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出版政府獎,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這就是《小學生天地》,一份開本雖小,卻獲得眾多殊榮的綜合性少兒期刊。
在紙質閱讀普遍衰退的情況下,這份創刊已有三十年的少兒刊物,又是如何做到月發行量保持在200萬冊以上,年度銷售收入突破4000萬元的呢?
脫鉤劃轉,在市場化運營中“脫胎換骨”
2006年,湖北教育報刊社成為了全國第一家轉企改制的教育報刊社,其主辦的《小學生天地》也被徹底推向了市場前沿。
面對體制變革,湖北教育報刊社的領導班子深刻意識到,唯有建立適應市場的現代企業體制和運行機制,才是《小學生天地》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小學生天地》已經為進入市場做好了准備。在經營管理上,報刊社從1994年開始便完全脫離教育行政管理體系,實行自負盈虧﹔在發行體制上,《小學生天地》從1998年起就不再依靠教育行政部門發文征訂。
此次脫鉤劃轉,更是為該刊提供了一個完全走向市場的契機。
《小學生天地》在湖北省各地建立起100多個發行站,通過多種形式直接面向全省讀者銷售。例如,在學校張貼宣傳廣告、發放學生征訂意見表、在學校小賣部征訂或零售等,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在省外發行方面,報刊社與浙江、江西、黑龍江、吉林、陝西等教育報刊社密切合作,建立相互分印和發行的共同體,發揮各自優勢推進發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小學生天地》還與郵局、代理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開拓市場,形成互補,擴大了《小學生天地》的市場份額,實現了利益雙贏。
立足市場,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精品
要想贏得市場,在琳琅滿目的少兒書刊產品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根據市場需求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精品期刊。
《小學生天地》編輯部對少兒書刊市場展開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多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關於“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學習生活現狀”的調查,整理出詳細的市場報告。根據這些報告,編輯部在辦刊方向、內容形式上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調整。2009年,《小學生天地》由原來的雙色印刷全部改為彩色印刷﹔2011年,又擴版增容,不僅增大了開本,還將頁碼增加了三分之一。內容豐富了,印刷精美了,自然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編輯團隊是期刊核心競爭力形成與發展的關鍵。《小學生天地》編輯部吸收了一批有業務能力、有工作熱情、有教學經驗的年輕編輯,要求他們帶著“童心、愛心、責任心”去工作。在編刊過程中,他們經常站在小讀者的角度,就稿件中的一句話、一個詞不斷咬文嚼字、反復推敲,力爭文字語言上的兒童化,甚至對圖文的搭配是否得當、字體字號的使用是否利於兒童閱讀等細節問題再三斟酌。
2014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全國37種少兒類報紙和195種少兒類期刊進行專項檢查,《小學生天地》以零差錯率排在各家報刊前列。
揚長補短,發揮自身優勢應對挑戰
面對網絡、移動終端等新興媒體的有力挑戰,傳統少兒期刊該如何應對呢?《小學生天地》編輯部認為:“內容是傳統媒體的競爭利器,發揮優勢,就能給未來鋪設一條康庄大道!”
《小學生天地》源於教育部門,對教育政策和資源比較熟悉了解。在辦刊過程中,報刊社跟蹤課程改革,關注教學教研新動向,打造出了“天天視線”、“作文夢工場”、“學習加油站”等一系列欄目,或報道展示各學校的教改成果,或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傳授課外知識,拉近了期刊與學校、老師、學生的距離。
刊物還與教育部門有著長期緊密的聯系,這種親密關系就是一種優質資源。《小學生天地》深入各地與教育局、教研室、學校展開合作,共同組織策劃大規模的刊外活動。例如,其舉辦的“天地杯”少兒作文競賽不收取任何費用,在各地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每屆都有近百萬人參加。再如,《小學生天地》與全國幾百所學校合作,在校園內成立了小記者俱樂部,展開各種調查採訪和社會實踐活動,每次都能得到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和響應。
眼下,《小學生天地》的數字化平台也正在積極打造之中。 (來源:刊博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