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0期

當代文化思潮沖擊中的經典文化傳承

——以橫渠書院為例

朱  尉  楊珂馨

2014年10月09日16:2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出了無數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精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反映中國悠久歷史、優秀文化的活化石。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新文化掀起了新一輪的文化思潮,越來越多的優秀傳統文化被拋棄被遺忘,經典的傳統文化與新思潮產生了強烈沖擊,文化遺產的保護迫在眉睫。本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橫渠書院為例,探索在當代文化思潮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現狀,保護措施以及傳承方法。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橫渠書院﹔保護﹔傳承

在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新文化新思想的沖擊使人們淡忘了文化之本,許多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極其模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的存在於人們的生活當中。思想、信仰、習俗、技藝、精神,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疇之中。在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橫渠書院作為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兩年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得以發展。以橫渠書院為代表的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恢復原貌展現在后人面前。然而,傳統文化並不是當今社會的文化主流,當今社會泛娛樂化、外來文化撐起了文化產業的一片天,例如:嘻哈文化、無厘頭文化、“韓流”文化、惡搞文化以及手機所催生的拇指文化等等。此類文化的出現,極大地威脅了傳統文化的生存和發展。因此,為了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長久的保存和發展,研究文化遺產現狀以及尋找和嘗試新的解決方案是當下最為緊要的事。

一、以“橫渠書院”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起步較晚,經過了這幾年的不斷努力,搶救和保護了大批極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橫渠書院經過近幾年政府的投資與建設完成了書院的修葺,使得大量的國學經典文化得以重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感悟關學之道。

1.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周國平先生曾經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是我們民族的歷史記憶和生命基因,是當前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和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文化基礎,對於延續和傳承中華文脈,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強文化軟實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意義。

2.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困境。近年來,中國大力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物質上提供了大量的幫助。然而,僅僅靠物質的支撐是不夠的,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瀕臨滅絕的危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每個人的關注。以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遇見的三個困境:

其一,廣大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不積極。普通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較低。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是一種無形中存在的寶貴財富,例如:技藝、思想、品質、習俗等等。很多傳統的民間技藝因為不符合現代生產勞動的需要而無人繼承,還有一些傳統的習俗與文化因為日趨繁榮的旅游業而變得商業化從而失去了本質。

其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不完善。建立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是文化遺產保護不可缺少的。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載體來支撐,幫助傳統文化的傳承。例如:非物質文化博物館的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立﹔理論研究以及教育宣傳等等,都有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其三,魚目混雜,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淹沒。多元文化發展的今天,文化的繁多冗雜充斥著當今的社會。新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化。雖然互聯網絡,新媒體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更加廣闊的視野,但是大量的弊端信息,消極思想通過發達的媒體與網絡注入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新鮮刺激的現代文化使人們忘記了先人提出的太和之道,於是便出現了越來越多令人發指的事情:老人摔倒不敢扶﹔無良食品作坊﹔不擇手段的搶劫盜竊……這些與傳統文化思想中“真善美”背道而行的現實行為時刻在提醒著人們保護傳統文化,勿忘傳統,勿忘做人之本,建設和諧社會。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策略分析

1.文化遺產保護的反思。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加速,隨著全球溝通與交流越來越發達文化趨於標准化,有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處於瀕危狀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橫渠書院的保存相對完整,除了經歷過歷史上的幾次大的變革,橫渠書院內的文化精髓經過人們的精心呵護保存的相對完整。橫渠書院的建設並不一帆風順,因為早些年間不受政府重視,院落破敗不堪。2006年當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門開始重視橫渠書院的保護與完善,為書院建設碑林,修葺房屋等等,積極配合書院的建設,最終完成了書院的再建。在文化遺產保護的初期,依靠政府的資金進行修復,是遺產保護的最好方法,但卻不是長遠之計。快節奏的今天,文化遺產保護已不是完整的保存和停留在原地便足夠的,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被遺忘才是真正的保護。

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從古至今精神文明發展的見証,更加簡單明了的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我國古代精神文明的“根”。一個沒有“根”的國家,就如同大海上漂泊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被淹沒覆滅的危險。如果把從古至今的中華文化比喻成一棵參天大樹,那麼新文化代表著樹冠,而滿載精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好比深埋於泥土的樹根。時間越久,埋的越深,就越容易被淡忘,但隻有樹根不斷地生長,汲取水源補充營養,受到保護,那麼這棵參天大樹才能夠枝繁葉茂,蓬勃生長。其實,保護文化之根與傳承精華之葉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保護即為了傳承,傳承即為了保護。

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之道。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文化的傳播從未停歇。古時為了傳道授業,學者們不惜跋山涉水,傳播文化思想。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傳播文化的方式,大大不同了。古代往往口耳相傳,立字成書成為文化傳播的主流。然而,在新時代下,傳統文化的傳承之道值得思考:一方面,用新傳典。用新傳典即運用新的表現形式和方法傳播經典的傳統文化。 其中分為兩點:(1)新網絡、新媒體的現代化社會,雖然新文化帶給人們的沖擊遠遠大於傳統文化,但廣泛的傳播途徑和平台是能夠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所利用的。(2)傳統文化之所以不如新文化收到人們的重視還有一定原因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不為現代人所能接受,用新傳典,就是運用現代的表現形式將古典精華嵌入其中進行傳教,形成寓教於樂。一棵生長千年的參天古樹,它的根、莖、葉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根為古,葉為新。讓古與新碰撞沖擊,並且從中尋找更有價值的東西,便是傳承的意義所在。另一方面,以眾之力,傳承經典。周和平先生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廣大民眾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傳承者和享用者。形成民眾自覺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自覺,是做好保護工作根本性的基礎。”所謂傳承,正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在當代文化思潮沖擊下的“橫渠書院”象征著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曾經被冷落,被埋沒,甚至在新的文化洪流中無立足之地。但是隻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將它們重視起來加以傳承,那麼我國的綜合國力的提升,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國夢的實現,將會邁上新的台階。

參考文獻:

[1] 周和平.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N].中國文化報,2012-06-22.

[2] 中國新聞網.中國逐步建立較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10/02-16/2124817.shtml,2010-02-16.

[3] 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評審辦公室.21世紀初中國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征及發展趨勢[EB/OL].http://www.cycs.org/InsInfo.asp?InsID=19&ID=8958. 

(作者系陝西師大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