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高校博物館歷史已超百年,雖然藏品豐富且質量較高但是現在卻面臨著高校設置率低、乏人問津以及教育科研功能弱等問題。雖然中國高校博物館的突破最大問題是體制的改革,但是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社交媒體平台的廣泛應用等新機遇正促動著高校博物館在人才、資金、技術以及管理模式運營理念上逐步改變。而技術主義的裹挾作用及其穿透力會在深層次上推動高校博物館的變革。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博物館﹔發展
一、大學與高校博物館
博物館源自大學,據考証世界上第一所博物館誕生於公元前283年埃及的亞歷山大博物院,這所大學博物館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高校博物館立足大學,不僅構成了大學的文化景觀,為大學學術氛圍添光彩,而且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1]。可以說崇尚理性與知識的大學精神曾經深深孕育並滋養了博物館,不過當博物館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的重要單位獨立后仍然與高校有著千絲萬縷聯系。德國哲學家卡爾•賈斯帕斯在他的《大學理念》一書中提出:真正的大學由三方面構成,包括學術性教學、科學與學術性研究以及創造性的文化生活建構[2]。而博物館的基本功能為收藏、科研與教育,與大學的基本功能頗多重合。而教育、科研與文化構建也是高校博物館身居大學的價值所在。
高校博物館的教育價值一直頗受重視,2012 年5月,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在上海交大成立,並提出“高校博物館文化育人”的概念,而在其素質教育[3]、通識教育、創新教育等方面高校博物館的出現頻率也在提高。我國現在推行的所謂素質教育一般包括德智體美勞的諸方面發展,具體即是思想道德、文化知識、藝術美育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博物館的推動作用體現在通過館藏、展覽、環境來形成優質的文化環境、學習氛圍並傳遞相應的知識增強學生的視野與知識水平。另外,高校博物館通過志願者活動以及教育實踐平台的搭建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與此同時,高校博物館往往會與學校其他文化活動進行聯動開戰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科研方面,高校博物館一直是學術研究的重鎮,其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一手實際資料因其保護的完善性和相對的完整性一直是學術研究的寶庫。而且,高校是人才密集地,大量的研究人才與優質的研究內容結合構建了理想的研究環境。如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設有29個研究科室,研究人員多在高校任教,研究力量雄厚,成果豐碩[4]。
在文化構建方面,高校博物館一方面通過對本校相關研究的成果收藏展示,以及周邊的人、事、物的留存,能夠建構高校本身的歷史,進而促進觀看者認同感的形成。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文化機構,其本身充滿歷史感或現代感的展覽,通過人文知識以及科教知識的普及推動著高校文化的建構與發展。
二、我國高校博物館的現狀
我國高校博物館至今有百年歷史,1905年張謇在南通創立的南通師范學校及南通博物苑,這標志著中國高校博物館以及中國博物館進入了初創時期[5]。不過由於歷史原因,中國高校博物館的真正發展是在改革開放后,即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如今的多數高校博物館都是這期間建立起來。有學者指出,我國高校博物館有著專業性強,深而不博﹔相對封閉,利用率低﹔資源豐富,潛力巨大的特點[6]。就現狀而言,我國高校博物館目前總體上發展水平低、規模小,推廣不力,科研、教育作用發揮有限。
數量少,發展潛力大。我國目前有200多所高校博物館,相比我國2198所高等院校[7](截止2013年6月,不含獨立學院)的規模其比例並不高。事實上,歐美一流學校普遍有3∼4所博物館,英國大學博物館聯盟資料顯示,其注冊高校佔比為55%[8],美國博協1988年的統計表明,有524所高校擁有800余所博物館,相比國外單從數量上就已經有不小差距。另外僅10%的高校(多是排名靠前的名校)擁有博物館的現實也表明我國高校博物館上升空間還很大。
展品豐富,專業性強。我國高校博物館的藏品數量非常豐富,而且質量也很高,不僅有藏品突破10件者,更不乏世界級的珍貴文物[9]。另外,高校博物館少有綜合性大館,多為專業性的博物館,例如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南大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上海交大董浩雲航運博物館、哈工大航天館等,單從名字就可看出其展品的具體類別。
相對封閉,參觀率、知悉度低。我國高校博物館的現實是:根據上海市科教黨委的調查,上海高校博物館的學生知曉度僅為50%左右,甚至部分高校博物館不到30%﹔北京地區的調查表明,學生的知悉度為57.3%[10]﹔廣州地區的高校學生知悉度為34.1%[11]。另據,《北京晚報》名為“高校博物館利用率不足兩成,最多一年關門10個月”的報道,北京高校博物館中參觀人數最多的是北航的北京航空館,每年約5萬人次,最少僅千人左右[12]。
局部突破,社會認可逐步積聚。我國部分高校博物館發展也取得不錯成績,在科研教育及社會文化功能建設上作用很突出,而且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認可,例如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被評為4A級國家旅游景點,大連大學博物館是3A級景點。
總之,中國高校博物館身處高牆之內,又受制於高校、政府的雙重管理,僅從現象描述上不足以說明問題,要想真正改變現狀需要改變的歸根結底是體制改革。不過當今時代,數字化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帶給了高校博物館新的機遇,而且從技術主義角度而言,高校博物館的發展首先要做的是順勢發展。
三、機遇:政策及社交媒體
從制度上來說,高校博物館身受重重限制,突破相當困難,但是客觀社會變化帶來的媒介環境的改變卻以一種技術主義的方式裹挾著高校博物館不斷向前推動。雖然這種變革以及新技術的強調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但是筆者認為制度變革本就遙遙無期,如果沒有新媒體帶來的變革,高校博物館的突破之路真是相當渺茫了。而正是由於新媒體時代的推動,一方面是政府、高校政策優勢,推動高校的數字化建設﹔另一方面則是博物館自身自發的走上新媒體的自我推廣之路,而這無疑是高校博物館最大的機遇。
新媒體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目前還處在概念化過程中,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學術的爭論與發展是一個變動不居的過程,另一方面則是層出不窮的新媒體不斷改變著這一概念自身。博物館概念下的新媒體主要著眼數字化網絡化建設、軟件應用開發、展廳新技術應用、社交媒體平台四個方面。
首先,數字化、網絡化建設。博物館的數字化應用可以故宮博物館為例說明,故宮的數字化包括數字信息的採集存儲傳播、藏品展覽的數字化信息服務、網絡服務以及專題媒體創作四方面[13]。網絡化方面則包括建設互聯網主頁,應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任何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網絡訪問的效果。
數字化、網絡化的機遇表現在政府支持方面,雖然這種支持力度與廣度都有待加強,但是政策的推動作用是直接而明顯的。早在2001年國家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上公共資源建設——大學數字博物館建設工程”項目便首批2000萬人民幣資助了18所有特色的大學博物館進行數字化建設,內容包括視頻、音頻、高精度三維模型的數字化轉變,實現超過10 萬件數字藏品共享並在中國教育科研網發布。2007 年,“大學數字博物館二期建設工程”又增加11 個高校博物館參與建設,大大推進了部分高校博物館的數字化進程。網絡化方面,其機遇主要是中國龐大的網民以及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生活習慣,目前我國網民有5.91億(CNNIC第32次報告),通過搜索引擎獲取信息已經是網民的慣常行為,加入互聯網的確是靠近走出“深閨”的必要一步。
不過數字化網絡化並非簡單的資料數據化以及網站建設,如今的虛擬博物館、互動博物館都已經成為現實,甚至有關網絡博物館的游戲甚至都已產生(例如2008年上線的“超越時空的紫禁城”就以網游的形式允許用戶以一名虛擬的角色自由遨游紫禁城)。高校博物館仍需在政策支持外加大投入與開發。
第二,軟件應用開發。軟件開發及其維護需要相對較強的技術力量支撐,高校博物館通過自身支撐一套技術團隊並不現實。不過,購買相應的軟件來推動博物館的發展無疑是明智的。在實際操作方面比較可行的方式一是開發有關展覽和藏品的游戲﹔二是直接開發有關博物館藏品和特色的應用。現在的軟件開發更多基於移動智能終端,即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方面。例如國外很多博物館已經開發出屬於自己的APP,如美國非裔美國人博物館就在實體館開張之前便開發了一款APP,讓用戶提前感受其魅力﹔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配合“秦俑展”開發的APP起到了極大的宣傳作用[14]。不過,軟件與APP的開發雖然相對容易,但是推廣與使用不易。
第三,展廳新技術應用。博物館新技術的應用最直觀的感受也許就是聲光電以及各種技術的融合帶來的體驗提升,當然其作用便在於“增強現實”,比較突出的案例便是上海世博會中動態《清明上河圖》的光影流動了。增強現實技術能夠使不可見的信息可見,使可見的信息更加直觀易懂。而且越來越多的強調互動與體驗的技術的使用使參觀博物館變得更有趣,信息的獲取也更加深刻而容易。不過這一技術的應用往往意味著昂貴的採購和安裝費用,目前高校博物館最切合實際的是利用好既有設備,揚長避短,通過系統高效的策劃與展出方式方便參觀者觀看即可,新技術的應用可逐步推進。另外,新媒體新技術的發展對於高校博物館來說額外的好處就是使得以往較高價格的設備和技術變得越來越被接受,而這對高校博物館的採用上無疑是一種機會。
第四,社交媒體平台的使用。以上三點雖然能夠極大的受惠高校博物館,但是新媒體時代最有利於高校博物館走出“深閨”的無疑是層出不窮的社交媒體了。國內社交媒體如微博、微信、優酷、土豆、人人網等,注冊傳播賬號零成本,基本的運營維護也簡單易行,而且迅速的鏈接自身粉絲,並能夠通過與官方網站、多媒體數字資料以及其他互聯網站的關聯在信息傳播與接收上實現質的飛躍。新媒體的核心就在於其交互性,點對點的傳播,以往高校博物館囿於重重限制在本校都乏人問津,如今社交媒體可以說將高校博物館迅速的放到了用戶中間,對於博物館的知悉度和參與度帶來的提升是顯著的。
總之,高校博物館在數字化網絡化方面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撐,而且基本層面上的數字化與網絡化是必要的。另外,社交媒體平台利用方面較為可行,投入不大而且便於維護經營,可最快的與師生聯動。不過這些便利之外,高校博物館如何充分解放自身充分利用新媒體則有著諸多挑戰。
四、挑戰:軟件、硬件突破
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將文物資料數碼化、注冊微博微信、發布展覽預告並與受眾互動等。雖然在現實意義上起運作也無非如此,但是深層意義上的思維與管理方式的變革卻是高校博物館需要面對的。事實上,高校博物館的發展背靠學校、政府支持,沒有市場機制作用,生存壓力並不大,而且即便高校博物館不做任何改變,多年以后也會因為自身的陳舊成為新的看點。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全球化時代,按照創新擴散理論,先進文化、先進技術是會逐步擴散至落后地區從而逐步縮小差距,可以說置身其中的高校博物館的發展是身不由己的,這是新媒體時代帶給高校博物館的機會,更是在軟件和硬件方面提出了挑戰。
首先,軟件方面:管理模式和運作理念亟需轉變。新媒體、互聯網時代的文化都在強調以用戶為中心,並積極滿足其便利和需求。如今以人為本早已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經營理念。傳統甚至現在的很多高校博物館仍然堅持著以“物”為本的思路,展品數量和質量、展覽的規劃設計往往一成不變,觀眾參觀完一次就再也沒有二次參觀的欲望。而乏人問津的現狀又導致了高校博物館缺乏改進動力,僅僅靠著有關部門有限的撥款勉力生存。在這種惡性循環下,高校博物館很多情況下成了名校作為機構健全的“高大上”標志。而如果一個博物館不能吸引應有的觀眾來觀看,最大的作用是作倉庫的話,其現代性價值是難以表現的。
在管理經營上,雖然新媒體特別是社交媒體給了高校博物館很好的傳播渠道,而且高校博物館由於豐富的展品資料可以有效傳播“干貨”,但是對於機構來說,經營新媒體並不是簡單的發發微博,經常性互動,而是要學會對資源的整合以及連同。例如這種整合可以是與學校官方社交媒體的連接、與學生的連接以及與其他社交性互聯網的連接,如大眾點評網的吃喝玩樂的連接就能帶來極大的提升。
其次,硬件方面:人才、技術及資金的挑戰。硬件配置關乎高校博物館的基本發展,但從實際看來高校博物館的人、財、技術都有缺陷。人才方面,首先以館長為例,國內高校博物館的館長一般多是兼職,考慮到其本身的地位和榮耀,這種兼職本身能給高校博物館帶來很多社會資源,但是問題的另一面是所謂館長的分身乏術以及領導缺位、溝通成本太高帶來的對博物館發展的負面效應。另外,在基層管理方面,高校博物館缺人特別是缺專業人才的狀況也要改變,僅靠為數不多的學校行政人員調撥以及學生志願者的培訓上崗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資金問題,目前高校博物館發展的一大掣肘便在於此,高校博物館並非盈利機構,運作僅靠學校的有限撥款。就目前來看,財力嚴重制約著博物館展覽規模檔次、展廳技術呈現以及新資料的擴充。目前看來擴大財源無非通過發展多種經營、加強社會溝通獲得捐助,不過正如宋向光所言,當務之急是要挂靠一個能引領行業發展的政府部門。可以說資金問題若能解決,高校博物館的技術以及人才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總之,新媒體的發展無形中正在以一種技術主義發展方式促進著進入者的合同進化,而且新技術的發展方向以及國外高校博物館的發展狀況似乎為我國高校博物館的發展亮出了底牌,軟硬件的挑戰實則是需要突破的機遇。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我國高校博物館因為身受高校與政府的二元管理以及體制內的政策限制,其后續發展在技術之外的政策改革(主要是逐步建立社會化、現代化的高校博物館)也必須不斷地推進。
五、結 語
高校博物館的發展目前看來呈現著向上的趨勢,隨著我國經濟力量的增強以及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深化交往,高校博物館在中外的對比中也會得到應有的重視,並獲得相應的發展。不過新時代的博物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將學生以及社會人員吸收到館裡參觀。無論是線下的實際展覽的獨具匠心,還是線上的積極宣傳互動,其目的都在於此,因為觀眾是博物館意義的前提。高校博物館即便仍然面臨著少有人知的局面,但是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機會與改變是顯著的,特別是在數字化網絡化、增強現實應用、軟件開發以及社交媒體的交互方面,但是高校博物館由於積習及政策原因也面臨著管理模式、經營理念、以及人才、技術和資金問題的挑戰。目前看來相比國外高校博物館,我國高校博物館由於起點較低,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后的效果會有積極改變。同時挑戰也存在,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已經明擺眼前,而要克服困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系:上海市金山區博物館)
參考文獻:
[1] 宋向光.物與識——當代中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辨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 劉立勇,朱與墨,馬紅英.高校博物館在大學創新教育中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3] 王艷芳.高校博物館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發展,2007(10).
[4] 陳楠楠.試論我國高校博物館的特點與作用[J].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08(S2).
[5] 續顏,劉世恩,邵學汶.20∼21世紀初的中國高校博物館[J].文化學刊,2007(3).
[6] 昝淑芹,金利勇,續顏.關於高校博物館現狀與發展的思考[J].中國博物館,1999(2).
[7] 教育部.高等學校名單[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9/201306/153565.html.
[8] 劉立勇,朱與墨,馬紅英.高校博物館在大學創新教育中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9] 劉君,萬象.高校博物館:何時走出寂寞的深閨[J].教育與職業,2007(22).
[10] 劉芳,黃銘心,歐陽琳,徐春燕.高校博物館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分類研究——以北京地區為例[J].成功,2010(8).
[11] 曹馨.關於高校博物館建設的幾點思考[J].全國商情,2009(15).
[12] 榮正通.試論高校博物館的文化育人與學生思想教育[J].博物館研究,2013(2).
[13] 李文儒.博物館文化與新媒體傳播[N].中國文物報,2010-02-24.
[14] 張曼西,李慧君.博物館:新媒體應用勢不可擋[N].中國文物報,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