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不少人在問獲獎者莫迪亞諾是誰 "村粉"心疼村上"陪跑"

2014年10月10日07:53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不少人在問獲獎者莫迪亞諾是誰 “村粉”卻在心疼村上“陪跑”累不累

  《青春咖啡館》封面

  莫迪亞諾

  村上春樹

    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昨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現年69歲的法國作家莫迪亞諾。 頒獎詞 他以回憶的藝術喚醒了最難以捉摸的人類命運,揭露了佔領時期的生活世界。 生平 莫迪亞諾1945年7月30日出生於巴黎西南郊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是猶太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走私活動。莫迪亞諾自10歲寫詩,十四五歲便對小說創作表現出濃厚興趣。 作品 1968年,他的處女作《星形廣場》出版。隨后,他還創作了《夜晚巡邏隊》《環城大道》《淒涼的別墅》和《暗店街》等,並獲得法國法蘭西文學院小說獎和龔古爾文學獎。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被法國作家帕特裡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獲得了。代表作有《星形廣場》《暗店街》等。揚子晚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江蘇譯林出版社,宣傳編輯羅穎杰表示,他們社於1994年出版過《暗鋪街》,后由上海99讀書人於2008年再版改名《暗店街》。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 琳 蔡震

  出版社編輯:

  莫迪亞諾的小說主題多和“尋根”還有“記憶”有關

  上海99讀書人策劃編輯彭倫是《青春咖啡館》的責任編輯,他也是帕特裡克·莫迪亞諾作品的研究學者。彭倫說,莫迪亞諾的小說主題大多和“尋根”還有“記憶”有關。

  莫迪亞諾的父親是猶太人,但在二戰時候和蓋世太保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而他母親作為演員,也曾為德軍效勞過。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的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莫迪亞諾雖然生於戰后,沒有親身經歷過佔領年代,但營造這個時代的氛圍是他揮之不去的念頭。在作品中,莫迪亞諾時常打破時空的界限,把支離破碎的回憶片斷糅合在現時的敘述中。

  《青春咖啡館》是莫迪亞諾最令人心碎的作品之一,不少中國年輕女性讀者很喜歡,書中描寫一個名叫露姬的22歲女子,四個敘述者都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向讀者講述露姬的短暫人生。出版方上海譯文和99讀書人均表示,近期將以最快速度加印莫迪亞諾作品,以滿足中國讀者的需求。

  法語教授:

  許鈞評價他“小作品,大意境” 用懸疑手法書寫人性

  對莫迪亞諾能獲獎,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大學教授許鈞教授一點兒也不感到驚訝。“莫迪亞諾和2008年獲得諾獎的勒克萊奇奧以及佩雷克三人並稱為‘法國文學三杰’,都屬於法國‘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在法國影響很大。”

  許鈞說,“莫迪亞諾《青春咖啡館》的中文譯本2011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獲得了第三屆傅雷翻譯獎,這個獎項是法國政府授予中國翻譯出版界的最高獎項,能獲此殊榮,不僅說明譯者金龍格翻譯此書的水平,也說明了法國人很看重這部書本身。”

  許鈞說,莫迪亞諾的小說以中短篇為主,即使是長篇也不長,像《青春咖啡館》隻有100多頁,但很多是小作品大意境,意境深遠。“和另一位諾獎得主勒克萊奇奧相比,勒克萊奇奧關注文化的多元,對主流之外的邊緣人和底層的人很關注,而莫迪亞諾則關注人性本身,沒有宏大的敘事,但貼近人性,細節描寫深刻,有現實主義之風。”莫迪亞諾的作品並不算多, 從1968年的處女作《星形廣場》到《青春咖啡館》,他的小說有偵探小說的影子,充滿懸疑。曾師從許鈞教授的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袁筱一,就曾在《青春咖啡館》的書評中提到,莫迪亞諾非常喜歡偵探小說家喬治西默農。

  不懂裝懂速成問答

  近年來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公布后,網友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這人是誰”,由於獲獎作家比較冷門,逗趣的網友自娛自樂,想出了各種“裝熟人”套詞。

  @胡淑芬:如何在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之后假裝自己很熟?除了轉發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在線等,著急。

  @馬伯庸:以今年為例,要避免談論《環城大道》和《暗店街》等知名作品,設法不經意地提及曾在第戎一個小電影院看過得主編劇的《 Lacombe Lucien》,深深為片中那法國少年在納粹和猶太愛人之間的糾葛所觸動,看完走出影院,適逢小雨,才猛然醒悟這個劇本前承《夜巡》,后接《緩刑》的特別地位。

  @Looouuuiiisss:我現在的居住地,是馬賽的猶太人聚集區。兩年的旅法生活,讓我對他在其處女作 La Place de l’?toile中描寫的那個猶太裔法國青年的故事有了更切身的體會與理解,在馬賽這樣一個多種族多宗教融合之地,猶太人也面臨許多無力改變的生活困境。

  莫迪亞諾訪談

  問:你最早的閱讀記憶?

  答: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的《最后一個莫希干人》,我七歲的時候讀的,完全讀不懂但還是堅持讀完了。

  問:你強烈推薦的一本冷門佳作?

  答:特裡斯坦·埃戈夫的《豬圈之王》。

  問:你讀不下去的一本公認經典?

  答:從來沒有哪本書是我讀不下去的。我寧願在其中找到可以跳過去的那段,不過隻有碰到大部頭的時候會這樣。

  問:你想讀的一本新書?

  答:彼得·漢德克、W.G.塞保德或是奧爾罕·帕慕克的書。

  作品試讀

  《陌路人》開頭節選

  那年的秋天來得比往年都早,秋雨綿綿,枯葉凋零,上索省河畔籠罩著蒙蒙輕霧。我仍住在富尼埃爾山腳下的父母家裡。我得找份工作干干。一月,克魯瓦·帕凱廣場附近的一家絲織品公司雇用我當了六個月的打字員。工資微薄,但我省吃儉用,假期我去了西班牙南部的托雷莫利諾斯度假。那年,我十八歲,生平第一次離開法國。在托雷莫利諾斯的海灘上,我結識了一個名叫米爾·馬克西莫夫的法國女人,棕發女郎,非常漂亮。

  “陪跑”6年 村上春樹輸在哪

  昨晚7點,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日本作家、被世界所寵愛著的村上春樹,連續六年“領跑”諾獎入圍名單后,終於沒能告別“悲壯”。對於全世界“村粉”而言,這個結果無疑是一種打擊。對此,揚子晚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村上春樹中國大陸作品譯者,日本文學研究者、著名翻譯家施小煒先生和南京大學許鈞教授解讀其中原因。

  今年無長篇面世

  提起村上春樹,國內可謂無人不知。他的《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國已經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36種語言,發行量高達一千萬部,引起“村上現象”。村上呼聲如此之高,為何落選?施小煒先生說他有過擔心,因為今年村上沒有長篇大作問世,隻出了一本短篇集,與2010年的《1Q84》、2013年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相比,很可能會影響他的得獎籌碼。施小煒說他了解村上,“他是一位有明確目標和戰略的作家,他也多次描述過自己的寫作,寫什麼,表達什麼。他認為,最好的小說,大眾的框架,純文學的敘述。而真正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

  諾獎傾向於人性和文化回歸,故村上落選

  而南京大學許鈞教授則認為,“近年來諾獎評選慢慢傾向於人性回歸、文化回歸。法國作家的作品有很深厚的文化傳統,充滿著哲理韻味。”

  對於村上春樹,許鈞則認為,村上的作品對時尚文化關注的更多,而莫迪亞諾作品則更貼近人性本身,這也是莫迪亞諾更容易獲獎的原因。

  心疼/吐槽

  連續六年入圍,連續六年空手而歸,網友中有的是村上春樹粉絲,對此充滿遺憾,但也有“亂入”的非粉絲,名為遺憾,實則調侃。

  @你的幸福幸福:陪跑了半個電球,其實您應該瞄准格萊美做詞獎滴!

  @九隻貓九:不要再把跑步老爺爺拉出來啦……願老爺爺永遠跑著步嚼著小魚干抱著貓坐在房檐下房間裡一大堆密紋唱片。在歌劇未完時鼓掌(咦?)

  @愛顧城:文有村上,武有宗偉。天下第二,舍我其誰。

  @法哥愛法律:村上,您是和瑞典結仇了是不,這麼的苦大仇深!

  @關你屁事Gee:唉 當你談陪跑時你談些什麼!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