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光明日報:自媒體時代呼喚醫生發聲

2014年08月29日08:03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自媒體時代呼喚醫生發聲

  自媒體時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我們希望聽到更多醫生的聲音。因為要讓患者理解你,就要讓患者了解你,就要告訴患者並呈現真實的自我。《光明日報》近期推出的《請醫生說說心裡話》專欄文章,對增進社會對醫生和醫學的理解起到了積極作用。

  前段時間,湖南湘潭婦幼保健院一產婦因術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起初,由於個別媒體的片面報道,輿論一邊倒地將矛頭指向醫院。很快,我們看到有相當多有正義感的醫生,在微博和微信發表科普文章和相關評論,他們從專業角度對產婦的死亡原因進行系統的專業分析。這些評論說到了點子上,理性、平和兼而有之,及時引導,避免公眾陷入“自言自語”的情緒宣泄困境,最后輿論起於喧囂止於理性。筆者認為,有必要為這些自媒體點個贊。

  由於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的不斷出現,每個人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也是信息的發布者,網絡正日益成為輿論傳播的主渠道,“自媒體時代”就這樣來到大家身邊。

  當前,醫患關系緊張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而在浮躁的網絡環境中,一旦發生醫患沖突,各種偏激的觀點會迅速彌散整個網絡,進一步加劇醫患矛盾。如2012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惡性傷醫事件,造成醫師1死3重傷。當晚,某網站刊登新聞並附帶調查,據悉,其中選擇“高興”的竟佔到六成以上。面對如此悲劇,網民真的“幸災樂禍”嗎?其實這只是網絡表象,和網絡媒體的報道傾向及輿論引導有很大關系。

  筆者認為,當此之時,醫者應該有聲音,有立場、有專業、有擔當的聲音,對社會、媒體和網民質疑的醫學細節,要及時詳細地回應。要敢當第一時間的“第一信源”,通過醫學的權威性、專業性、深刻的釋解,可以為網民甄別真假,判斷是非,合理引導輿論,同時滿足網民對事件完整信息的需求。湘潭產婦事件發生后,許多醫生借助自媒體,及時介入發聲,讓我們看到,醫生正積極走向前台、現身“說”法,改善網上輿論“生態環境”,有力維護了醫生形象,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醫患關系。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