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新聞節目線性傳播的特點決定了節目在編排上對受眾有很大的影響,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理解很大程度取決於信息接收的瞬間,隻能按照節目的編排順序逐條觀看。這就要求編輯運用恰當的編輯技巧,精心挑選有價值的新聞突出重點,打造節目本地特色板塊,利用峰谷技巧設置興趣點,營造節奏調整受眾心理,最大限度吸引受眾的觀看興趣,使其保持積極地收視狀態,進一步強化節目的傳播效果。
關鍵詞:電視新聞節目﹔編排技巧﹔《新聞快車》﹔受眾
隨著媒體之間激烈的競爭,頻道日益窄播化、受眾不斷細分化,外在的節目編排形式已經成為節目擴大收視群體的重要手段。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就是編輯按照一定的編排原則將零散的新聞素材有機結合為一個整體,是節目制播流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節目編排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節目的收視率,科學合理的編排能使單條新聞更具表現力,通過強化新聞內容,提高整個節目的質量。
一、精心選准頭條突出重點
電視新聞節目的頭條能夠直接叩擊觀眾的心靈,引起受眾最大程度的關注。因為頭條新聞有著其他位置的新聞無可比擬的傳播優勢,它直接決定著觀眾對整檔節目的興趣[1]。電視線性傳播的特點決定了頭條新聞位置的重要性,優越的位置容易產生“先聲奪人”的效果。選擇頭條就是要選擇當天新聞價值最大的新聞,受眾最想知道和最應該知道的信息,頭條新聞往往代表一期節目的重點。正如特德•懷特所言:“每次新聞廣播都要用當天最重要、最新的、突發性的新聞作頭條,即從高峰開始。”新聞價值的大小會因節目的定位功能、地域性、編輯意圖的不同而不盡相同。以太原電視台《新聞快車》為例分析其頭條新聞的選擇標准。
太原電視台《新聞快車》欄目的宗旨是“替百姓說話,幫百姓辦事,為百姓分憂,和百姓貼心”,主要報道當地最重要、最貼近百姓的新聞。從表1中頭條新聞選擇來看,《新聞快車》把關注民生,服務大眾放在首位,選擇當日新聞價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新聞作為頭條,在10天的頭條新聞中,有太原當地重要資訊、重要執法事件、市民交通出行、市民生活安全等新聞信息。2014年7月1日打破節目常規單獨一條消息的頭條編排,將特別節目《起航太原南站》8條新聞構成的一組內容緊密相關的消息作為頭條,造成了一定的聲勢,對太原的大事,也是百姓關心的大事做了集納式重點報道,收到了良好的收視效果。
7月2日的頭條新聞是“2014年太原國際馬拉鬆賽開始報名”針對的是太原本地區的受眾,除了比賽本身是全民皆可參與的體育賽事,比賽時間也是人們所關心的,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出行選擇。因此,新聞傳達的信息與受眾利益關系是深還是淺,也是受眾衡量這條新聞重要性與否的無意識行為。
7月10日太原市312路公交首次開通,《新聞快車》把該信息作為頭條播報,及時發布了市民交通出行的信息,這條新聞綜合了新聞價值的時效性、重要性、貼近性等因素,滿足了受眾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出《新聞快車》對於頭條的選擇是以受眾為出發點,以平民意識從平民視角切入,挑選太原“本地化”與受眾利益關系密切的新聞信息作為頭條播報的重點,因此選擇好的頭條能突出重點,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和提高節目的宣傳效果。
二、打造特色板塊形成段落
電視新聞編排既是一門思維的藝術,又是一門時間分割的藝術。如何合理地分割時間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板塊化編排是比較科學的方法[2]。電視新聞節目的板塊化編排技巧使節目段落層次分明,一目了然,便於受眾觀看。打造特色板塊目的是為整檔節目服務,使新聞節目更加豐富多樣,吸引受眾觀看興趣,提高節目的傳播效果。太原電視台《新聞快車》時長30分鐘,由《頭條新聞》《生活資訊》《專題報道》《現場實拍》《快車搜索》、《滾動字幕》等板塊有機構成,整檔節目分成三節,一般由中間插播的商業廣告和下段內容提示間隔。
節目的開始首先是本期節目重要性、趣味性、貼近性較強新聞的內容提要,朗朗上口的宣傳詞加上動感輕鬆的音樂作為收視引導很容易給受眾造成收視期待。第一個新聞段由《頭條新聞》《快車調查》《有事找快車》《快車曝光》《生活的誤區》《快車追蹤》《快車特寫》《快車鏈接》《零點報道》等子板塊構成,但子板塊的組合是靈活的,每期節目會根據太原當日重要的新聞來選擇部分子板塊構成第一個新聞段,通常由5條本地城市民生新聞組合而成,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滿足受眾的收視需求。第一個新聞段之后是《專題系列》和《現場實拍》內容提示和3分鐘的廣告時間間隔。第二個新聞段是專題系列節目,時長8分鐘左右。《專題系列》是《新聞快車》打造的本地特色板塊,不同的時期推出不同獨家大型策劃新聞專題節目。從2012年到現在相繼推出了“萬裡茶路尋晉商”、“古城尋寶”、“紅峗山佛洞探險大揭秘”、“千裡走汾河”等大型系列採訪報道,受到公眾的喜愛和社會的認可,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率。《專題系列》節目之后是關於《快車搜索》中趣味性、貼近性較強的三條圖片新聞的內容提示和3分鐘廣告時間間隔。第三個新聞段是《現場實拍》《快車搜索》板塊。《現場實拍》通常選取本地之外的新近發生的貼近百姓生活的有影響力的新聞事件,《快車搜索》內容是全球范圍有價值的圖片新聞,第三個新聞段新聞信息打破地域的局限,拓展到省外及全球信息的傳播。
《新聞快車》重點打造獨家專題報道打造特色板塊,使整檔新聞節目更具有層次感,立體感,張弛有度,輕重緩急,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板塊,但在每期節目的具體編排中又靈活多樣。遇到一些特殊節點時會打破原有的板塊編排,對節目內容進行創新編排。例如在2014年7月1日的《新聞快車》節目編排中,隻有兩大節目板塊。第一個板塊是《新聞快車特別節目》:起航太原南站,第二個板塊是大型歷史《專題系列》報道,千裡走汾河:硝煙散盡寧化城。第一個板塊的特別報道總時常21分42秒,共由8條主題相同,角度不同的新聞構成,分別從大西線列車首發、美麗的新南站廣場、時尚節能的車站大廳、售票進展全程自助、新南站便捷的交通、記者隨車的體驗、新南站分流減壓、新南站帶動周邊經濟等方面對太原新南站的首度亮相做了三維式、立體式的深度報道,全方位為市民介紹了太原新南站。
另外,節目下方有滾動字幕新聞,包括《快車快訊》《快車熱線》《天氣預報》及時播報山西本地新近發生、貼近百姓生活的資訊,在廣告時段,滾動字幕板塊還會持續的播出滾動新聞,並且在電視畫面左下角有女主播在演播室現場接聽公眾熱線電話,及時將公眾反饋的信息播報解決,與現場受眾交流與互動,提高了受眾的觀看興趣從而保持了節目的收視率。
三、利用峰谷技巧營造節奏
在一檔新聞中,各條新聞的安排是否具有節奏感直接關系到新聞的編排是否成功[3]。利用峰谷技巧來營造節奏,能不斷刺激受眾的注意力,使受眾始終保持旺盛的收視狀態,把節目安排得像山峰峽谷一樣,高低起伏,有意將長短新聞、重要次要新聞、有趣(相對無趣)新聞、軟硬新聞搭配穿插,每個組合從新聞價值最高的新聞開始,然后由高峰逐漸走向低谷,當處於低谷狀態時再找到一個新的轉變,使新聞節目重新回到高峰,營造新聞節目的播出節奏,減輕受眾的收視疲勞,以保持節目的收視率。太原電視台《新聞快車》正是利用了這種峰谷技巧的編排方式。
從7月12日節目編排順序表(表2)來看,本期的節目內容主要是太原本地重要的社會新聞、生活資訊、專題系列等,重點報道了中國龍舟公開賽太原站今日開幕和大型歷史專題系列“千裡走汾河”,在新聞編排方式上注意將頭條以外的重要新聞安排在各個板塊中,體現出了峰谷編排的特點。由電視線性傳播特點決定,重要的新聞體現在最開始優越的位置以及新聞的時長。
以上曲線圖(圖1)呈現的是一種“高峰”與“低谷”相互間隔,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狀態。整條曲線有2個高峰和2個低谷:頭條新聞“中國龍舟公開賽太原站今日開幕”和第2條新聞“全國強隊齊聚龍城 傳統龍舟魅力無限”時長在150秒以上,第2條新聞是頭條新聞的延伸報道,強化了頭條新聞信息的傳播。隨后第3條新聞是“太原結婚 半夜放炮為哪般”時長度超過180秒,體現了節目關注民生,為公眾排憂解難的主旨,形成了節奏曲線的第一個高峰﹔隨后,第4條至5條新聞的時長均在120秒以內,造成了節奏曲線的第一個低谷﹔第6條新聞是第二個板塊“千裡走汾河大型歷史專題系列之一”新聞時長增至489秒形成了節奏曲線的第二個陡峭的高峰,深度報道了“千裡走汾河—六郎驍勇鎮楊興”﹔從第7條新聞開始,新聞時長縮短,節奏線下行,第8條新聞時長66秒,形成第二個低谷﹔第9條新聞時均大於120秒,又將節奏線逐漸拔高﹔這種“高峰—低谷”相互交錯的“峰谷式”編排法,使整檔新聞節目形成了一條優美的節奏曲線,有利於調動、維持和增強觀眾的收視興趣。新聞的重要性和頭條位置以及新聞時長成正比,在一期綜合新聞節目中一條新聞的時長是衡量其在本期節目中重要性的標准。因此在節目開頭編排當天最重要的消息之后,不宜將其他次重要的消息按重要程度依次編排,而應該將這些重要的消息,作為達到峰谷后再一次制造波峰時使用。這樣編排,無疑會使受眾又一次受到刺激時刻保持對本節目的關注度和收視興趣。
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要明確受眾主體,以滿足多數受眾的心理需求為出發點,時刻關注民生狀態,通過編排原則搭配軟硬新聞、長短新聞,選取題材需豐富、報道形式題材需多樣。運用編排技巧安排有分量的頭條,組織好重點報道,做好新聞導視提要,精心打造本地化節目板塊,制作獨家特色新聞,掌握好編排節奏,把握好報道力度,使節目報道張弛自如、層層遞進,以適應受眾收看時的心理節奏。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導語設計和精彩串聯,使整檔節目自然順暢的銜接,從而培養受眾的收視習慣和收視期待,最大化吸引受眾,強化節目的競爭力,發揮媒體的導向作用,提升節目的宣傳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紅軍,鄒舉.實用電視新聞採編[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2] 周建青.電視新聞節目編排如何創新——以鳳凰衛視資訊台《鳳凰早班車》《時事直通車》為例[J].2006(6).
[3] 李宇.節奏:電視新聞的韻律——從受眾心理看電視新聞欄目的編排[J].視聽界,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