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6月上

馬航去哪兒啦與“歲月”號就在那兒

時統宇

2014年07月28日13:42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2014年上半年,一架失聯的飛機和一艘傾覆的輪船是公眾和輿論關注的焦點——馬航的MH370和韓國的“歲月”號。

同樣是人類遭遇的重大災難,媒體的呈現卻迥然不同——一個是去哪兒啦,另一個是就在那兒。而除去馬航客機上同為炎黃子孫的手足之痛,“歲月”號逐漸沉沒則更讓人目瞪口呆——水深不過30多米,遠處的島嶼清晰可見,但就是沒有辦法把它正過來、扳過來,眼睜睜地看著它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那一刻,“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似乎沒那麼靈光了,痛徹心肺的是:人,你還牛啥呀?我們真正地體會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況且,“歲月”號上也有我們的四位同胞。

我在寫這篇短文時,“去哪兒啦”和“就在那兒”還在進行時。稿子變成鉛字的時候,真心地希望事情過去了,至少,MH370找到了,“歲月”號也被打撈上來了。問題是,有那麼簡單嗎?

“馬航在尋找,媒體在祈禱”,最初的這些聲音不能僅僅看成是調侃和吐槽。我無意指責我們的媒體,而是有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首先,“誰知道天上哪塊兒雲彩有雨”,這種事情過去有,今后還會有。重大的突發性災難事件發生后,“為你祈禱”、“等你回家”類的小清新可以少些,而刨根問底的深度報道應當跟上。人們批評中國媒體在馬航客機失聯事件的一些節點上沒有作為,也許包括我們的主流媒體都感到委屈,但有一點是不冤枉的,那就是我們應當有起碼的質疑、懷疑和追問。如果連這些都不會了,或者干脆根本就不想這麼做,那就真的沒救了。

其次,我們的主流媒體應當養一撥兒專家型的“閑人”,甚至是就等著出事的“閑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時刻這些人有專業、有深度、有質疑、有老辣。他們對空難、海難、礦難……凡是帶“難”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厚積薄發,一劍封喉,這種媒體的特種部隊甚至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另外,少一點“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蹩”的豪邁,多一點對自然的敬畏和未可知。比如出鏡率極高的“藍鰭金槍魚”,不知怎麼著,一看到它我就想到我們的蛟龍號。兩者可能沒有可比性,但南太平洋的4500米海底到底是啥樣的,人類真的不知道。更因為在“歲月”號的鏡頭中,我們看到即便是35米的深度,也讓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束手無策。媒體上說“歲月”號讓韓國傳統的“服從文化”遭到重創,我倒覺得被致命一擊的恰恰是人類不知天高地厚的某種狂妄。

寫到這裡,不由得想起好多年前災難報道出現重大突破的大興安嶺特大火災報道,比如《紅色的警告》、《綠色的悲哀》、《黑色的詠嘆》這樣的“三色”報道。當時,這些作品中提出的“自然要仰仗人類的永久照顧”曾讓人們眼前一亮。差不多快三十年過去了,我看誰照顧誰得換換了——人類要仰仗自然的永久照顧。三十年前,能寫對霧霾的“霾”的人大概都有上“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資格,而現在,寫對寫不對,霧霾都在那裡。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面對“悲歌”和“天落”,就會祈禱,多少有些把另類的悲劇當作喜劇報的嫌疑。把“心靈雞湯”留給風和日麗吧,敢於直面災難的關鍵是尋求真相。

在中國媒體有關馬航客機失聯的報道乏善可陳這一點上達成共識和反思,本身就是一個進步。“知恥而后勇”,我們在期待。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