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0期

試析議程設置視角下報紙的輿論引導功能 

——以《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為例

張平陽

2014年10月08日13:5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本文簡單介紹了議程設置理論的起源、功能、作用﹔以《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為例,並著重分析了《西安日報》作為黨報,對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應用與發展。《西安日報》充分發揮黨報的議程設置功能,深挖新聞資源,持續推出大策劃、大深度報道,進一步強化了導向功能,增強了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更好地發揮了黨報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議程設置﹔大策劃﹔導向﹔輿論引導

一、議程設置理論的概念解析

議程設置理論,最初是由麥克斯維爾·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在20世紀70年代發表的實証研究報告《大眾傳播的議程設置功能》中提出的。該報告認為:大眾傳媒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媒介所強化報道的題材和事件,會引起人們的重視[1]。麥庫姆斯和肖通過實証研究發現,在公眾對社會公共事務中重要問題的認識和判斷與傳播媒介的報道活動之間,存在著一種高度對應的關系,即傳播媒介作為“大事”加以報道的問題,同樣也作為大事反映在公眾的意識中﹔傳播媒介給予的強調越多,公眾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越高。議程設置是傳媒的一種功能,也是一種效果。黨報是各級黨委機關報﹔增強黨報的議程設置功能,對弘揚主旋律、引導輿論、把握導向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應用議程設置理論,強化報紙的導向功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近年來,西安日報社緊緊圍繞提升黨報輿論引導力這一主題,大力強化黨報的議程設置功能,深挖新聞資源,持續推出大策劃、大深度報道,進一步強化了導向功能,增強了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更好地發揮了黨報的積極作用,為推進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爭當絲綢之路經濟帶排頭兵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充分肯定和好評。

1.《西安日報》《西安晚報》設置議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報道世園會。2011年西安世園會,是西安市、陝西省乃至西部地區有史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盛會,是陝西、西安對外展示新形象的重要機遇。西安日報社對世園會的新聞宣傳高度重視,2011年2月派出一位副總編輯,帶領一名總編助理、兩名部門主任和30多位記者,組成強大的新聞宣傳報道組,進駐世園會新聞宣傳中心,最多時達到50多人。報社上下齊動員,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對世園會進行了長達近9個月的大規模、不間斷、全方位、深入細致的宣傳報道。時間跨度之長、宣傳聲勢之大、宣傳形式之豐富,前所未有,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堪稱我省新聞宣傳的重要創舉。西安日報社報道組始終主動設置議程,加強新聞策劃,在世園會宣傳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百名女記者看世園”、“鏡觀西安”等策劃,使世園會的宣傳報道在全國快速、全面推開。中外眾多紙媒、網絡、電視、電台等各類媒體,紛紛從《西安日報》《西安晚報》轉文宣傳報道世園會,轉載量萬余條。《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的世園會宣傳,不斷引爆中外新聞界。《西安日報》《西安晚報》針對世園會不同時期的需要,多次與網絡、電視等各類媒體互動,及時、准確、到位地推出20多次策劃和30多個專題﹔重要節點推出的100多個專版,使世園會宣傳報道氣勢如虹、高潮迭起,始終吸引讀者的眼球。在近9個月的世園會宣傳報道中,《西安日報》《西安晚報》推出700個版面、幾千篇美文、幾千幅靚圖,營造出濃濃的世園會氛圍,市領導對兩報世園宣傳多次給予充分肯定[2]。

2.《西安日報》發揮黨報議程設置功能,開展“走市邊”、“走市坊”、“走市場”系列報道。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西安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連續跨越新台階,城市綜合實力持續大幅提升,城市變高了、變大了、變亮了、變美了,天藍了、地綠了、山青了、水秀了,人與自然越來越和諧,城鄉一體化有序推進,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生活越來越美好。社會生活是新聞的沃土,廣闊的社會生活讓新聞更加豐富、更加鮮活。2012年11月,為了小角度、大視野、多層次、立體化反映西安十年來的發展變化,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西安日報》在十八大召開期間,特別策劃推出持續兩個多月的“走市邊”、“走市坊”、“走市場”大型系列報道活動。“走市邊”重在報道西安周邊偏遠地區的自然概貌、風土人情、發展變遷﹔“走市坊”擷取城市普通家庭的新鮮事、有趣事、感人事,發回來自基層社區的報道﹔“走市場”專欄側重採寫西安商貿發展、市場變化、節日供應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報道與服務資訊。這組大型系列報道是《西安日報》主動設置議題、積極踐行“走轉改”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提升記者、編輯素質的一次生動實踐。 

記者積極主動投身火熱生活,走向城市周邊,下沉基層一線,深入市坊百姓,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用自己的筆和鏡頭攏聚、記錄身邊細微新面貌和點滴新氣象,展現和透視西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大脈絡、百姓日子越來越紅火的大變化。其中,“走市邊”系列專題報道,以選材的典型性、故事化講述的可讀性、形式的新穎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榮獲陝西省2012年度報紙傳播創新獎。“走市邊”從2012年11月12日開始發稿,一直持續到12月3日,共發稿15組,其中12篇被評為甲稿。“走市邊”每次半個版,既有主稿,也有配稿﹔既有文字,也有圖片。主稿以故事化講述的方式,記述一個人或一個家、一個村10年來的經歷和發展變化,新聞專題所表述的故事,或清新優美,或生動風趣,或質朴淳厚,或形式新穎,但都真實可信,視角獨特,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既是傳播創新的案例,也是見証“走轉改”的創新案例[3]。

三、深挖報道議題,提升報紙的輿論引導能力,創建有效的互動平台

過去30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西安市生活垃圾出現驚人的增量。2012年底,佔地1031畝、總容量4900萬立方米,國內單體庫容量最大的西安市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量逼近總庫容的一半,其實際使用年限隻剩7∼9年。2013年3月,正當全國兩會在京召開之際,《西安日報》發揮議程設置功能,推出了大型系列報道“垃圾減量”。 3月8日,記者龐樂採寫的《一袋生活垃圾的旅程》刊發,“垃圾減量行動起來”大型連續報道正式啟動。隨后刊發了《江村溝的“肚量”》等5篇調查報道,反映西安市垃圾數量的劇增和城市面臨的壓力,呼吁市民行動起來,實現垃圾減量。期間選取典型家庭、淨菜進城、過度包裝、社會餐飲等標本,調查了浪費造成的垃圾增量以及餐飲企業節約行動造成的客觀減量效果﹔並與市民進行密集互動,組織市民與學生代表參觀垃圾處理全流程,引導西安市民和社會餐飲單位參與到具體的行動中。在長達一個月的報道中,《西安日報》總編室提供了稿件后期處理和版面上的支持,使得稿件最終以客觀、多元、有力度、有影響的形式呈現[4]。“垃圾減量行動起來”報道持續一個月,共刊發稿件20余篇,其中不乏重量級調查性報道,引起政府相關單位、市民和社會餐飲單元的強烈反響。經調查,報道刊發后無論家庭的垃圾減量妙招,還是一些餐飲企業的節約措施,都收到了比較明顯的垃圾減量效果。整組報道平衡、可觀,各方專家提出大量有建設性的意見,為市政府今后探索新的垃圾處理措施、規劃備用垃圾處理場提供了相當的決策依據。

“垃圾減量行動起來”是《西安日報》發揮議程設置功能的一個較好案例。該系列報道及時揭示了西安市唯一的生活垃圾處理場所面臨的老化危機,積極探索垃圾處理新方式,並力圖將業已形成的共識和努力態勢穩固下來。整組報道在引導公眾關注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和處理的同時,依托報紙著力打造溝通平台,與市民、政府部門互動,積極協調政府相關單位參與其中,有效構建了官民對話的平台,使主管部門與民眾的交流得以暢通無阻。探討城市垃圾處理是城市重大公共利益所在,報紙職責所系。作為黨報和公共輿論機關,《西安日報》在本次策劃報道中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其推動西安市公共利益的嘗試也受到讀者和政府相關部門的肯定。

參考文獻:

[1] 大眾傳播學的議程設置理論與框架理論關系探討[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0).

[2] 世園會報道[N].西安晚報,2011-02-10.

[3] “走市邊”系列報道[N].西安日報,2012-11.

[4] “垃圾減量行動起來”系列報道[N].西安日報,2013-03. 

(作者系西安日報 時政新聞部)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