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7期

走基層節目採制初探

謝 斌

2014年07月29日08:5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採訪,是新聞從業人員的基本功。對於一個記者型主持人而言,好的採訪對於主持本身及節目的好壞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本文將結合作者多年工作的親身經歷來具體的闡述:在一期節目中,優秀的採訪應該具有哪些方面的特點?它又是怎樣採制出來的?讓我們在實踐中探索走基層節目採制的經驗和方法。

關鍵詞:採訪﹔走基層﹔走轉改﹔節目採制

當我們從前輩手中接過新聞事業的接力棒的時候,身上就多了幾重身份,聲音的記錄者,社會的旁觀者,時代的思考者,真相的調查者。一期節目的成敗與否與先期的採訪的成功與否密不可分。如今的新聞工作者與過去相比,工作環境更加優化,技術設備更加先進。先進的設備不光提升了採制素材的效率和質量,更為新聞工作者創造了更多採制精彩節目內容的可能性。然而,僅僅是硬件設備的提升並不能滿足人民日益提升的觀看需求,“內容為王”是始終不能動搖的根本。隻有在更加深入的採訪與傾聽的基礎上制作出來的節目才更有生命力。隨著“走轉改”工作的不斷深入,作者對記者“走基層”類型節目的採制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希望可以為廣大同行提供可以參考的方法。

一、走基層,基層在哪裡

“基層”一個聽起來很興奮,看過去很抽象的概念,就好像武俠小說裡的“江湖”,究竟哪兒是“江湖”?“基層”在什麼地方,長什麼樣子?

如同人們對於時尚這個概念的理解,它是工業,是潮流,是態度,但更是一種人們對於美的基本追求。“基層”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並不抽象,也絕非深不可測,只是它太過平常,以至於讓我們容易迷失在它的身邊,找不到走進去的那扇門。

如今的新聞報道採制,一些記者會因為工作的年頭多了,有了自己的一定之規,往往習慣採用現成的套路去完成採訪的任務。必須承認,這是一種處理龐雜採訪任務的方式,也是批量生產廣播新聞產品的手段,但規格化的模式套用,總會讓我們丟了那份對電視的熱情和自己獨特的視角,而讓我們的作品流於形式化,和題材形態的雷同。這種套路的存在,也讓“基層”的概念遠離了本真的樣貌[1]。

採訪遠郊區縣,先和當地的政府管理部門聯系,再派記者前往,由當地的負責同志接待,並安排所謂的“採訪事宜”。這看似很正常的採訪流程,實際操作起來,卻會讓記者感覺有那麼點兒尷尬,原因很簡單,任何地方的人都願意“報喜不報憂”,而這種心態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採訪本身可能存在的片面性,和被“引導”的尷尬。雖然我們不是司法機關辦案子,也不是福爾摩斯去找失蹤的少年,但客觀公正全面的報道,才是大眾期待的,也是我們職業操守中基本的要求。

二、採訪,是一門巧妙的學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基層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並不難找,也並不遙遠。找到了採訪的對象,緊接著就要進行採訪的工作了。如何繞開上述的官方安排帶來的採訪“尷尬”,使得我們的採訪生動,真實,客觀?作者認為,應該著重於選材的視角﹔前期的准備﹔採訪的“隱蔽”。

對“選定採訪內容”進行前期的准備是必要的,這就好像播音員備稿一樣,要做到心中有數﹔一位走過身旁拿著塑料袋撿塑料瓶子的老奶奶可以作為採訪對象﹔夜以繼日奮戰在工作崗位,守護人民財產安全的普通民警也是不錯的素材﹔甚至炒了一輩子菜,依然樂此不疲的廚師也可以成為“走基層”的素材﹔在選材上,大膽,細致,不放過任何細枝末節,將會為我們打開一個廣闊的領域,廣播記者應該總保持著“冒險家”的狀態,對所有的人和事情保持獨特的熱情和敏銳的嗅覺,這一方面是新聞工作不斷積累的素養,另一方面也要有心靈中對自己責任的意識[2]。

前期准備,除了其他同行能夠找到的素材之外,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找到一些與眾不同的角度?案頭工作能否做足,直接影響著採制過程是否順利,節目成型是否完整﹔在准備的過程裡,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會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幫助。採訪對象有什麼特點?如果是我做他的工作,過他的生活,我會怎樣?我是否有不適應?我是否會遇到人家的困難,遇到了困難,我怎麼克服?在普世價值觀的體系裡,這位採訪對象,這個採訪事件是值得褒獎?還是不值得提倡?相信這一系列問號提出來之后,看上去聽起來再普通的人和事兒也會有不一樣的側面,也會顯得更加立體。

採訪工作是新聞工作者工作的實踐環節,前文中提到的“官方安排”有時候會影響採制報道的客觀真實和全面。因此,在前往採訪之前,最好能夠有一個“踩點兒”的動作,先期前往被採訪的地區或者被採訪人生活工作的地方,提前做素材的初步採集,再經由習慣的渠道進行常規採訪,這是獲得第一手資料的很好途徑。有的同行可能會質疑,如果沒有先期與管理部門聯系,被採訪的人也好,事兒也好可能會是很難接近的,甚至人家有權利不配合我們的採訪工作。確實,這是個實際的問題。但在本文所敘述的“隱蔽”採訪中,我們未必需要提前就和被採訪的人和事兒進行正面的接觸,側面的觀察,甚至突然地發問,正是獲得最客觀信息的有效方式,在採訪工作中這是非常必要的一種手段。

三、體驗,是時間和體能的考驗,更是最有權威的表達

曾經聽到過北京交通廣播記者肖若昕採制的一篇走基層的報道《孤獨守望風雲:佛爺頂氣象站觀測員》,印象非常深刻。報道講述了北京延慶縣佛爺頂氣象觀測站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情況,介紹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篇報道獲得了不少好評,也獲得了北京市的一些獎項。完整地收聽這期節目,很多人都不難發現,記者的親身體驗,讓整篇報道躍然眼前,雖然不能看到畫面,但足夠多的音響和記者呼哧帶喘的現場口述已經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11月的北京,延慶縣海拔1000多米的最高峰,其寒冷的程度可想而知。記者清晨便趕赴採訪地點,跟隨氣象觀測點的工作人員一起上山,聽起來像是一次郊游,但肩負採訪任務的記者,卻絕不會有那份輕鬆心境。既要跟隨採訪對象登山,又要兼顧採訪任務,錄制聲音素材,提出相關問題,邏輯嚴謹,思路清晰,記者完成這篇幾分鐘的走基層採訪,用了一天的時間,這樣的投入產出比,也許會打破很多初入記者大門的同行的錯覺,五分鐘的節目,錄10分鐘的素材就能完成,時間可能容易湊齊,而報道的含金量就難說了。時間,體能,真實的感受,權威的表達不是錄音間裡干淨的聲音,而是真實環境裡記者的體驗[3]。

四、別著急關採訪機

過往,不少同行的優秀例子都值得我們借鑒。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在2013年初推出了《最美鄉村女教師》系列走基層報道,記者深入貴州、雲南等地採訪報道“代課教師”的生存現狀,感人事跡。在這個系列的報道中,記者大量地採用個人敘述加現場體驗的方式,為聽眾呈現了諸如在簡陋的木質黑板上書寫,寒冬季節籠爐子取暖,蹲在屋門口吃面條等等貧困地區“代課教師”工作和生活的側面,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4]。

幾乎所有的新聞工作者在工作之初,都有可能遇到一個同樣的問題。採訪,錄多長時間合適?也同樣會有某種共同的遺憾,“哎呦,他說這句話時我要是開著採訪機就好了”。

在看《最美鄉村女教師》系列報道,及在一些採訪中聽到的記者的親身講述,我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提示。“別急著關採訪機”。前文中介紹的現代化採訪設備,已經很有效地解決了長時間錄制對於電池能耗的需求以及特殊環境下錄音設備的採集能力。換言之,隻要物質准備工作充足,我們大可不必為了省電而頻繁地開關我們的採訪設備。新聞攝影師的鏡頭永遠對准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分秒不落。我們要隨時跟隨著事件和人物的走向,哪怕記錄下的大多數內容都是無用的空鏡頭或者空白聲音,在我們無法預計的事情和人面前,“忠實持續地記錄”是獲得珍貴素材最好的辦法。

在很多的採訪環境下,也許並不允許記者將採訪設備置於很有利的位置,或者根本不允許記者手持採訪機進行採訪,這個時候就需要開動腦筋,精心裝置自己的錄音設備,獲得採訪的第一手資料。採訪機的關閉,需要謹慎,在線性的採訪過程中,唯有記錄下事件的全貌,才可以在后期制作過程中,進行素材的篩選和使用[5]。

五、結 語

“走基層”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耐住性子、下足功夫、平視生活,我們才能捕捉到最生動的新聞內容。隨著“走基層”活動的深入,會有更多的從業者投入到這種非常有益的實踐活動中,本文所輯錄的一些採訪的技巧和心得,希望能夠給廣大同行帶來一些啟發,讓我們把熱愛的事業繼續傳承,把新聞工作者的職責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也讓我們的節目更有內容、更豐富、更好看。

(作者系:陝西廣播電視台 新聞中心)

參考文獻:

[1] 劉勇.深度報道採訪與寫作[M].合肥:合肥工業出版社,2006.

[2] 張志安.報道如何深入[M].廣州: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

[3] 林暉.新聞報道新教程:視角、范式與案例解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4] 周海燕.調查性報道採訪與寫作[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5] (美)肯·梅茨勒著.李麗穎譯.創造性的採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