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8期

《看見》欄目敘事策略分析

陳 茜

2014年08月04日17:0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面對異軍突起的新興媒體,傳統主流媒體面臨著逐漸邊緣化的危險,電視在中國作為市場規模最大的傳統媒體唯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看見》欄目堅持內容創新,運用適宜的敘事手法,打造鮮明的節目特色,採用適宜的說服技巧,得到了觀眾的好評。對於其他電視欄目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敘事策略﹔適宜﹔特色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邵培仁在文章中指出,“電視作為主流媒體,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在各大傳播媒介中保持著霸主地位。其他傳統媒體無論是報紙、雜志,還是廣播,都隻能望塵莫及。威爾伯•施拉姆在《傳播學概論》中,更是用詳細的數據介紹了美國人的生活與電視之間的密切關系。然而隨著網絡媒體、流媒體、移動媒體等新技術手段的出現,電視在媒介傳播中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電視還能保持其‘強勢媒介’的霸權地位嗎?[1]”

在媒體越來越扮演重要角色的今天,在電視遭遇挑戰的今天,提升節目內容品質成為其立命之本。對於電視媒體《看見》欄目來說,之所以獲得學界業界好評,與《看見》欄目的一整套和符合電視規律專業技術密切相關。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採取了有效的敘事策略。

一、運用適宜的電視敘事手法

巴爾特說:人類自從有了歷史,就有了敘事。敘事,是根植於人類血液中古老而永恆的沖動。因此將敘事放在電視身上就是:電視有了歷史,有了敘事。

受電視文本的構成、節目播出的時間、受眾參與節目的程度等方面的影響,電視敘事不同於小說敘事和電影敘事。下面筆者就利用電視敘事的相關理論,分析《看見》欄目在實現大眾傳播功能時所採用的敘事策略。通過對節目樣本進行橫向比較,尋找共性,發現《看見》欄目有以下敘事策略:

(一)保持話語結構的穩定

同其他話語形式一樣,電視新聞話語也具有其自身獨特的文本結構,這種話語結構包括主體宏觀結構、新聞圖式、微觀結構、風格和修辭。這些結構的建立與重構貫穿於整個新聞傳播活動過程的始終,並通過傳播者和受眾認知的社會性,同新聞制作和新聞理解建立聯系《看見》以其相對穩定的話語結構為其品牌價值打下基礎。

北京大學副教授周憶軍評價《看見》欄目時指出:“目前,《看見》欄目在形式上,是相當簡單的。這不是缺陷,相反是優點,是需要勇敢和自信才能堅持下來的優點,並非所有節目都敢這樣做。很多節目做得太復雜,沒有必要、沒有價值、隻有反面作用的復雜。《看見》是一檔什麼節目呢,它用最簡單的專訪模式和組合專訪模式,傳達出了豐沛的內容信息,由於沒有復雜形式的羈絆,編導可以把一些看似隨意卻異乎尋常的細節編進節目。”

(二)對敘事時空進行重建

“從《看見》的所有節目來看,主要表現為兩種時空重構方式:一種是縱橫式結構,即對同一時空所發生的多個事件進行組合。節目往往有多條線索,利用各條線索之間的聯系、沖突、矛盾、交叉逐步探尋事件的真相。例如《一張欠條和八封遺書》中,利用多面証詞的相互交織,對事件的主角廖珍平自殺的原因逐步揭開謎底。另一種是時空逆轉,即開頭設置懸念。例如《開飛機回家》的開篇解說詞說‘這是一架飛機,世界上最不像飛機的飛機’。觀眾心中就會有這麼一個疑問:故事的主角王強能否駕駛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飛機飛向藍天?通過設置這樣的懸念和沖突,勾起受眾的好奇心,也增強了節目故事性和吸引力。[6]”

二、打造個性鮮明的節目特色

柴靜曾這樣概括《看見》欄目的傳播特色:“一方面我們對熱點事件中的人物很容易臧否,另一方面對於底層的小人物要麼過高頌揚、符號化,要麼不屑一顧。《看見》是一個打破概念模式的節目,我們要真正進入他的生活,甚至不去強調‘平視’這種概念,而是浸泡進他的生活,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反映。[2]”

(一)微觀敘事以受眾為導向

《看見》以它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圖式,將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經意的片刻場景呈現在人們眼前,隨著時間、空間、場景以及主客體的變化,日常生活中溫情脈脈的面紗突然被撕下,先前隱藏在特定空間之下的意識形態內涵被揭示出來。比如《為了“零號”身材》《虎媽的戰歌》這樣的節目表現,更富有典型性。

(二)價值建構符合時代需要

“《看見》側重於向受眾展現時代生活中的變化,通常以影像來記錄某一事件中的人物,以之反映這個飛速轉型的時代。[3]”比如《柴靜專訪姚晨》,正是姚晨的“公民意識”符合了我們時代的價值觀,看見節目才選取她作為嘉賓,而不是因為她僅僅只是明星。

這期節目播出之后,柴靜在博客中回應觀眾的質疑時說:“有一些讀者問我,為什麼節目的首期人物會選擇姚晨?在這裡我回答一下。我對姚晨印象最深的是她用微博發布了家人強拆的事情之后,隨即刪除了該帖子,隨后繼續看她的微博,發現她對一些敏感的公共事件也會轉發和發表評論,並且說得很真誠,這對於一個明星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微博是個開放的媒體,邊界與規則都很模糊。我們選擇姚晨,是因為她的公民意識,她作為公眾人物,能夠不斷更新自己的認識,對自己說的話負責。我們節目訪問的對象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不分身份,隻要是能夠獨立思考,對國家有所建設的人,我們都會選擇[3]。

(三)以深入為前提的主題提煉

《看見》欄目創作人員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敏銳捕捉,將生活中的沖突與矛盾進行提煉與整合。比如《最初的夢想》,這期節目中,王小星的夢想算不上是夢想,“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年”頂多算個願望。濤濤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可我覺得那一定不是他的夢想,他一定還不知道科學家是什麼?夢想是什麼?李秉國的夢想是多掙錢,早點把欠債還清。“從兩個‘最初的夢想’中,展示了清華學子的偉大抱負與現實困難的沖突、賣菜小姑娘艱苦環境與天真夢想的對照、賣包子大學生夢想的退步與重建的反差,通過幾個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來表現相同的主題,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揭示新聞事件的內涵,運用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來組織節目,使其所要表達的主題得到升華”[5]。

(四)選用個性化的主持人

《看見》欄目在改版前有好幾位主持人,改版后以柴靜為主。柴靜是極具感性和文藝氣息的主持人,但是也具有很強的反思精神,在採訪時能做到以冷靜、客觀的態度面對受訪者,並且平衡、理性地進行發問。採訪休息間隙,柴靜用大氣而親切地評述,使其與《看見》中的訪談交相輝映,給人沉靜感,節目的結尾處總結,總是能給人留下思考的空間,並給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在《看見》節目外,柴靜也筆耕不輟,經常以博客的形式與觀眾進行廣泛而有效地交流。

所以中央電視台著名制片人李倫講過,《看見》這個欄目是專門為柴靜量身定做的,它深深地刻上了柴靜的烙印,冷靜、平衡和反思的精神在以柴靜為主的團隊裡發揚廣大。

三、採用適宜的說服技巧

根據傳播學的說服理論,實現大眾傳播的功能,通常還有兩種做法:一種是通過冷靜地擺事實、講道理,運用理性或邏輯的力量來達到說服的目的﹔另一種是通過營造某種氣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強烈的言辭來感染對方,即“訴諸理性”與“訴諸感情”。不過郭慶光教授也在《傳播學教程》中提到“兩種方法的有效性因人、因事、因時而異”。

《看見》欄目在這個問題上綜合運用了這兩種方式,在專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這期節目中,使用視頻、圖片、他人的觀點,敘述事件,把事實擺出來,讓觀眾自己思考,同時通過記者去雙方家中採訪,與採訪對象的對話,營造出沉重嚴肅的氣氛,更增添問題的嚴重性。

四、結 語

復旦大學張濤甫教授指出,“當代媒體的社會功能弱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媒體對經濟效益的過分追求。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媒體為了生存,不得不遵守市場的規則,以至於無暇顧及其他功能或責任。二是媒體對社會切要問題的漠視。隨著科技的告訴發展,如今的媒體,已經能夠快速、及時地反映社會變化,但媒體要想做獨家性的新聞報道卻越來越困難,而且其對社會問題的深度報道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三是媒體的社會輿論引導能力的降低。這主要表現在對於一些重大輿論事件的報道,媒體沒有通過多角度、多側面的報道和多層次、多維度的意見表達,去很好地引導受眾,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6]”

而中央電視台《看見》欄目,在媒體娛樂化、商業化造成媒體社會功能的弱化的情況下,依然堅持電視欄目的高品質和高社會影響力。正如中國電視新聞網總編輯陸小華在《看見》研討會上所說的,“《看見》是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有質量的欄目。這個欄目不僅‘看’而且‘見’,那麼有見地。”《看見》節目的成功,無疑為其他電視欄目提供了一個很好地范本。

(作者系: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軍事新聞傳播系)

參考文獻:

[1] 邵培仁,章東軼.流媒體時代的挑戰與電視生存[J].新聞記者,2004(4).

[2] 耿欣,蔣玉鼐.柴靜如何“看見”對話央視綜合頻道“看見”欄目主持人柴靜[J].中國記者,2012(1).

[3] 看見官方網站[EB/OL].http://cctv.cntv.cn/lm/kanjian/.

[4] “柴靜觀察”博客[EB/OL].http://blog.sina.com.cn/u/1219548027.

[5] 馮媛.《看見》的採編特色和敘事技巧[J].新聞愛好者,2010(1).

[6] 張濤甫.媒體社會功能的弱化和重建[J].新聞記者,2007(10).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