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民間刊物獨立生長近15年 小小"開卷"做出大家文章

路艷霞

2014年08月19日08:06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小小《開卷》做出大家文章

  《開卷書坊》(第三輯)收錄了鐘叔河、李文俊等多位文化名人的文章。

  最新一期《開卷》雜志封面。

  在人聲鼎沸的本屆上海書展上,上海辭書出版社昨天舉行的《開卷書坊》(第三輯)新書發布活動也許並不算顯眼。隻有熟悉“開卷”二字的老讀者,才了解其中的分量——這是書展上唯一一場為民間讀書刊物推新書的活動,現場推介的這套叢書共十本,所刊文章全部出自一本名叫《開卷》的民間自辦小雜志。

  這是一本從未公開發行的民間讀書刊物,薄薄一本小冊子,竟已有近15年的歷史。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國內不少文化大家都以能夠在這本小冊子上刊發文章而感到榮幸。如今,不少知名雜志都在為紙媒體的生存之道而發愁,這樣一本獨立生長的民間小雜志,也就更令人感到可貴。

  文化大家甘為小冊撰文

  《開卷》於2000年1月在南京創刊,一月一刊。拿到手中的這本雜志,品相淳朴,紙張輕薄,翻開來看,每期雜志刊登的文章不會超過10篇,每篇文章也不過隻有千把字。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本小雜志始終不曾改變,朴素的黑白印刷,清新恬靜的文字,更有濃厚的書卷氣質和人文底蘊。

  翻看《開卷》,果然是一本屬於讀書人的雜志,比如每期必有的“開卷閑話”,有不少文章寫的都是讀者和作者之間交往的逸事,雖然有的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也很有文史資料的味道。比如最新一期的雜志,主編董寧文就記下了今年5月11日看望老作者吳小如的情景,“躺在床上的吳先生正在別人的協助下與他的兒子通電話”,與老先生見過數分鐘,董寧文即告辭,但他沒想到,三個小時后,老人遠走天國。

  對於那些逝去的老朋友,《開卷》總是會用專題文章來紀念。著名學者來新夏去世后,《開卷》為他推出了一期專題,作家、藏書家韋泱以《來新夏:從研究北洋史起步》為題,寫下了自己與老先生往來的舊事。多年前,在上海的舊書攤上,韋泱淘得一本1956年出版的來新夏著作《北洋軍閥史略》,他將此書寄給來新夏先生,請他簽名蓋章,沒想到收到寄回來的書中,老人家竟然在扉頁上題滿了字。

  正是因為有著濃濃的人文情懷,《開卷》吸引了很多文化大家。比如季羨林、施蟄存、黃苗子、楊憲益、范用、黃裳、何滿子、周有光、楊絳、朱正、鐘叔河、流沙河等人,都曾是《開卷》的熱心作者。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欣曾在《開卷》上發表過10篇文章,據他說,這本雜志的稿費多年來一直隻有千字60元,但是因為其作者水准大多很高,想要在上面發表文章反而並不容易。

  “很喜歡給這家雜志寫稿,不那麼正兒八經,自由度更大。”張欣說,他很喜歡把無法納入學術論文中的文章,發表在這本雜志上。比如當年台灣詩人余光中在黃河邊遠觀雀華山,認為此山正是當年徐志摩所乘飛機失事之地﹔張欣聽聞此言,便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開卷》上,指明徐志摩飛機失事是在濟南南郊外,而雀華山在濟南北面,方向大錯特錯。這樣的文章雖然學術性不強,讀起來卻很有趣味。

  一個人支撐著一本雜志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如此高水准的一本雜志,其運營者竟然隻有主編董寧文一個人。

  上世紀90年代末,鳳凰出版集團旗下各家出版社出資興建鳳凰台飯店,時任譯林出版社社長的蔡玉洗兼任飯店總經理。蔡玉洗是書痴,一心想辦一個文化類型的飯店,他認為給飯店辦一本內部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就把譯林旗下的《譯林書評》編輯董寧文拉了進來,《開卷》由此創刊。這一干,董寧文就沒再動窩,組稿、編稿、校對、排版、跑印刷廠、寄贈刊,將近15年,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人操持。

  盡管只是一本小雜志,但董寧文始終堅持著自己的辦刊理念:“我們約稿先看人品,再看作品,那些能作秀的人,名氣再大,我們也不聯系。”按人品來選作品,董寧文也從來沒看走眼過。直到現在,編來稿、編書對董寧文來說都猶如神聖的儀式,“我對夫人說,一坐在書桌前看稿件,心一下子就靜了,就好像到城門口讀書,聽不到車馬喧。”董寧文說,看稿對他來說就像是打坐一樣,是一種境界的提升,也是他離不開的一種生活方式。

  每期雜志印制出來,董寧文都會親自把雜志寄給作者和讀者。他一筆一畫地抄寫下每個人的地址,一一寄出去,有的讀者連寄了三次還是收不到,董寧文還會再寄,“如果算每期寄給500人的話,我這些年寄的信也有10萬封了。”董寧文從來都是自己親自寫地址、名字,他覺得那樣更透著溫暖和親切。

  這十多年來,紙媒體市場經歷了一番浮沉,其實《開卷》也曾遇到過困難。董寧文說,這些年《開卷》換了三任“東家”,有幾次面臨資金困境,熱情的作者紛紛提議,由他們輪流資助出刊,但是董寧文謝絕了大家的好意。目前,這家雜志由天津問津書院出資贊助。董寧文說,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自己越會感受到精神的支撐。在他看來,這種支撐反而比金錢更有意義,“如果你每年給我100萬元,我就沒有心思做這個事情了。”

  民間刊物如同文化鄉愁

  其實,類似《開卷》這樣的民間讀書刊物還有不少。

  山東藏書家阿瀅長期關注民間讀書刊物的生存,據他統計,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民間讀書刊物至少有40多家,其生存狀態各異。據阿瀅觀察,這些刊物中一類是由文化單位主辦,如江蘇江陰市圖書館的《讀讀書》、蘇州市圖書館的《今日閱讀》、北京朝陽區文化館的《芳草地》等﹔另一類由民間讀書團體或者個人出資創辦,但這類雜志由於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出版周期並不穩定,有些雜志創刊不長時間就銷聲匿跡了。

  和《開卷》一樣,這類刊物從組稿、編輯、出版、發行大都由一個人來完成,一個人就是一個編輯部,甚至還會有一個人主編幾份雜志的。阿瀅說,“像長沙的蕭金鑒主編《書人》《文筆》兩份雜志,天津的王振良主編《天津記憶》《問津》《藏書家》和《品報》四份雜志。”

  “民間讀書刊物,如同一種文化鄉愁,在當今有獨特的存在價值。”南京大學教授、《開卷》早期編委徐雁認為,即便在網絡時代,任何媒體也不能覆蓋所有讀者,加之在文化多元的時代,民間又確實有聲音要表達,這類刊物就有了生存的空間。在這類刊物中,《開卷》無疑又是獨特的。“它從來沒有走過機會主義的辦刊路線,從來沒有丟掉自己的讀者定位,這對民間讀書刊物也好,對那些‘高大’上的雜志也好,都是一個有益啟示。”徐雁總結說。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