新聞傳播研究必須正確處理與新聞業界及管理者的關系,斟酌其間的立場與利益。這或許是當前中國新聞傳播理論發展難以繞開的歷史有限性。

然而,在技術驅動媒體發展的時代中,全球媒體發展及其引發的問題逐漸具有趨同特征,這或許給了我們提升中國新聞傳播理論創新力的一個捷徑。亦即,努力尋找中國新聞傳播的真問題,充分地實事求是地從中國問題出發開展研究,這不僅有利於孵化和提升中國新聞傳播理論,也將有利於為世界新聞傳播領域的發展提供借鑒。為此,學界需要拋開中西二元對立框架,把注意力轉向中國問題﹔需要逐步緩解對意識形態和經濟利益的過度考量和倚重,把注意力轉向中國問題。這將主要依賴中國新聞傳播學界自身不斷地反思和糾錯,持續地耕耘和努力。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注釋:

①段京肅:《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概況分析——基於CSSCI分析》,《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②胡翼青:《中國新聞傳播研究主體知識地圖——基於CSSCI圖書引文的分析》,《中國出版》,2013年10月上

③李海波:《框架理論在新聞傳播理論中的研究與應用》,《紅河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④潘忠黨:《架構分析:一個亟需理論澄清的領域》,《傳播與社會學刊》,2006年第1期

⑤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http://cpc.people.com.cn/BIG5/219457/219471/219479/220861/14585551.html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