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0期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民俗文化傳播和發展研究

丁艷霞 朱  尉 

2014年10月09日16:3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文章從民俗文化的內涵、形式入手,探討了大眾傳媒、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傳播與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在大眾文化環境下如何借大眾傳播媒介之力傳播民俗文化,並提出傳播和發展民俗文化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民俗文化﹔大眾文化﹔大眾傳播媒介

民俗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是我國民族文化傳承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有著獨特的意義特征和價值內涵。隨著大眾文化的興起與發展,一些朴素的民俗技藝和觀念也在不斷消逝,大眾文化與媒介變遷對民俗文化的生存、傳承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民俗文化如何傳播、發展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一、民俗的內涵及分類

何為民俗?目前尚未有標准的定義。一般來說,民俗是民間民眾的風俗和文化生活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它是在普通民眾的生產生活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精神的文化現象。也有觀點認為民俗即風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環境中生存、發展所形成的生活習慣。

在仲富蘭教授的定義當中民俗是一種積澱,是隨著人類的產生與發展而形成的,民眾世世代代生活的習慣是民俗,民眾世代生活的地域是民俗,節日、信仰、禮儀皆是民俗。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群體性、普遍性、傳承性和變異性等特征。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談及的民俗涉及內容頗多,其分類也一直難有定論,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范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生產勞動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游藝民俗、民間觀念、民間文學、宗教及巫術、婚喪嫁娶。

民俗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傳統與習慣,已經滲透在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民俗文化是歷史積澱的產物,是地方生活的縮影,它歷經歲月,不斷發展,有些民俗甚至沿襲了幾千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是借以窺國人精神風貌的一面鏡子。然而隨著近代工業社會的到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快節奏、機械化的現代大眾文化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原有的思維模式以及生活習慣。現代大眾文化與傳統民俗文化到底有何區別,各自對人們有怎樣的影響力?它們之間的矛盾是否不可調和?

二、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影響力分析

(一)大眾文化與民俗文化的差異化

大眾文化是利用現代傳媒為工具和平台,大批量的生產、復制,以大量、迅速地傳播信息,對受眾施以影響。作為一種消費文化,大眾文化具有由文化產業機構生產供現代大眾消費的商品屬性,它常常以商品的形式出現,以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來衡量成敗。但是也因其制作方式的標准化以及批量生產、復制,而帶有鮮明的標准化、齊一化的特征,所以缺乏真正的文化藝術品的獨一無二的個性特征。而今的大眾文化逐漸變成了一種消費,注重經濟效益,越來越形式化、娛樂化。而民俗文化由於是在歷史發展中不斷變遷的,它更多的表現為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帶有一種規范、約束和教化的功能,注重倫理道德等,較之大眾文化的輕鬆娛樂,則稍顯理性和庄重。因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制約,它的傳播方式也多為人際之間的口耳相傳,以典型民俗文化形成區域為圓心向外擴散傳播,它的影響范圍並不如大眾文化般廣大,且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較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而民俗文化多以一定的繁復的儀式或形式呈現,因而不易復制,不易操作,例如一些民俗技藝,雖有很大的文化價值,但因學習技藝的困難及繁復,瀕臨失傳的困境。

(二)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正反兩方面作用

大眾文化以現代商業模式運行,採用現代傳媒進行大眾傳播,其影響力巨大,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主導文化。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但較之大眾文化,影響力甚微,已呈現出逐漸被大眾文化弱化和消解的趨勢。而相對大眾文化“文化工業”的復制,民俗文化又因其獨特性而備受喜愛。究竟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發展有何影響作用呢?筆者從正反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弱化和消解作用。大眾文化憑借靈活的傳播方式,已經延伸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尋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電視、廣播、報紙、書籍等大眾媒介的強勢不間歇影響,使得電視、網絡等已成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娛樂方式,也是人民接觸最多的方式。人們的空閑時間有限,當大眾文化佔據主導地位,用於民俗活動的時間也會相應的被擠佔,以至於越來越少,對民俗文化的發展不利。現代生活追求快節奏、簡單的生活,所以民俗活動的儀式觀在大眾文化中成為一種累贅,民俗活動對於服飾、工具器械、禮儀的要求,帶給人們一種繁復的心理感受,而去偏向選擇對此要求甚少、簡單通俗的大眾文化。以我國婚喪嫁娶風俗中的婚嫁儀式為例,有抬轎娶親、合髻(結發)的活動形式,嫁娶民俗以其庄重的儀式彰顯婚姻關系確立。隨著大眾文化的發展,簡單的西方婚嫁儀式逐漸受到歡迎,甚少有人舉行傳統的中式婚禮,轎車迎親代替了抬轎娶親,婚紗代替了喜服,宣誓代替了三拜,髻發的形式被取消了,而交換戒指則成為結婚的必要儀式。在大眾文化的社會環境下,民俗文化的存活空間大大縮小,影響力也日漸微弱,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弱化和消解作用。

2.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推動作用。大眾文化的大眾媒介傳播形式對民俗文化的傳播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民俗文化的傳播范圍較小,且日益受到大眾文化的沖擊,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民俗活動是有限的,因此民俗文化需要更為寬廣的傳播平台,讓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傳承。大眾傳播媒介正是這樣一個極佳的平台。電視節目中對社戲、踩高蹺、扭秧歌等等民俗活動的播報,讓沒有參加過這些活動的人也能對此民俗略知一二。一些旅游頻道對於各地特色建筑、飲食、服飾等等的介紹,網絡上各種旅游攻略中的特色美食推薦、好玩項目、當地民俗風情的帖子,也對民俗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大眾文化憑借大眾傳播方式為民俗的傳播提供了龐大受眾群體。更多的時候,民俗文化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依托於大眾文化的傳播方式,成為大眾文化傳播的內容。我們越來越發現,清明踏春、端午劃龍舟等民俗活動的舉辦已不僅是自發的行為,背后是有組織的企業或者贊助商,漸漸出現了廣告的身影。各種傳統工藝品販賣處會有制作技藝的展示,如泥塑、布藝等。各種民俗文化依托商業化的模式在大眾媒介中頻頻展現。

三、民俗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啟示

面對民俗文化在大眾文化語境下式微的境況,保護傳統民俗文化、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更顯得日益緊迫。

(一)要保護民俗文化的純粹性,保持其文化內涵

民俗是歷史與文化積澱的產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是歷史的折射和縮影,決不能為商業運作而失去其內涵。在興起的民俗旅游中,當地的節日風俗等本應該是結合時宜的特定活動,而有些地方卻將祭祀、跳舞等在特定時間地點才舉行的民俗活動,隨時隨意根據游客的需要進行展演,或者為了減少成本對儀式簡略或直接省略民俗活動中的某些過程,或者是表演痕跡過重,這樣活動本身的神聖和庄重感蕩然無存,游客只是在一堆形式或儀式拍照逗樂,感受不到民俗的文化內涵,這對於民俗文化亦是一種傷害,對於民俗文化的傳播也極為不利。有些民間工藝比如木刻、泥塑等需要超高的技藝去制作才能得其精髓,而過度的商業化使一些粗制濫造的偽工藝品充斥街頭,這些偽工藝品是對真正的民俗技藝的一種侮辱,容易買者這些技藝不過如此的論斷,也是對民俗文化的傷害。因此,必須保証我們傳播的民俗文化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俗文化,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扭曲化的民俗文化,這才是民俗文化傳播傳承中最根本的前提。

(二)注重開發民俗資源,促進民俗文化產業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地人要以全局的眼光,從現有文化中發掘出自己族群和地域的特色民俗文化資源。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要堅持可持續性原則,以先進的科學理念做指導,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開發,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民俗文化的資源開發在旅游業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位於深圳市錦繡中華西側的中國民俗文化村的開發建設,內含22個的25個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過民族風情表演、民間手工藝展示、特定時期舉辦大型民間節慶活動,如華夏民族大廟會、西雙版納風情月、內蒙古風情周等多種方式,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出我國各民族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民風民情和民俗文化,讓游客充分感受中華民族的靈魂和魅力,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民俗文化展示、參與體驗式經濟也不斷發展,涉及制造業、休閑農業等。民俗文化旅游還能帶動相關服務業、手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當地民眾就業、增收問題,經濟的發展又進而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

(三)民俗文化要借助大眾媒介進行傳播推廣

正如前文所論証,大眾傳播媒介以靈活的傳播方式和龐大的受眾群體在傳播文化方面取得了強勢的效果,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如果借助其多樣靈活的傳播方式,對民俗文化傳播推廣一定大有裨益。熱播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對“打鐵花”這樣一種民間傳統技藝的展示,讓更多的人驚嘆“打鐵花”這項民俗活動的魅力和其中蘊含的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這項鮮為人知的民俗技藝正是通過熱播電視欄目這樣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取得了可觀的宣傳效果。民俗文化,單從名稱就可以直觀的知道其是屬於民眾性的資源,而非官方的,在今天大眾文化的發展語境下,民俗文化傳播走向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發展道路,媒介的造勢推廣對其傳播、發展和傳承也將產生深刻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雅琨.民俗文化在大眾傳媒中的傳播效果研究[D].陝西師范大學,2013.

[2] 孫雲春,姚周輝.試論大眾古文化影響下的民俗文化[J].溫州大學學報.2007(1).

[3] 孫天勝.民俗旅游對民間文化的傷害[J].民間文化論壇,2005(3).

[4] 王力尉.民族文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16).

[5] 富仲蘭.上海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N].文匯報,2012-04-23.

[6]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7] 白月嬌.新形勢下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意義和對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S1).

[8] 刁統菊,曲洪?,劉愛昕.我國民俗文化的現狀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

[9] 周慶山,王雯,李瀚瀛,冀志賢.文化遺產資源產業化開發與保護的生態戰略研究(下)[J].圖書館,2008(6).

[10] Janet Chang. Segmenting tourists to aboriginal cultural festivals: An example in the Rukai tribal area, Taiwan[J]. Tourism Management.2005(6).

(作者系陝西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