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京華時報:前車之鑒豈能盲目不悔

葉傾城

2014年08月21日07:02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前車之鑒豈能盲目不悔

  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悔”,來自金庸小說。其中名門正派得俠女被邪教魔頭引誘,自此身敗名裂,最后死在恩師掌下,她給自己的女兒起名“楊不悔”——是她對這一段痴情和一生抉擇下的注解。

  少年時做的事,大體來說,沒什麼可后悔的——偷偷吸過幾支煙,出於害怕上交了男生寫來的求愛信,貪看小說以至於高考失利……第一是后悔無益﹔第二也難言對錯﹔第三如果連年輕人都不犯錯,是不是人生也太死氣沉沉?

  不悔是年輕人的福利,是對愛情的執著,一旦超越感情事,跨過青春期,則往往令人反感,是一種死不改悔了。比如寧財神說起自己吸毒這件事,口氣輕描淡寫,“完全不后悔”——他忘了嗎?就在沒多久之前,他還痛哭流涕地寫過悔過書,難道當時的他,就是裝裝樣子?

  我想我明白他的意思,你們關注我,是因為我的作品,不是因為我的操守﹔那麼,隻要我能繼續編劇,你們就會繼續收看。既然如此,循規蹈矩有什麼用?他很直白地說:“對我們來說,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作品吧。”

  作品確實很重要,但誰的作品能好到天上再沒有差評?誰能出色到讓天下人一方面皆欲殺之,一方面憐惜其才?古往今來,多少懷有大才華的人,被讀者或觀眾一旦拋棄,就永無重生之機。更不必說,毒品對身心的巨大傷害,它令人迷幻,令人亢奮,但就是不能讓人維持良好健康的生活及工作狀態。

  創作《蒂凡尼早餐》的杜魯門·卡波特,少年便成名,之后酗酒吸毒無度,得罪上流社會,喪失創作力,最終貧病交加而死。惠特尼·休斯頓常年吸毒,人失控到要每天用紙尿布,最后因毒品過量而死……他們都曾經有過好作品,非常非常好的作品。而他們,為了那吉光片羽般的快感,把靈感、肉體、事業心、健康……全都賣給了毒品。

  前車有鑒,而后車總有盲目的樂觀:“他們是他們,我不會這樣。”——他們都心癮難戒,我是可以的﹔他們都是毒品的奴隸,我是毒品的主人﹔他們愚蠢他們軟弱,我不是……也許,從開始吸毒那一天起,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如果能痛改前非,在家人、親友及一些機構的幫助下,未必不能有改善,但如果態度是“完全不后悔”……

  那我們也隻能說,走著瞧了。反正有一位緝毒警察已經發話了:“如果他再沾的話,肯定逃脫不了打擊的下場。”  (葉傾城)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