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朋友圈裡玩眾籌一起慈善 微信私密性強需法律監管

2014年08月20日07:18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朋友圈裡玩眾籌 一起“抬石頭”做慈善

  “我想做一個豪華版熱干面,目標是1000元,已籌215元,剩余14天。”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一截圖,一網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利用一微信公眾賬號進行眾籌,居然想讓朋友們眾籌1000元,讓他做碗豪華版熱干面。記者了解到,最近江蘇揚州一公司的“眾籌空間”公眾賬號成為微信裡關注的焦點,不少網友在此發布自己的願望,轉發到朋友圈裡請大家一起湊份子“抬石頭”幫忙完成。還有網友做慈善眾籌乙型腦炎花季少女醫療費,儼然一個“夢想基地”。 

  誰在玩眾籌?

  主要是剛工作的年輕人

  與之前網上的一些眾籌網站不太一樣的是,微信眾籌主要基於熟人的社交交際圈來進行的。揚子晚報記者昨天電話聯系了該公司的產品經理童進沛,他告訴記者,“眾籌空間”其實8月12日才上線,倒是挺吸引年輕客戶群的,目前已經有3萬多人關注,“從后台數據來看,主要是剛工作的年輕人,或在校的大學生,這也是該產品想鎖定的人群,這部分人是有一些小夢想和小願望需要朋友來幫忙實現的。”

  都眾籌些啥?

  為乙型腦炎花季少女眾籌醫療費已獲7萬多元

  童進沛記憶深刻的就是有個人在朋友圈眾籌的內容是“給乙型腦炎花季少女眾籌醫療費用”,他表示,從后台看,這位熱心網友在朋友圈做了這個眾籌發起后,也就三四天的工夫,目前已經收到了7萬多元善款。

  “因為是朋友圈發布,大家彼此間都是熟人或朋友,這種慈善眾籌相對容易獲得大家的相信。”童進沛告訴揚子晚報記者。

  不少公司中午訂盒飯都用上“眾籌”

  從后台的數據來看,不少公司的年輕人喜歡眾籌的方式訂午飯。以前中午買盒飯吧,需要站起來吼一嗓子,還要用本子記錄,然后再去買。現在直接在朋友圈發起眾籌,公司同仁都來留言當天中午自己所選盒飯的品種,錢也通過支付寶打過去了。這樣牽頭買飯的人一目了然。

  記者看到,在微博上就有網友“蒙蒙公主的秘密”表示,這種小規模的眾籌項目,用於攛個飯局,湊個份子之類的還是很方便的。記者了解到,一個跨國公司其美國總部的一個同事去世,有同事在朋友圈發起了眾籌,相熟又不能去美國的同事就紛紛眾籌了錢,由去美國的人代買和代繳份子錢,並且還有悼念的留言在裡面。

  眾籌“手工烘焙夢”金額翻三番了

  還有一些網友利用眾籌來實現夢想,一位網友是烘焙愛好者,發起了一個“手工巧克力”項目,就是請大家眾籌支持,她做餅干作為回饋,本來她設定的目標金額是600元,目前支持人數很多,支持金額已經達到1700多元了,“當然了,這裡面也跟人緣好壞有些關系。”

  【網友質疑】

  朋友間談錢有點傷感情

  “眾籌空間”實現的場景主要是熟人圈,隻要設定好目標和理由分享到朋友圈,讓朋友來買單或集體購買。童進沛定義這種途徑為“輕眾籌”,它與傳統眾籌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沒有既定的“回饋設定”,回歸到眾籌本身的特點,完全友情支持。可是朋友之間談錢,不是很忌諱的嗎?果然就有網友表示,是不是支持朋友圈裡面的眾籌,要看自己跟這個朋友的關系如何。“不可能每個都給,我又不是土豪。”也有網友認為,朋友們之間不應過於頻繁地發布籌款需求,除非是在特定的時期或緊急情況下。也有網友認為,主動向別人索要財物,這種行為有點毀“節操”。

  【律師觀點】

  微信私密性強需法律監管

  不過,記者在微博等平台也看到,有網友質疑這種朋友圈眾籌,與非法集資是不是也有點關系。有律師表示,微信眾籌,例如發起籌資,給某一個朋友購買生日禮物,實際上是一種贈與行為。籌資者是正常需求,因此是合法的。“合法的眾籌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籌資者的需求是正當合法的,不違背法律規定﹔二是投資者明確表明願意支付款單,無需償還。朋友圈這種輕眾籌,基本符合這兩個條件,因此是正當合法的。”

  不過律師也同時強調,任何不具備資質的個體,超過限定范圍進行籌資,就可能涉嫌違法。而微信平台私密性較強,個體很容易借助這個平台非法集資,因此急需國家出台相關法律進行監管。(記者 孔小平)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