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8期

淺談創新思維在新聞採寫中的運用

陳秋萍

2014年08月05日08:5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現如今思維方式在新聞採訪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創新思維是指區別於常規思維方式,從創新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通過揭示比較新鮮、深刻的主題,取得常規思維所達不到的傳播效果,是新聞競爭中獲勝的“法寶”之一。本文淺談創新思維在新聞採寫中的運用,目的就在於探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寫作過程中習慣性思維的束縛,而另外開辟出增添新聞特色的新蹊徑。

關鍵詞:創新思維﹔採寫﹔運用

什麼叫思維?思是思考,維是維度。作為媒體,作為媒體人,面對當今的網絡時代、媒體時代、公民社會、現代社會和日趨復雜的輿論環境,新聞報道的採寫如果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和手法上,肯定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在創新思維上下工夫。尤其是新聞從業者面對同一信息源時,一定要正確地運用創新思維,思考它的全部價值我們是否挖掘到了?有什麼是受眾想了解而我們沒有說到的?哪些報道我們還可以再深掘?從哪個角度寫出來的報道才能更深入眼球?“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本文重點論述創新思維在新聞採寫中的運用。

一、同題資源中找尋獨家新聞

當下,許多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早上拿起報紙,或打開電視機看新聞,不管是本地新聞,還是國內國外的新聞,類同的新聞很多,而且大多都是對同一事件的同一報道。實際上,不管是報紙、電視,還是廣播,雷同的新聞稿件還有很多,許多受眾都感覺視覺、聽覺疲勞。新聞記者都有這樣的經歷,有了新聞線索,跑去一看,日報、晚報、晨報、都市台、新聞台、行業台的記者都在,大家拿到了一樣的信息源,這樣的報道是報還是不報,報道是誰先出來誰佔優勢,剩下的幾家出來的報道都變成了炒剩飯,可不報,同一天又沒有太好的新聞。那麼,怎麼才能不重復他人的報道角度,是記者們常常思考的。

2013年冬,平頂山某校一大學生在湛河跳河自殺,隨后《平頂山晚報》和平頂山電視台先后報道了這一事件。但施救的晨練者卻被忽視。平頂山人民廣播電台記者獨辟蹊徑,以追蹤報道的形式播出了《醒來先問跳河學生的安危》,將關注點放到了救人者身上。這篇報道中,記者著墨更多的是救人者施救后的狀況,救人者是在什麼狀況下救的人,社會是怎麼關注救人者的等等。這樣的報道比其他媒體的第一輪報道更有看頭,也有了些深度。

“三農”問題一直很受大家的關注,在“三農”口跑新聞的記者在採寫稿件時一般喜歡這樣寫:養殖大戶多麼的不容易,在資金和技術缺乏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開創了一片新天地。這樣採寫的新聞大家都不愛看,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新意,除了人名地點不同,干的活不同,故事大同小異。在採寫養蜂專業戶時,筆者就採寫了這樣一篇稿件《養蜂第一村“反盜版”進行時》選取了河南平頂山魯山縣兩位專業養蜂人,一個是“不守規矩”,肆意養蜂,釀花蜜的“大姐大”,一個是被別人視為“冤大頭”,以蜂產品質量為上的許大姐,通過報道她們不一樣的“甜蜜人生”,展示了遵守規則、注重誠信的重要性,不少觀眾在體味了主人公的快樂和煩惱的同時,也悟到了故事中蘊藏的道理。

同題新聞想要出彩,逆向思維是勝人一籌的關鍵所在。面對同一題材,隻有你的報道有特殊的地方,有好的立意,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才會有看點,有熱點,才能成為獨一無二的獨家新聞,才能在同一新聞源中佔有制高點。我們的新聞工作者隻有在創新思維上下功夫,才能做到出新出彩,才能產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妙處來。

二、獨具慧眼找尋生動鮮活真的新聞

19世紀歐洲最偉大的雕刻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往往是發現美的眼光。美國新聞學家杰克•海敦在《怎樣當好新聞記者》一書中,談起新聞價值的顯著要素時這樣說:“美國總統的手指割破了是新聞﹔你滑雪時摔斷了一條腿不是新聞。不過,你從五層樓上掉下來隻摔斷了一條腿,那就是新聞了。”而進一步說,跳樓時有人接住,或接住的人毫發無損那就是更大的新聞了。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梁衡曾說,“新東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中出現的。它好比春風吹過田野時,這裡那裡悄悄拱出的幾點草芽……”由此可見,從別人不經意處抓新聞,更能給人撼動。

平頂山從1957年建市以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3年,平頂山電視台想做了一個《精彩鷹城》的專題。可說起平頂山的精彩,應該從哪裡講起呢?講平頂山的GDP,講平頂山新建了多少學校和城市建設,還是講湛河的治理和白龜源的生態保護?好像都不能出彩。那可不可以從我們身邊的普通老百姓和平凡小事說一說平頂山的“精彩”呢?平頂山電視台決定選取特定的人講平凡人的平常事,共4個人的小細節。第一個人是環衛工人趙常祥,他已經在平頂山工作30年,他說自己3歲的時候父母都不在了,是黨和政府把他養大的,所以他很感恩。第二個是東北支平建設的工程師李木,他說自己是平頂山一建市就來平的大學生,這麼多年他的孩子和徒弟都在平頂山工作生活,在他家的書房裡記者見到了他繪制的40多斤重的各種工程圖紙。第三個人是一名攝影記者,他用相機記錄下從1949年到現在平頂山的滄桑巨變。第四個人是老教師,他桃李滿天下,廣受黨和人民的贊譽,如今他每天背著一個布袋子義務在湛河上撿垃圾。這四個人、四個細節形成了專題片《精彩鷹城》的架構,顯得更加生動鮮活,這個片子一經播出,就在平頂山市民中引起了廣泛好評。

三、變換角度后憑借新穎取勝

報道角度是指新聞工作者在採寫報道時的觀察點和側重點。面對同一對象,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寫出來的新聞就可能千差萬別,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即是如此。

筆者寫過這樣一篇報道《平頂山學院一寢室7畢業生全入黨》,但編輯看后卻要求變換角度重寫。這麼一篇好稿子,為什麼要重寫呢?編輯這樣幫筆者開拓思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是重點熱點話題,他們七個入黨的學生工作找的怎麼樣啦,有沒有因為入黨工作好找了?筆者隨后又去平頂山學院採訪,把這篇報道改為《平頂山一寢室7名畢業生既光榮入黨又提前就業》。同樣一篇報道,只是因為報道角度的不同,立刻有了新穎的新聞價值。

四、以嚴謹的思維創新,理性寫新聞

媒體應該是理性的媒體。媒體的理性最重要。那麼,什麼是媒體理性?當社會都哭得時候,讓他哭得時間短一些,不要極盡煽情。日本福岡事件,你看到過大哭大淚的鏡頭沒?看到過哭天喊地的鏡頭沒?看到過抬著血淋淋的尸體東來西往的鏡頭沒?日本媒體當時是很理性的。當社會大笑的時候歌功頌德,一派歌舞升平的時候,你讓他笑聲小一點,這才叫理性媒體。面對紛繁多元的社會現象,媒體要以嚴謹的創新思維,准確報道事實,理性寫新聞。

記得幾年前,某媒體登出一條爆炸性新聞《湖南78歲老婦第九次懷孕》,一時間,這一離奇“新聞”迅速引起各家媒體和廣大受眾的關注。

試想,如果老婦真的懷孕的話,這將是一件突破現有科技認知的“科技奇聞”,是件多麼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趣事呀。多家媒體第一時間進行了轉載和評論,分別寫出了類同報道,如《可喜可賀!湖南78歲老婦第九次懷孕》《漣源78歲老太出現懷孕反應,自信是老來得子》等,一時間輿論嘩然,好多人的眼球都被這條新聞所吸引,可幾篇報道的雷同性讓大家摸不著頭腦,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僅憑“懷孕”的症狀、“懷孕”的原因,當事人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判斷就可以判定一個78歲的老婦懷孕嗎?這有沒有誤導受眾呢?《長沙晨報》幾日后寫出了《78歲懷孕?假的!醫生:肚子鼓脹只是脂肪堆積》的報道。“記者邀請專家查証,所謂懷孕原來是滋補品作怪,老婦的肚子鼓脹只是脂肪堆積所致。”這篇獨家報道后來者居上以正視聽,以嚴謹的思維創新,理性做報道,受到了同行和讀者的青睞。

人們常說:透過一滴海水可以探究出大海的本質。面對同樣的新聞事實和同樣的報道任務,要想准確而深刻地反映新聞所要表達的主題、寫出獨家新聞報道,就必須下工夫從創新思維上找突破口,以深度開掘、內涵闡發、個性表達為出口,採寫出與眾不同的新聞,在實踐中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 這一宣傳工作的新論述、新要求。

(作者系:平頂山市廣播電視台)

參考文獻:

[1] 蘇若舟.新聞採編與思維方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 程世壽.深度報道與新聞思維[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

[3] 范華.新聞寫作中的求異思維[J].新聞與成才,1994(12).

[4] 馮東書.記者常規思維與超越思維[J].新聞記者,1992(1).

[5] 求異性思維[N].新聞出版報,1995-02-10.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