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8期

中國語境下的飲食社交:從傳統走向網絡

趙英楠 張啟帆

2014年08月05日14:1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飲食社交是中國社會人際交流的一種常見形式,從傳統的飲食社交到網絡環境的飲食社交,交往空間的改變使得這種社交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更好的利用這種社交形式,我們則需要意識到這種改變和在改變中所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的通過飲食社交進行溝通和交流。

關鍵詞:飲食社交﹔傳統﹔社交網絡﹔溝通﹔交流

一、中國語境下的飲食社交

魯迅曾經說過:“中國不過是一個巨大的廚房。”從農業社會到如今的信息社會,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人際交往是社會活動永恆的話題[1]。同時,人們的交往活動和飲食之間的關系也從魯迅的這句話中得到了某種印証。對於這個形象的比喻,我們可以追根溯源去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找到一種理解的方式。

一方面,從平時使用的詞語中就能發現中國社交文化和飲食文化的密切聯系。根據人際關系親疏程度的不同,我們把還不認識的人稱為“生人”,把交情甚好的人叫做“熟人”。劃分個體人際交往能力的詞語中,形容在人際交流中如魚得水的人“吃得開”,把和他人交往中有重要地位的人叫做“吃香”。另一方面,從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也能看到中國社交中體現與飲食的相關方面。春節期間全家可以通過共同吃餃子、煮湯圓進行情感交流,到了中秋節市場上月餅的熱賣也說明人們通過食物進行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此外,我們也通過一些諸如“食不言”之類的飲食禮儀的規定,發現了人們能夠共同遵守飲食禮儀規定去更好的認同彼此,建立溝通的可能性。無論是一些經過時間沉澱的語言,還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或者一些用餐禮儀規定,不難發現地是食物或者飲食已經是在中國語境下成為人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這個角度理解的飲食已經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用於充飢果腹的原始形式,家人團聚吃飯、朋友請客吃飯等是人們維系社會關系的常見手段,中國人也習慣於把飲食的場所作為社會交往活動的核心,在這裡人們與親友相聚加強人際關系中的強關系,與新朋友結識去建立人際關系中的弱關系,通過飲食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社會網絡,在社會交往的“大廚房”中使得飲食變為一種紛繁復雜人際關系網絡的縮影。因此,筆者傾向於把這種普遍地社交方式稱為飲食社交,簡言之,即通過飲食的手段進行一種社會交往。這種社交方式是利用人本身的對“吃”的自然性需求來滿足人們進行社會互動的社會性需求。

二、飲食社交的發展變化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傳統面對面的人際交流,網絡社會作為現實社會的延伸和發展,拓展成為人際交流的第二大互動空間。但是在這個新型的交際空間中,人們在飲食方面的互動交流仍然是不變的話題,在諸如微博、人人等社交網站上,美食分享圖片的快速刷新就是一個很好的証明。

從飲食社交這個角度來看待社交網絡,我們會發現人作為一種技術的使用者,無論是在什麼樣的交往環境下,它在某方面是具有穩定的性質。比如在網絡社交中的飲食分享和互動,是對傳統面對面共享美食進行情感交流方式的延伸,從傳播內容來看體現了人們的交往內容所具有的穩定性。同時,也可以發現飲食社交在社會交往中所具有的天然優勢。話題的共通性、氛圍的輕鬆性、情感的接近性都是飲食社交在人際交流中所具備的特點[2]。

從傳統的請客吃飯、親友共同聚餐到網絡環境中的美食分享和交流,交往空間的轉變使得這種社交方式也有所改變。在網絡生存空間中,按照麥克盧漢的說法:“媒介作為人自身的延伸”,媒介改變了人們的生存空間和交往方式。社交網絡作為網絡環境下人際交往的互動平台,從傳播的技術手段、傳播動機、傳播形式、傳播效果方面明顯有別於傳統的人際交往。

1.傳播手段的技術性

飲食社交從傳統走向網絡,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新形式的社會交往不開一定手段的技術支撐。

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你會發現好多人會在吃飯前拿出手機對著食物拍照,手機的拍照功能已經成為人們進行網絡飲食社交的前提,這種社交使得飲食社交在技術的支撐下已經不僅僅是同桌人之間的社交活動。此外,人們還注重拍攝對象的美觀呈現。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如Poco美食相機、食記Evernote Food等的美食攝影應用軟件應運而生,各種美食攝影培訓課程也相應的開設。

同時,人們拍攝過的美食主要目的是在網絡上與他人共享,而社交網站正好與美食是天作之合。調查顯示,有49%的消費者通過社交網站了解食物,9%曾經下載過關於食物的手機應用,發條微博說說自己剛吃下去的美味、瀏覽烹飪博客看看菜譜、找找最近廣受好評的新餐廳[3]。正是網絡技術的便利性作為支撐,人們可以在網絡空間關於飲食方面進行自由、快速的溝通和交流。

2.傳播動機的相對純粹性

傳統的飲食社交中交流主體通過飲食這種交往方式,主體的交流動機更加具有多樣性,人們淡化了“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看重吃飯所提供的交往機會。比如是和好久不見的朋友相聚聯絡感情,或者與同事、合作伙伴相聚洽談事物,另外還有通過飯局建立人脈關系。可以說,在傳統的飲食社交中,人們只是通過聚餐這樣一種形式,其背后更具有多樣性的動機。

而網絡環境下的飲食社交相比之下其傳播動機相對更加純粹。人們更側重於對事物本身的交流。首先人們通過拍攝美食,將食欲和攝影欲結合起來在社交網站上展示。人們用手機拍餐廳、拍餐具、拍前菜、拍主菜、拍甜品、拍飲品、拍朋友、拍賬單……總之,與吃飯相關的所有東西,都有可能成為他們拍攝的對象。通過這些內容的展示,通常會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在其人人、微博等社交網站分享這些內容,這些話題對於社交圈中的每一個個體具有一定的接近性,他人則可以通過評論或者留言實現互動。畢竟這方面內容的分享,可以說對於每個每天愁下一頓吃什麼的人來說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能夠引起人們的普遍興趣。

除了與他人通過飲食進行互動的交往動機,另一方面網絡的飲食社交也是一個自我呈現的平台。按照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提出的擬劇論,人們的呈現是在一定篩選過濾后所進行的主動的印象管理,通過你的舞台設置和個人前台的裝扮體現不同的個體特征。網絡環境中的飲食社交,照片的呈現可以看作是一種前台設置,在什麼餐廳拍,拍攝了什麼食物等都可以體現不同的人所處的生活水平和所擁有的生活態度[4]。

3.傳播效果的擴大化

人們通過飲食進行社會交往,是因為飲食本身是一個輕鬆的話題,以及通過飲食能搭建一個放鬆的交流環境,飲食社交能很好的表現人們一種彼此內心靠攏的心理訴求。而在傳播動機相對純粹化的網絡飲食社交,其所產生的傳播效果也有所擴大。

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將人際關系分為“強關系” 和“弱關系” 兩種,強關系是指現實生活中同質化程度高、聯系緊密的人, 弱關系反之。個人傳統的社會交往一般會集中於現實生活中的“強關系”,如親人、同事、同學、朋友, 而社交網絡則在維系這種強關系的同時,促進了弱關系的拓展[5]。

一方面,社交網站中不僅有現實中的社會關系的延伸, 同時交往的廣泛性使得人們能夠和陌生人迅速建立聯系。而網絡中的飲食社交能夠將在飲食方面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用戶聯系到一起,實現了“弱關系”的發現與建立; 另一方面, 社交網站中提供的“加好友”、“分享”、“關注”、“粉絲”、“轉發”、“評論”等功能,在信息流動中實現交流雙方的互動,從而促進了“弱關系”的溝通。

此外,反過來思考,網絡中的飲食社交也可以拓展到人們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交往,人們通過網絡社交平台,可以對感興趣的食物交流之后相約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共享。

三、飲食社交走向網絡的問題反思

飲食社交從傳統形式走向網絡,其手段、方式、目的有了很大的變化,在以飲食作為切入點進行社會交往的同時,淡化了傳統形式中以關系維系為主的目的。也可以說,其飲食社交的社會性的目的弱化,相反的是飲食對於人本身的自然屬性的回歸。

這種自然屬性在社交網站上的回歸,並不是人們通過飲食忽略了社會交往的目的,而是將側重點放在飲食本身,將飲食作為自我呈現的方式和手段,這樣也不是飲食社交的初衷和目的,而且對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作用。比如我們無法忍受在食物擺上桌之后,朋友首先圍著食物進行全方位的拍攝,隨后又會花費一定的時間整理圖片和編寫要發布的文字。現實中的交流活動剛剛開始,又拿起手機看社交網絡中是否有人回復,隨后又拿著手機進行虛擬的人際互動。這種得不償失的交流方式,讓我們常常聽到了社交網絡毀了生活的抱怨,同時人們也發出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坐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的呼聲。人們忙著用手機分享美食卻往往犯了顧此失彼錯誤,忽略了當下飲食社交中所要進行的情感交流。

採取技術中性論的觀點,一種技術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關鍵還是取決於使用技術的人。所以我們應該是利用好各種美食應用軟件和他人分享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將網絡中的飲食社交作為拓展自己人際關系網絡的一種方式,借助飲食社交本身的傳播特性為弱關系的建立進行牽線搭橋。而不是人們喪失主體性被工具所奴役,在虛擬的人際互動中得不償失。

飲食社交在中國社會下對於人們進行人際互動和人情交往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於個體的日常交往,或者是社會組織的協調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傳統點對點的飲食社交到網絡環境下點對面的飲食社交,兩種形式的飲食社交都各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問題。我們需要做的是利用好這種社交方式,在現實空間和網絡空間中維系自己的關系網絡,以飲食作為切入點、用飲食社交這種方式更好地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

參考文獻:

[1] 陳運飄,孫簫韻.中國飲食人類學初論[J].廣西民族研究,2005(3).

[2] 張梅.飯局的功能與過程——一種中國人的飲食文化[J].東方論壇,2007(4).

[3] 百度百科.社交網絡與美食[EB/OL].http://news.zol.com.cn/ tech/ 92996.html.

[4] (美)歐文·戈夫曼著.黃愛華,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 裴斐.從基本需求到社會互動:對中國飯局現象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8.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