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事件:《繡春刀》上映
核心觀點:時至今日,武俠片的RP(人品)已經被消耗殆盡。觀眾買票去看一部武俠片,已經不期待看到一部能牽動自己喜怒哀樂的好電影,而是隨便消遣消遣、順便看個明星或者順便吐個槽。
平心而論,路陽導演的《繡春刀》算是近年來拍得比較有誠意、也比較有新意的一部古裝武俠片。傳統武俠片裡讓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在《繡春刀》裡不過是在明朝官場底層備受傾軋碾壓的三個苦逼公務員。他們會武功,但工作中從來沒有飛來飛去的瀟洒,有的只是殘酷的血肉相搏。
題材上來講這的確是一部武俠片,但精神上而論這是一部反武俠的電影。在《繡春刀》的世界裡,傳統武俠片所崇尚的行俠仗義,不過是個一戳即破的泡影。這種帶有反思視角的新穎立意,加上還算流暢的敘事,原本足以讓人忽視該片在細節上的缺點,例如堪與電視電影媲美的質感、某些演員擺設級的表演等,而最終使該片獲得一個各方都還算滿意的票房成績。現實卻是,《繡春刀》上映10天之后,票房徘徊在7000萬上下,業內業外都有不少人為之鳴不平:這樣好的一部片子,為什麼隻有這點票房?潛台詞其實是:“為什麼觀眾看不到‘刀’的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如先回顧一下過往這些年古裝武俠電影的表現。且不說陳凱歌的《無極》、張藝謀的《三槍》、馮小剛的《夜宴》這些久遠的“力作”,就看看這幾年的《戰國》、《關雲長》、《血滴子》、《王的盛宴》、《冰封:重生之門》、《白發魔女之明月天國》……沒有一部能讓觀眾看完之后對古裝武俠片這個類型心存期待,反而每一部都在消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式武俠片通過錄像廳放映累積的RP。
時至今日,武俠片的RP已經被消耗殆盡。觀眾買票去看一部武俠片,已經不期待看到一部能牽動自己喜怒哀樂的好電影,而是隨便消遣消遣、順便看個明星或者順便吐個槽。相較而言,描寫當下生活的現實題材影片更能獲得觀眾的青睞。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一部品質還過得去但星光不夠閃亮的《繡春刀》賣得不好實在不值得詫異。因為一部《繡春刀》救不回武俠電影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