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綠色”理念是人類在對環境問題進行認識和思考中產生的,它經歷了“淺綠—中綠—深綠”的認識過程,將綠色理念與環境報道相聯系,便於分析我國環境報道的發展進程。本文從綠色理念的角度出發,重新梳理了我國的環境報道的發展歷程,並分別總結了“淺綠—中綠—深綠”三個階段環境報道的特征。
關鍵詞:環境報道﹔綠色理念﹔發展歷程
一、引 言
“綠色”理念是人類在對環境問題進行認識和思考中產生的,它經歷了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1]。環保專家將環境意識分為三個層次:淺綠色——關心環境衛生、綠化等身邊的具體事﹔中綠層——關注環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惡化環境因素的解決﹔深綠層——側重於難以逆轉的生態環境(包括水資源問題、土壤荒漠化問題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2]。“淺綠—中綠—深綠”的觀點十分明確地指出了環境意識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
將綠色理念移用到新聞傳播領域,“深綠色的”環境新聞絕不僅僅是傳遞“綠色新思想”,一方面,它在關注的范圍上就比“淺綠色的”環境新聞廣泛得多。“淺綠色的”環境新聞隻關注環境污染問題,“深綠色的”環境新聞則全方位關注環境、資源、人口等相關領域的問題﹔另一方面,“深綠色的”環境新聞關注環境問題的深度也遠比“淺綠色的”環境新聞深刻。“淺綠色的”環境新聞隻關注環境問題的危險性,而且是在“小我”和近期影響的層次上﹔“深綠色的”環境新聞不僅關注它的危險性,而且關注它帶來的機遇,並且是在“大我”的層次上,關注子孫后代和全人類的未來發展[3]。
關於環境新聞報道的時間分段大致應秉承以下依據。第一,環境新聞報道的內容,即新聞報道關注的焦點問題是什麼,新聞報道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存在哪些共性。第二,環境新聞的報道手段,例如以深度報道的形式居多還是消息居多,對重大環境問題的關注是否具有連貫性、是否形成報道強勢。第三,環境新聞報道的數量,即環境新聞出現的頻率有多少,所佔的版面或時段如何。秉承如上依據,根據我國環境新聞綠色理念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本文對我國的環境新聞報道發展脈絡做出如下梳理。
二、我國環境報道的“淺綠時代”(1973∼1991)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中國政府派代表團參加了會議,通過這次會議,高層決策者認識到中國存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需要認真對待。1973年8月5日至20日,由國務院委托國家計委在北京組織召開的中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通過了中國第一個環境保護文件——《關於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以此為標志,我國的環境新聞報道起步。在最初階段,我國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環境問題並未得到過多地重視。
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報道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的,當時,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及人口的急劇膨脹,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環境問題的出現促使人們開始關注環境保護。1983年第二次全國環保會議召開后,環境宣傳報道有了更快的發展。1984年初,第一張全國性的環境新聞專業報紙《中國環境報》創刊,從此環境新聞報道有了一個主陣地。1988年,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以及廣播電視媒體等,被吸收為新一屆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的新成員[4]。但是鑒於環境污染的單一性和我國環保事業發展滯后的現狀,這一時期環境報道,數量相對較少,內容比較單一,關注的問題局限於環境衛生、廢水、廢渣、廢氣等工業污染治理。在形式上,主要是媒體採用曝光污染事件的方式進行環境新聞的報道,側重於對各種環境問題的描述和渲染它們的嚴重影響。
三、我國環境報道的“中綠時代”(1992∼2002)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中國總理李鵬應邀出席了首腦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環境與發展的裡約熱內盧宣言》、《21世紀議程》和《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3項文件。為配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召開,中央新聞單位協同作戰,形成了頗具聲勢的環境新聞報道高潮,光新華社就發了環境新聞稿件 1300 多篇。以此為標志,我國的環境新聞報道步入中綠時代。
1993年,“中華環保世紀行”委員會成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共同參與,進行大型的環保宣傳活動。與此同時全國各省也開展了自己的環保世紀行活動。如“三秦環保世紀行”,“三晉環保世紀行”,“天山環保世紀行”,“燕趙環保世紀行”等活動。這一時期國際三大著名環保NGO“國際自然基金會”、“綠色和平組織”、“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先后進入中國。業界成立了“地球獎”(1996年設立)、“杜邦杯環境好新聞獎”(1997年設立),鼓勵優秀的環境新聞記者。環境新聞已經成為新聞家族的重要成員。據一項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的前8年間,全國有13000名環境記者作出了104萬項環境報道,環境記者的地位空前提高。他們與政治、經濟、教育、體育等領域的記者一樣,成為專業領域新聞記者。作為一個獨特的記者群,他們具有極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5]。
這一時期媒體的環境新聞報道,內容上,擴大了環境報道的范圍,洋垃圾、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環保法制體制建設、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水資源等環保議題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國環境報》編輯部在這段時期內每年評選出來的十大國內環境新聞顯示,我國的環境報道不只是簡單的典型宣傳和單純的曝光揭黑,更注重對環境問題的理性評析和思考。形式上,重大環境問題——如海洋垃圾問題、北京啟動“綠色奧運行動計劃”、 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發布空氣質量日報等——得到了持續關注。不僅注重環境新聞的告知,更注重喚起受眾的環境意識、促進受眾進行深入理性地思考、將目光集中於問題的解決而不僅僅是問題的提出。這段時期的新聞報道雖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但總體而言,對人類的整體發展、人類生活的整體建設、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等問題的涉及,並不十分明確。
四、我國環境報道的“深綠時代”(2003∼)
2003年,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在當年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十六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相協調的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五個統籌”,其中包括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五個堅持”,其中包括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倡導經濟、生態、社會的共同發展,強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強調人的發展與自然保護的協調統一,強調社會進步既要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科學發展觀弘揚的是一種新的人文理念、一種新的發展策略,它從國家政策到文化理念等多方面介入,對我國環境新聞報道的推進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方面,極大地拓寬了環境新聞的范疇,對環境的認識不再局限於狹隘的范圍內,而是逐步擴大到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關於生態破壞、資源短缺、荒漠化、水災、氣候變暖、臭氧空洞、自然遺跡和人文遺跡保護等諸多環境問題,開始重點凸顯在環境新聞報道中﹔另一方面,加速了環境新聞報道方式的多樣化,提升了環境新聞報道的地位與影響力[6]。以2003年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標志,我國的環境新聞報道進入深綠時代。
與中綠時代的環境新聞相比,本時期的環境報道除了理性而深層次地報道環境問題之外,其最大的特征在於將環境問題與人類的發展徹底地結合在一起。在內容上,這一時期的環境新聞全方位關注環境、資源、人口等相關領域的問題,不僅關注環境問題的危險性,而且關注它帶來的機遇,關注環境與人類發展的關系,關注子孫后代和全人類的未來發展。循環經濟、工業轉型、“綠色”GDP、氣候變化、低碳經濟、環保產業等議題進入人們視野。在形式上,更多媒體開辟了綠色版面或綠色欄目,如2009 年10 月8 日,《南方周末》打破了傳統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的新聞分類模式,集結了環保、能源、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採編精英,打造出一個超級綠色新聞平台——綠色新聞板塊[7]。也有媒體針對特定環境議題,開辟獨特報道單元,如《新聞聯播》在2007年以“節能減排”“綠色行動”等環保理念為單元,大量介紹先進的環保技術、環保產業,大力推廣落實科學發展觀。另外,媒體與公眾的力量相結合,促成了很多環境問題的解決,也成為本時期的一大特點。例如,2003年7月9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張可佳的文章《世界遺產都江堰將建新壩 原貌遭破壞 聯合國關注》,該文明確指出楊柳湖水庫大壩將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2003年8月29日,四川省政府決定,楊柳湖工程下馬。
五、結 語
現如今,我國的環境報道正處於深綠時代,環境報道用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指標,對環境的認識逐步擴大到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各媒體的環境新聞報道,牢牢把握住“人與自然全面發展”這一主題,不斷豐富環境報道的內容與形式,在綠色理念的指引下,正不斷涌現出更多創新性的報道思維與模式。
(作者系:山東財經大學 東方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文霞.淺析“綠色”理念由淺入深的發展——“深綠色”理念的形成[J].經濟師,2008(11).
[2] 陳永森.公民精神縱橫談[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3] 肖遙.環境新聞:從淺綠色走向深綠色[J].新聞前哨,2005(2).
[4] 藍鴻文.專業採訪報道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 張威.綠色新聞與中國環境記者群之崛起[J].新聞記者,2007(5).
[6] 郭慧.科學發展觀與環境新聞報道[J].新聞戰線,2007(4).
[7] 張海鋒.環境報道的新嘗試——《南方周末》綠色新聞板塊特色分析[J].青年記者(中),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