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微信群裡朋友借錢要小心 那人可能是”克隆人“

李陽陽

2014年10月08日10:47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微信群裡朋友借錢要小心 那人可能是”克隆人“

  QQ借錢,很多人都有了警惕性,但是你知道嗎?微信借錢,也很有可能是個騙局。

  最近,一則提醒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迅速轉發:“親愛的微友、親戚、朋友們,萬一哪天我微信向你們借錢,千萬不要借給我哦,一定一定一定要電話確認。如果你匯了,我不承擔你的損失,現在已經開始盜微信了。”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根據採訪發現,用“克隆”賬號在微信群中發起聊天,確實很有蒙蔽性。

  風險一:冒充好友借錢

  騙子的辦法是,選定一個要冒充的朋友,然后將自己的頭像修改成對方的頭像。賬號昵稱、個性簽名等,也可以很容易地進行“克隆”。

  如果有充足時間,還可以將對方相冊圖片搬運到自己相冊內,甚至抄襲對方的“朋友圈”內容,如此一來幾乎可以以假亂真。這種情況下,騙子就很容易向群內好友借錢行騙。

  對此,騰訊官方的建議是,給好友們標注上“備注名”,以后對方無論怎麼改名,都隻會顯示備注名,避免“以假亂真”。

  風險二:換手機號未解綁微信

  還有一個典型的微風險需要提醒,換手機號未解綁微信,微信號被他人用。已發生的案例顯示,手機號碼停用前如果不解除與微信之間的捆綁,那麼你將和號碼的新用戶“共用一個微信號”,可能造成個人隱私和信息的泄露。

  風險三:小游戲“玩丟”個人信息

  浙江公安還特別提醒,微信用戶小心個人信息被小游戲玩“丟”。原因是,微信設置有開放接口,以吸引第三方參與微信開發,但微信沒有設置詢問用戶“是否授權應用程序訪問信息”的功能。

  風險四:微信號被盜

  和QQ一樣,微信騙局最為普遍的一種就是賬號被盜。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防止被盜的一個辦法是啟用賬號保護機制。具體辦法是,進入微信選擇“我”,點擊您的頭像進入個人信息界面,找到“我的賬號”,根據提示綁定QQ號和手機號,啟用賬號保護即可。

  總之,不管是QQ還是微信,當出現好友借錢、匯款時,還是先打電話確認保險。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