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網絡時代的一種新興大眾文化形式,微電影從誕生之初就帶有明顯的后現代文化特征——依托“高技術”、運用“淺表達”滿足現代人心理的“高情感”需求。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微電影所具有的創作上的自由性、形式上的多樣性、內涵上的包容性和與時代同步的高科技運用,迎合了當代觀眾的心理,潛移默化中的價值觀引導更是引發觀眾情感共鳴,成為電影藝術向觀眾審美需求靠攏的一個必然結果。
關鍵詞:微電影﹔后現代語境﹔大眾文化
20世紀90年代開始,互聯網技術在中國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當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娛樂方式,包括——看電影的方式。自2008年底開始“微電影”風靡網絡,在盛贊與質疑聲中形成一道大眾文化獨特的新景觀。每當一種文化形式異軍突起,人們便開始從不同角度來探析其成功的原因——傳播特征?創意特色?抑或商業模式?……然而隨著探討的深入,我們發現,最基本的問題仍是——人們為何鐘情這一文化形式?這種文化消費需求會持續多久?微電影的前景又將如何?
應該說,正是快餐文化消費時代人們的精神需求為微電影的興起與流行提供了適宜的土壤。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壓力讓現代人渴望放鬆,微電影恰恰提供了一個在現代性與人性之間的平台,以后現代的外觀,提供著人性化的感性內容,通過數碼高科技給人們帶來或豐富多彩、或驚險刺激、或幽默快樂的感官體驗,幫助人們釋放現代性所帶來的焦慮與虛無感。
一、后現代思潮影響下的大眾文化發展趨向
后現代思潮的出現從根本上說是對現代性包含的文化矛盾,包括社會的異化、技術的異化、人的異化的反抗。后現代主義最突出的特征是消解意義、中心與權威,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模糊理性與非理性的界限。后現代思潮體現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即將斷裂、零散、平面、復制作為美學特征來欣賞。后現代思潮有著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意義,但同時也取消了啟蒙時代以來所有精英文化價值觀所建立的人生存在的意義感。人們在消費時代所需要的完美、另類和新奇感,特別容易與后現代美學特征相吻合,因為后現代思潮的斷裂、零散、平面的審美傾向,極易刺激人的非理性需求,並借助大眾傳媒高科技手段開拓出廣闊的文化市場。后現代思潮一方面能為大眾文化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但另一方面其解構一切建立起的反文化、反美學姿態,使得大眾文化可能發展成最任意拼接、表現最沒有文化內涵的東西。
從文化觀念總體來看,現代主義文化是文化創造者在對自然、社會和人生進行充分體驗和深刻反思后,帶著形而上的價值觀以嚴肅、高雅、審美的態度創造出的文化產品,追求的是深層意義和永恆價值,要求文化欣賞者反復體會甚至痛苦思索﹔而后現代文化則是深受資本與商品邏輯支配的消費文化,與大眾傳播媒介密切相連,具有模式化、類型化和批量復制的特點。后現代文化的生產與消費往往是與游戲、調侃、休閑的態度相適應,是非理性、消遣、輕鬆,並且一次性消費的文化產品,是一種沒有深度體驗、沒有歷史感、僅僅反映當下瞬間直觀感受的平面化產品。因此后現代文化表現出突出的兩面性,一方面,在填平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鴻溝的同時,又填平了藝術與生活的鴻溝﹔另一方面,以解構、反叛的價值觀與極端化的表現手法詮釋人類社會,充斥著“另類”文化色彩,以玩世不恭的消極態度宣泄著濃烈的后現代情緒[1]。
二、微電影藝術的后現代文化特征
微電影藝術興起於較為發達的經濟基礎之上,流行於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環境中,以高度商品化為標志,以大眾閑暇為消費條件,以滿足大眾消費欲望實現贏利為目的,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帶有后現代文化的特征。
(一)以“淺表達”滿足“高情感”需求
弗雷德裡曼曾用“世界是平的”來描述互聯網時代的文化特質。在這個喪失深度、碎片化的時代,互聯網上流淌著海量的信息,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的改變﹔在快速瀏覽和不斷鏈接中,人們的思維被分解、邏輯被打亂、深度被削平,隻在信息平面滑行,從而獲得淺層次、快速的認知。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任何冗長、深奧的影像表達和敘事都不適用於這一時代的信息傳播。微電影正是伴隨著這種閱讀淺表化、文化平面化趨向而興起的大眾文化新景觀,因此不可避免的帶有互聯網時代的文化“淺表達”的特質——明確單一的主題、新奇另類的故事、短小精煉的篇幅、平面淺顯的敘事、以及通過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快速傳播、依靠社會化媒介平台短時間內形成熱點的運作模式——它適合在移動和短時狀態下觀看,能快速敏銳地與現代人當下的情緒相契合,並產生較強的互動。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是“淺表達”,但是微電影作品卻始終以滿足現代人心理的“高情感”需求為訴求目標。約翰•奈斯比克在《大趨勢》中指出,信息時代是個高技術、高情感的時代。這種“高情感”不僅是指社會個體的精神需求,其實也表現為社會傳播、文化產業的一種商業化動作。大眾文化順應了這種高技術、高情感社會的需要,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化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大眾文化主要功能不是表現人性的理性、規范性,而是更多地表達人性的豐富多樣性,表達人性新的體驗、新的欲求,使理性的人進入體驗性、感受性狀態,甚至是感覺的碎片狀態,並把對感受的強化變成一種人性的文化審美消費與享受[1]。
根據學者陳剛的歸納,現代都市大眾具有以下三大特征:流動性、龐雜性和冷漠性[2]。的確,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情變得冷漠、現實越發殘酷、道德開始偏離,不斷被邊緣化的感受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內心,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微電影的流行。因為微電影大多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現實生活與情感故事,包括敘述親情、表現愛情以及描繪當代年輕人的夢想和生活等,通過生動曲折的情節敘事與影像表達,將感性訴求方式運用到極致,創造溫柔、歡樂、渴望或激情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得觀眾樂於觀看進而自願傳播。例如微電影《語路計劃》就用獨特的紀錄片表現手法講述了l2位先鋒人物的奮斗故事,分享他們走出困境的勇氣與智慧,激勵年輕人永遠向前,與當代青年產生強烈情感共鳴,使得影片廣為流傳。
(二)追求消解崇高、顛覆傳統的快感體驗
Web2.0時代的互聯網受眾主體無疑是青年,因為互聯網可以無限擴展年輕人的觸角和欲望,讓他們得到一種顛覆傳統的快感。微電影之所以在青年群體中流行,主要在於其表現出的叛逆性、獨特性和后現代審美特征,與青年群體的社會性格和心理特征正好吻合。青年正處於自我意識快速發展、逐漸形成的階段,自我實現的需求和獲得社會認同的欲望不斷增長,精力旺盛、追求個性自由,具有強烈的反叛性,並以此作為爭取成人權利和獲得成人世界認同的主要方式。微電影常常以戲仿、拼貼等極端化的表現手法解構經典、嘲笑權威,以“去中心化”的碎片敘述模式顛覆傳統電影藝術形式,以驚悚、性愛、無厘頭搞笑等元素的應用表達反叛的價值觀,以“另類”文化色彩重新詮釋人類社會,時時體現出消解崇高、游戲一切的生活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年輕受眾的快感體驗需求,使他們心中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達到了情感宣泄的目的。
同時,微電影的社會化傳播方式所具有的互動性、自主性和高度參與性,迎合了當代青年渴望自我認同和參與社會互動的心理,滿足了他們張揚個性、表達自我的社會交往要求——自主觀看、自發轉貼、自由發起或參與評論,將評論發布在論壇、博客,並為影片打分……匿名評論的權利確保了真實觀點可以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以此得到情緒的徹底宣泄和充分釋放。微電影給予受眾自主、獨立、平等、自我支配的權利和地位,使他們從中感受到一種參與社會傳播活動的快感,這種快感體驗對青年同樣重要。
(三)模糊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杰姆遜指出,后現代文化藝術的基本特征就是“距離感的消失”[3]。因為后現代文化取消了內在和外在、本質和現象、表層與深層、真實與非真實、所指與能指的區分與對立,消解了以往文化的歷史意識和時間連續性,切斷了傳統和現代的歷史關聯,這就意味著后現代文化和生活的距離完全消失,藝術變成了日常生活本身。微電影的社會功能之一正是如此。
得益於網速的提升和數碼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移動視頻播放設備的多樣化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種傳播媒介觀看微電影——不僅可以通過門戶網站、視頻網站觀看,也可以通過手機訪問WAP網站或手機客戶端瀏覽,或者通過公交移動電視、樓宇影視、便攜式PSP接收微電影……在車站等車時、在櫃台前等待結賬時、在快餐店排隊點餐時、或者在醫院候診時,人們都會隨意掏出手機或Pad登陸土豆、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看看微電影,甚至在發微博時也會順帶觀賞一下當前熱門轉載的微電影,這在如今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我們的生活中常會被偶然或必然的等待時間分散得七零八落,管理學中將這種“等待”稱為“碎片時間”。微電影的流行使得“看電影”這個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略顯奢侈的休閑方式以新的形態填補著人們的“碎片時間”,成為打發等待性焦慮或擺脫現代性壓力的最佳選擇,也讓電影藝術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總 結
綜上所述,微電影是后現代語境下由青年群體創造出的一種新的大眾文化形式,是在不斷打破落后於人性發展的舊的文化規范與文化格局的基礎上形成的大眾文化新景觀。微電影所具有的后現代文化特征能夠迎合當代觀眾的審美心理,同時展現出青年豐富的個性和獨立不羈的叛逆精神,而潛移默化中的價值觀引導更易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因此微電影的興起與流行成為電影藝術向觀眾審美需求靠攏的一個必然結果。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微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創作上的自由性、形式上的多樣性、內涵上的包容性和與時代同步的高科技手段運用等特點將越發凸顯出來,並且將推動人們的文化生活不斷發生新的變化、融合、轉型與發展,呈現出無限開放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扈海鸝.在社會學視野解讀大眾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陳剛.大眾文化與當代烏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3] (美)杰姆遜.快感:文化與政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