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網劇尋找80后校園記憶 "匆匆那年"男版"致青春"

劉瑋

2014年08月20日07:0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匆匆那年》“男版致青春”不怕矯情

  劇中有句台詞,“校服再丑,再也穿不到了”,《匆匆那年》中的校園故事可能每個80后都經歷過,懵懂、莽撞、歡聲笑語和悲歡離合。

  陽光的少年,溫柔的優等生,插科打諢的二貨,還有會打籃球的學長,內向的姑娘卻有一個爽朗的閨蜜,這幾乎是每一個有關於青春和初戀故事的標配,而這些情節也和帆布鞋、自行車一樣,成為了80后的集體回憶,由搜狐視頻打造的青春網劇《匆匆那年》所描寫的正是那一代人共同擁有的青春記憶。不同的是《匆匆那年》給80后來了一個新注解:回味你的第一次,才能判斷未來的無數次。改編自九夜茴同名原著的《匆匆那年》目前正在搜狐視頻獨播,無論是每一集開頭的小標題,還是背景音樂朴樹的《New boy》,濃厚的懷舊味道在劇中彌漫。

  【演員無大咖】 楊立新之子領銜眾新人

  網劇用大牌明星客串已經成為“慣例”,但是《匆匆那年》幾乎清一色地採用新人,楊?、何泓姍、白敬亭、杜維瀚等主演都是新面孔。

  相對於同劇搭檔,飾演陳尋的楊?算是有點演戲經驗,作為演員楊立新的兒子,年初他曾在《大丈夫》中與俞飛鴻上演了一段姐弟戀,暖男形象迷倒一眾“姐姐”。此番進入校園生活,與年紀相仿的對手插科打諢,還游走在方茴和沈曉棠兩個女生之間,不羈的氣質再次得以充分發揮。楊?從暖男轉型為不羈男,而劇中的“暖男”喬燃的角色則由90后白敬亭扮演,這是他人生中首次出演電視劇。另一位“90后”蔡文靜飾演的林嘉茉,是愛憎分明的‘校園俠女’,美麗大方、敢愛敢恨、為人仗義又有男人緣,是班級中最受歡迎的女孩典范。

  【原著黨閃開】 改女性視角為男性視角

  那些年寫過的小紙條,多半也像林嘉茉那樣捏在手中沒能遞出﹔那些年心中的喜歡你,也如同喬燃那樣錯過了最佳時機﹔又或者像方茴和陳尋百轉千回,分分合合。有人說,每個女孩生命中都會遇到一個陳尋和喬燃,年輕時多會被陳尋的耀眼吸引,而成熟懂事后,才懂得喬燃的好。

  小說《匆匆那年》採取倒敘形式,女主人公方茴在回憶這段青春,但在劇中,一出場便是男主陳尋進行反思、追憶,劇中轉換了男女視角,讓一些原著粉絲有些不理解。對此,導演姚婷婷認為,在陳尋身上體現出來的遺憾、悔恨等復雜性其實要高於方茴。編劇田博同樣認為,他們想讓男主人公陳尋快點出現,是想看到他對這段愛情的悔恨,“如果有人說男性回憶青春是矯情,我覺得真感情就不怕矯情。”

  ■ 主創說

  導演想回憶多點

  《匆匆那年》的導演和編劇都是80后,導演姚婷婷告訴記者,劇中兩個男生喜歡一個女生這樣的情節在自己的高中時代也會出現,包括劇中的細節很容易引起80后觀眾的集體回憶:每天路過校門口的黑板報、課間需要做的廣播體操、每天不得不穿的校服。男生們圍在單杠旁的躁動青春,女生在操場邊偷偷萌發的初戀。在姚婷婷看來,雖然這是一部表現80后的作品,但年輕時默默喜歡一個人,奮不顧身的感覺是不分年紀的。

  編劇想層次高點

  雖然這是一部以愛情為主打的故事,觀眾以女性為主,但劇中還是加入了很多男性的東西,比如男性之間的友誼和熱血。在編劇田博看來,愛情也僅僅是劇中的一個表現形式,“其實我的想法會希望和這個劇情跳脫一點,就像吐槽,甚至是自黑,像‘校服再丑,再也穿不到了’,讓它的氣質和談戀愛的劇有點層次。”田博說,他們希望能夠在劇中加一些暖色調的東西,“希望大家看完這個劇,留下的不光是痛,其實80后,大家都是一路走過來傷痕累累的,那點事兒都不算事兒,每個人都應該有愛和勇氣。”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