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有價值再出版、有發行再印刷 傳統出版模式正在改變

金鑫

2014年08月19日14:35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有價值再出版、有發行再印刷……傳統出版模式正在改變

8月18日,上海書展現場,學林出版社“人文社科學術著作自出版平台”正式上線。專家稱,該平台有望緩解學術專著出版困難的現狀,同時,平台對接“按需印刷”的特點,亦為“零庫存”發行做出了探索。《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發現,借助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傳統出版的思維方式、出版模式在悄然發生改變。

“人文社科學術著作自出版平台”是一個為作者、編輯、讀者服務的電子商務平台。簡單地說,傳統出版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是以出版社為核心的一個編輯出版流程,在自出版平台上則是提供以作者為核心的責編服務。平台最大的兩個特點是,“圖書出版眾籌眾包系統”和“自出版按需印刷系統”。

根據“眾籌系統”,一方面,作者可以在網上募集出版資金,以緩解學術專著出版的資金困難﹔另一方面,“識貨”的機構、讀者出資后,可獲得新書未來可能的分紅。據悉,學林出版社今后會與上海圖書館合作,依據海量的人文社科學術資源庫,開發建設學術評價系統,以第三方的形式,使學術專著得到公允評價、專業評價和有效評價,也為機構、讀者參與眾籌提供依據。

基於自出版的“按需印刷系統”則是解決先發行后印刷的問題。“網站有作者的個人空間,機構、讀者不僅可以了解作者的最新學術動態,還能與他互動交流,下單購買作者的專著。”學林出版社社長段學儉告訴記者,由於是先發行后印刷,有幾本印幾本,所以可以完全解決現在的圖書庫存問題。記者了解到,“自出版”並非自主出版、隨意出版,出版社選題、質量把關的功能依舊存在。

“出版流程倒過來了,有價值再出版、有發行再印刷,完全就是顛覆性的突破啊!”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無獨有偶,8月16日,上海譯文社宣布《英漢大詞典》(第三版)在編纂上將大膽嘗試“深度社會化”,發動全世界讀者“收集”語料。“權威詞典編纂如何實現互聯網思維下的讀者融入,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敢於去實踐的課題。”《英漢大詞典》(第三版)責任編輯張穎說。

書展上,記者遇見正在展位指導讀者下載購買流程的上海譯文社社長韓衛東。上海譯文社剛剛開發的《新法漢詞典》APP已經上線。韓衛東告訴記者,在互聯網時代,與其讓不少開發者用抓取、盜版等方式拼湊內容的“詞典應用”佔據市場,還不如主動出擊。“優質內容是傳統出版社的強項,隻要我們用好新技術,市場也不是那麼容易被佔領的。”韓衛東說。

在今年的上海書展上,傳統出版單位紛紛“出手”,上海教育出版社將“電子書包”模擬課堂搬到了書展,每堂課都吸引了大量讀者駐足觀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與騰訊、《萌芽》雜志三方簽署“全媒體出版”戰略協議﹔上海人民出版社與上海圖書館簽署數字閱讀合作協議,等等,面對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傳統出版人越來越自信。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