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方言節目儼然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節目形式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極具特色的個性播報使得地域文化不斷傳承,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更加細節化的表現形式。當然,不可否認,這種形式由於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使得它的弊端慢慢顯現。本文以方言節目為例,對方言播報這種電視節目形式進行理性分析。
關鍵詞:電視節目﹔方言電視節目﹔受眾
近年來,電視節目形式是千姿百態,隨著受眾需求形成的節目形式多種多樣。而方言類節目作為一種老牌節目,在過去的時間裡似乎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現在,方言類節目也隨著新世紀的腳步綻放異彩。
一、方言電視節目興起的原因
(一)受眾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方言節目指各地媒體尤其是地方廣播電視媒體,以所在地區為目標市場,以區域性觀眾為主要定位,以方言這一獨特語言表現形式推出的一些節目”[1]。它的興起歸根結底是受眾需求所致。仔細了解不難發現,方言節目的活躍地帶大都是經濟較發達地區,例如:廣州、湖南、浙江、重慶等地。這些地區人民生活富足,對自己的家鄉有無限的認同自豪感。這種文化認同體現在本土語言上。“文化認同是指個體對於所屬文化及文化群體形成歸屬感及內心的承諾,從而獲得保持與創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2]。而方言節目的出現,正是迎合了這一需求。
(二)獨特的文化魅力
方言節目力求個性化、特色化,用其貼近民眾生活、極具親和力的表現,努力傳承自己的地域文化,使得本土受眾一如既往的得到厚愛,其他受眾不斷被吸引過來。抓住各地方受眾“獵奇”的心理,不斷滿足他們。在保証本土收視的基礎上,擴大收視率,提高節目效果,傳播地域文化。
獨特的魅力使方言節目成為“百花爭艷”中的佼佼者。在電視節目中,方言播報中存在比普通話更為生動、豐富的生活用語。在對某一些事物的細微、具體描述方面以及主持人的體態語方面也會隨著語言的生動化顯得更加親切、自然,幽默風趣,更加傳神具體。
(三)電視節目形式的新穎化及電視媒介的競爭
方言節目的競爭無處不在:同一頻道各電視節目形式的競爭,地區頻道的競爭,與廣播、網絡、報紙的競爭。這些壓力,無形中促使了方言節目的產生。雖然方言節目已經不算是新興的節目形式,但它的壯大和流行是從現在開始的。而且這股方言節目熱潮不會褪去,即使中間有所緩和,它仍舊可以用余溫來一步步升溫。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有誰會不希望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些微足跡。方言節目經歷一次次脫胎換骨,不斷創新,面對競爭,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
電視方言節目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貼近受眾。就是這個優勢,使得觀眾的喜惡成為了節目評判標准,也成為了收視率的標准,同時也是節目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據AC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阿六頭說新聞》開播第一周,節目收視率為1.9%,兩個月內竄到榜首,如今收視率基本穩定在10%∼12%”[3]。
二、方言節目的特點
(一)受眾定位精確
既然是小范圍局部多樣化制作,受眾的定位是很精確的。例如湖南經視的《越策越開心》,自從開播以來,已有十多年之久。在這十多年裡,湖南人民上到老年人下到小朋友作為它最直接的受眾在節目中受益匪淺。因為老年人的日常交流一般是方言,對本地的文化有所依戀,所以看到方言節目自然也會親切許多。作為平民化的電視節目,親切隨和的節目形式,讓受眾感覺在拉家常、講故事,不僅讓湖南人民贊不絕口,同時在近幾年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受眾。
(二)鮮明的節目風格及形式多樣化
方言節目中的語言大多是本土受眾所熟知的,主持人在與觀眾交流時也就輕鬆了不少,顯得更加親切、隨意,有利於節目自身風格的形成和體現。例如河南新農村頻道的《村長開匯》。在節目中,第一個板塊是在主持人“大春”的帶領下了解最新的社會民生新聞,用開會的形式,一一展現給大家。第二個板塊是由主持人楊奕名字命名的 “奕吐為快”,這個是互動版塊:先由主持人對當天最新最熱的新聞進行總結展示,再隨機採訪河南民眾,讓其對事件發表看法,真正起到了互動的效果。最后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天氣大家報”:由民眾播報出天氣情況並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這種節目風格,充分展現了受眾與節目本身的互動,從而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三)濃郁的市民味道
日本著名學者竹內郁郎認為,“人們接觸使用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需求和社會因素、個人心理因素有關。[4]”方言節目大多以關注受眾身邊生活為主體,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社會、心理需求,幾乎零距離地接觸受眾,讓受眾倍感親切。
三、方言電視節目的弊端和局限性
(一)對普通話的傳播和發展起著阻礙的作用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作為語法規范的語言。而方言是民族語言的地方分支。在我國,有七大方言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和粵方言[5]”。在這些方言區中,如果各地方電視台都隻推出方言節目,那必然會阻礙普通話流行,使得地區與地區間的交流變得困難。隻有維持一個統一的標准,在不吞並方言的同時,努力學好普通話,才能保証地區間的有效交流。
(二)是創新,也是地域壟斷
這種方言節目形式很容易造成地域分割,使得“我出不去,別人也別想進來”的局面。雖說形式新穎,有利於地域文化的傳承,但不利於傳播。所以,還是那句話,處理好普通話節目與方言節目間的關系,是解決這項矛盾的根本。每個人最起碼要具備“雙語”的能力——標准的普通話和地道的家鄉話,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家鄉普通話。
(三)制約播音員或主持人自身的潛力
對於任何一檔欄目而言,主持人或是播音員作為節目的靈魂人物,必須要具有駕馭節目進程和控場的能力。如果主持人或是播音員長期處於方言節目中,他必須適時作出調整,使自己完全貼合於節目風格。在不破壞整體風格的前提下,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但是,這制約了主持人的工作范圍,異地的主持人想要在方言節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恐怕並非易事甚至是不可能的。
四、方言電視節目的發展方向
(一)方言播報節目只是“綠葉”
在方言節目的熱潮不斷涌現的今天,雖然它的出現奠定了地區的高收視率。但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主體地位仍然不會動搖。在方言節目中,方言播報在確立普通話為主體的同時,起到了補充和豐富電視節目形式的作用,是對區域文化傳承的一種扶持和認可。有人說,隨著城市化的出現,方言會逐漸消失。有的學者甚至發出拯救方言的呼聲,筆者覺得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方言所代表的是地域文化,並不是什麼要抵制的東西,總會有屬於它的形式不斷傳承。瑪雅人種族已經滅絕,但經過后人的努力,瑪雅文化已經慢慢隱現,這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普通話與方言並不排斥,相反兩者已相互影響,和諧發展。
(二)方言電視節目數量減少,質量提升
方言節目的存在無疑是一種新興力量,它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當今的電視節目形式,使得人民生活變得更加有樂趣。但是,“方言電視節目已不能再把焦點過多地放在方言魅力本身,而是應該不斷探索,多方面拓展其表現能力和創新興奮點”[6]。雖然在當今發展著的方言節目仍然有許多不足,比如說有些節目過於俗套、冗長,有些俗語實在不易登大雅之堂。隨著新興電視制作人的到來,方言節目也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高質量、精品制的出現。不僅能傳播不同的地域文化,更使得電視節目變得更加絢爛多彩。
(三)方言節目將開拓其他地域市場
開辦最初的方言節目目標受眾是本地區、本領域。但隨著運營體制的不斷成熟,方言節目會找到與其他領域的一個契合點,實現跨領域合作,吸引更多的觀眾,提高收視率,創造價值。這種互動式方言節目合作,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增進區域與區域間文化的交流。湖南經視的《越策越開心》就是很好的例子,主持人通過普通話與方言的巧妙結合,吸引了全國各地方的受眾。
總而言之,方言播報節目作為電視節目滿漢全席中的一道“特色菜”,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化魅力不斷征服著受眾。現在的方言節目難免會有些不足,隨著電視運營機制的不斷完善,方言節目會以更加正規、更加精致、更加成熟的面貌展現在廣大受眾面前。
(作者系:南陽電視台 《聚焦行風》節目部)
參考文獻:
[1] 李小寅,王秒秒.也談方言電視節目[J].當代電視,2006(6).
[2] 張存武,湯熙勇.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M].台北:台北華僑協會總會出版,2002.
[3] 呂榮杰.方言電視節目興起的原因、發展趨勢及反思[N/OL].人民網-傳媒頻道,2008-03-28.
[4] (日)竹內郁朗著.張國良譯.大眾傳播社會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5]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 蔡敏.四川方言電視節目探索[J].當代電視,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