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4年·第4期

從認識規律看新聞真實和新聞價值

盧 俊

2014年10月11日14:00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新聞其實是認識的一種形式。對新聞來說,事實是一個“源” ﹔對於事實來說,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與之相關的方面,又是它的“源”。新聞工作必須堅持用唯物辯証法和歷史辯証法的方法論去尋找事實源頭。認識新聞的“事實源”的重要意義,其實就是堅持一種唯物辯証法和歷史辯証法的方法論,要以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觀點認識世界。

新聞既有認識的共性,也有新聞本身的特性。新聞的“事實源” 既包含新聞像礦藏一樣的深層內容﹔又包含它所面對的對象和他們生存的社會空間﹔也包含認識社會、引導輿論的方法。就像樹有它紛繁的根。記者、媒體必須深入它,認識它,掌握它,運用它。以事實為基礎,更應擴大和深入“事實源”,更加科學地把握新聞真實,更加准確地認識新聞價值。

新聞是用事實說話。新聞事實主要就是人的社會活動,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互相作用而產生的事物、事件。從哲學的觀點說,所有的事物、事件都具有多面性,也具有一個發展過程,並正在發展變化之中。新聞其實也是認識的一種形式,事實是第一性,新聞是第二性。但同時,新聞的採制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事實重現。這種事實重現,一定是受到認識的限制,經過認識過程,是有選擇的重現。即使是科技的發展,也不可能真正把事實物質化的整體重現,更何況其中的人物還有許多精神方面不可直接顯示的非物質性。一方面,從認識本身的過程來說,不同的人本身就具有差異性,社會本身也具有階級性、政治性,認識必然也是受到這些客觀因素所影響。通過對新聞事實的傳播,必然也把記者、媒體對事實本身的認識傳播了出去,這是客觀存在的。新聞的真實性和政治性從來就是一對矛盾統一的綜合體。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事實都具有新聞性。事實本身的多面性,也帶來更大范圍意義的客觀性要求。同時,新聞工作本身也有著“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規律和過程。從記者、媒體的個體認識,通過新聞的傳播手段,和受眾、社會互動形成為輿論后,就成為一種一個群體或社會大多數的認識。這種認識作用於社會活動、社會實踐,也就融進了社會進步、發展的大潮。

對新聞來說,事實是一個“源”﹔對於事實來說,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與之相關的方面,又是它的“源”。作為認識的一種,新聞有一定的共性﹔之所以為新聞,又有其本身的個性和特點。這就要求記者、媒體不僅要從單體的新聞事實中來認識新聞真實,更要把這種認識的座標擴大、深入到“事實源”上。這個“事實源”,就是歷史和現實的社會生活。新聞的“事實源”,從縱向看,就是新聞要素中的“何因”,它的根通向歷史,也包括在此之中的知識和思想積累﹔從橫向看,就是新聞背景,它的根通向社會現實,也包括正在孕育、形成的知識和思想。

認識新聞的“事實源”,其實就是堅持一種唯物辯証法和歷史辯証法的方法論,要以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觀點認識世界。中國古代有句老話說︰功夫在詩外。從更多的縱橫座標去觀察、認識事物,對新聞工作來說,就是尋找“事實源”,進入到“事實源”中去重新認識個體的事件,就能更加科學地把握新聞真實,更加准確地認識新聞價值。

一、越多的新聞“事實源” 座標,越能顯示出新聞真實

“橫向成嶺側成峰”,這句古詩,其實蘊涵著很深刻的哲學道理,形象地說明了在認識過程中,片面認識所產生的真實還需要一個整體認識的座標,否則,真實也可能是片面的。新聞工作同樣有個新聞角度的問題,這是認識和新聞本身的規律形成的。認識是從一個具體的點開始。新聞同樣開始自一個這樣認識的點,重現事實時還需有一個進入和展開新聞的具體的點。新聞的真實性要求是盡量地重現事實,可另一個新聞性的要求,又是避免面面俱到,展示最具新聞價值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個點。這個矛盾最后是統一到新聞角度。新聞角度是客觀存在的,這其實也包含認識的另一個規律︰個體,整體,再個體,再整體。怎樣科學地選擇新聞角度?這本身也必然包括唯物辯証法和歷史辯証法的方法論,一是堅持唯物,堅持事實是第一性,也就是必定先從個體的進入整體的。二是要講辯証,要在一個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認識的基礎上,唯物辯証地看待個體的新聞事件﹔同時,也要從個體的新聞事件本身尋找能夠比較准確反映這種與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聯系的角度。無論是從整體審視個體,還是從個體反映整體,都離不開新聞的“事實源”。

新聞真實應有三個層次:一是個體新聞事實的真實,二是在更大的宏觀來看的整體的真實,三是在微觀的更多方面,甚至是在聯系上,體現出的真實。記者、媒體首先接觸的一定是真實的個體事實,這就也同時引發一個必然的認識環節︰新聞價值。作為職業要求,記者、媒體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本能地判斷它的新聞價值。接下來,就是尋找新聞價值在哪?這就必然調動記者過去積累下的認識部分︰知識和思想,也必然調動記者去了解、認識與這個個體新聞事實相關的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方面,確定下新聞角度。當然,這個過程可能長些,也可能是瞬間的。這個過程,是對個體事實的認識后通過新聞方式的重現,這個真實的要求就是新聞真實,本質上就是一種再認識。

這種再認識的基礎就是新聞的“事實源”,是豐厚和廣大的。在新聞採編過程中,越多的新聞的“事實源”座標,越能顯示出新聞真實。這是新聞的功能和特性決定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在幫助人類了解、認識甚至推動社會變化、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新聞的主體也以這種作用來衡量的為好,也就是說,新聞已經開始承載越來越多的社會建設的功能。我們提黨性原則,就是在更高的層次賦予新聞以社會責任。從更多的新聞“事實源”來把握新聞真實,認識新聞價值,是一種科學的認識方法。比如,一個村的糧食增產、減產,能否成為新聞。這就得縱橫地從“事實源”上唯物辯証來看。一是新聞真實,從更大規模上說,這種增產、減產是否能代表、反映整體的情況。二是新聞價值。新聞的特性對“不同、個別、突出”具有天然的興趣度,但是,這種“不同、個別、突出”還得從“整體的、聯系的、變化的”方面去比較認識,一個村的糧食增產、減產,不能代表、反映整體的情況,也就沒有新聞價值。三是新聞角度。一個村的糧食增產、減產,不能代表、反映整體的情況,但是,如果它具有一定的條件,從一定的新聞角度切入,就又可能具有新聞價值,比如,這是袁隆平的試驗田、特別的高產(超出記錄)、社會作用產生的作用(如政策、污染、科技試驗),等等。這三種情況都離不開對新聞的“事實源” 的縱橫比較、認識。尤其是第三種,它的新聞價值,在很大程度便是與新聞的“事實源” 關聯密切,而且,往往這種新聞價值也就顯得更加重要,更具社會意義。

二、離新聞的“事實源”越近,就是離群眾越近,離社會現實越近,也就越具吸引力和關注度

其實,個體的事實,本身往往可能就也已經包含了認識過程,有些直接就是認識過程。比如,什麼人說什麼,幾時開什麼會。尤其是我們常說的“文山會海”,它的核心,不在程序,而就是一種認識的表達和傳播。“文山會海”裡面有新聞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文件、會議是一種認識的集中,它所涉及的政策、方針,與社會和民生有著重要的關系,它的內容從理論上說應該都有一定的新聞價值。但是,文件、會議的認識方法是面面俱到,甚至有一定理論的形而上學,它不能代替新聞的認識方法,新聞性要求的是亮點、焦點、特別點,更何況,泛濫成為“文山會海”的,本身就包含許多套話、空話的泡沫,這就更需要去尋找、進入它背后新聞的“事實源”,找出與社會和民生的真正聯結點,找出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

新聞的輿論作用也是一種過程,不是發布出去就結束了,它必須還有個傳播到受眾和受眾主動去接受(如閱讀、觀看、收聽)的過程。這個過程,又必然產生受眾的認識。這廣泛的認識和新聞作品中記者、媒體的認識相互作用后,不斷趨同的才能真正形成輿論的力量。

我們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也就是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從總體上來說,新聞的“事實源” 的主要部分,是廣大群眾和以廣大群眾為主體的社會生活。離新聞的“事實源” 越近,離社會現實就越近。民生,應該是最主要、最深厚的“事實源”。如果把文件、會議、方針、政策機械地復制為新聞,吸引力和關注度都不夠,那麼,這個喉舌至少不夠廣,橋梁至少不夠暢。要真正發揮好這兩個作用,就必須深入到新聞的“事實源”。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記者、媒體不願直面民生的問題存在。這有工作作風問題,也有認識上的問題。因為,真實的民生一定不完美,和方針、政策的目標有一定落差和距離。一些記者、媒體有著把新聞和宣傳簡單等同的浮澡心態,喜歡通過新聞手段直接把願景化為現實,這其實是唯心的。也正因為這種偏差,很多新聞離民生的“事實源” 越來越遠,文山會海大量直接涌進新聞,典型往往只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與現實面差距很大。這種新聞,離真實遠,離群眾遠,與現實兩張皮,被形而上學,被代表,被統計。進入新聞的“事實源”,才能從過程和聯系上,准確把握真實的展示度和輿論的方向性的唯物辨証。比如,社保改革。如果僅報道社保會議召開,又是過多的會議本身程序,什麼領導參加,講了幾點,內容是公文式的空話、廢話,就可能沒有吸引力和關注度。如果離“事實源”近些,略去沒什麼新聞價值的東西,隻報道改革的幾條具體措施,吸引力和關注度可能就會增加。如果再離“事實源”更近些,從群眾民生的最切身的具體政策的一點切入,比如前階段成為輿論熱點的延遲退休的爭論,就很具吸引力和關注度了。當然,這個例子只是一種常態。具體的,還得辯証來看。當條件轉變,會議本身程序也會爆出新聞的。總而言之,新聞傳播,不僅要傳出,還要播到,更要形成再認識,以及這種再認識的反饋。記者、媒體的認識,是否能形成、引導社會輿論,同樣需要實踐檢驗。深入到新聞的“事實源”,在源頭上就開始有一種對社會、群眾的了解和情感,冷曖共知,喜憂與共,這種基礎上進行的認識,才有可能引起共嗚和認可。

三、越接近新聞的“事實源”,對社會實踐的反作用就越大

社會是一種結構。新聞產生於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隨著它的技術手段不斷進步,功能不斷強大,已成為社會結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與社會生活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新聞是一種認識形式,它的傳播,同樣通過受眾的認識來實現,是從個體認識向群體認識的擴展。基本上,這種擴展達到這麼幾種社會效果︰變成輿論,變成知識,變成服務,滿足好奇。但是,對社會產生巨大反作用的,主要就是輿論。這影響到社會宏觀的道德、法制、政治、經濟等主要架構,也影響到具體方針政策,更影響到社會細胞的具體民生。認識的共同性越多,輿論也就越強大。

新聞的“事實源”是記者、媒體認識的科學性、准確性的座標。對記者、媒體來說,新聞有一個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又回到物的過程。新聞事實本身有信息量﹔採集、選擇、加工過的新聞也有信息量。這是記者、媒體的主觀和事實產生的反應。這種主觀也可以有一個客觀性,這就是科學的方法。人類以前的認識積累也是一種信息量,包括知識、科學和思想。這三種信息量,同樣是新聞的“事實源”。

新聞的“事實源”是新聞產生的深厚土壤,不僅單體的事件來自其中,而且,新聞往往可以進一步挖掘、展開,就象礦藏,可以順著礦脈,去發現更大的空間。這種可挖掘性、展開度的大小,往往與新聞價值、輿論吸引力、關注度、反作用力是成正比的。

從某種意義上,新聞的“事實源”的影響往往會自然延伸到它的受眾。記者、媒體在審視、認識新聞事件,採集、制作新聞過程中可能運用到不少的“事實源”,但它傳播出的新聞作品,可能只是一個最后的綜合結果,不一定一一全部展示。到了受眾這裡,自然還會經過一個“事實源”的進入、反應過程。這裡,又會出現受眾認識的主客觀因素。新聞的“事實源”中的唯物部分當然是絕對同一的,在認識的辯証部分,應該有一個統一或部分統一的過程。新聞的作用,不僅在傳播信息,更在於引導輿論。所以,一方面,對記者、媒體的認識水平和進入“事實源”廣度、深度的要求,高於一般群眾。記者、媒體的價值和作用,主要也是體現在引導輿論上。另一方面,新聞不等同理論,也不簡單等同於宣傳。新聞是用事實說話,輿論引導是擺事實,講道理,這就一定涉及前因后果,左右對比,就還是得回到“事實源” 上。

越接近新聞的“事實源”,對社會實踐的反作用就越大。做好黨和政府的喉舌,做好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是一對相互作用的關系。一個是目的,一個是基礎。目的是通過基礎來實現的,目的又可反過來更加打實基礎。有機地將這二者結合起來,讓黨的方針政策和社會實踐、民意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從而形成真正強大的輿論引導力,推動社會科學發展,是記者、媒體的首要責任。而要實現這一點,記者、媒體進入、認識、掌握“事實源”的能力就十分重要。這種能力,化為兩個東西。一是思想水平、業務素質。二是工作作風,工作方法。新聞作品的輿論引導力,就是明確方向、學習經驗、凝聚共識、解決問題的一種認識力量,已逐漸成為社會的眼界和良心的一個重要表現,越客觀,越科學,就越有利於社會進步。

四、“事實源” 有助於認識的科學性、准確性,從而形成媒體的公信力

記者、媒體所感覺、所產生的對新聞價值的認識,由價值源、價值觀、價值現實組成。這裡面,包含具有新聞特性的客觀事實,又有記者、媒體選擇、衡量新聞事實的標准,還包含對受眾需要的判斷和了解。這三個部分,都需要“事實源”的支撐。這種認識需經過檢驗,也都與“事實源”有間接甚至直接的關聯。

從事實來說,與事實是否相符?十分重要。一條新聞失實,這條新聞的生命也就馬上結束。對於記者,是嚴重失職,在道德上必然會受到遣責,觸犯法律的會受到法律制裁。對於媒體,也會承受一定的責任,而且,它的公信力就會受到損害,大打折扣。當然,新聞失實有好多種,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失實是一種直接失實。還有一種失實是間接失實,比如,一個方針政策出來,這本來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達到目標,有些記者、媒體為了宣傳目的,和社會上不健康的政績觀結合,弄個形象工程,報道為已達到目標。更有甚者,不顧現實,在少數形象工程上加碼加料,與現實整體落差很大,造成社會的等靠心理、弄虛作假行為和攀比情緒。在本質上,這依然是一種失實。要避免這種失實,就需進入“事實源”,進行比較、分析、思考,還是報道現實面上基本能達到的才是真實,過猶不及,會失信於民。

從受眾來說,受眾的認識是否接受、認同或受到啟發?也是輿論形成的關鍵一步。受眾的認識那裡來?一是報道出來的新聞事實,二是他們自已所掌握的“事實源”。對事實本體的真實,還是更多依賴於對記者和媒體的信任。所以,受眾對記者、媒體公信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對事實的了解,在第一時間段,可以說是完全依賴於記者、媒體。這種完全依賴,也就同時決定了對失實的懲罰是重大的。讓受眾有了受騙的感覺,若再處理不當,這個記者、媒體的公信度就大受損害,以至受到拒絕。

輿論引導過度中,也有一種公信度。這就是記者、媒體認識事實,分析問題的能力,之中有長期形成的信服,也有具體作品的影響。名媒體、名記者的形成一定有一個過程,建立在長期的公信度和具體新聞作品之中。記者、媒體和受眾的聯系,其實便是它們各自的“事實源”的融接。可能是一種認同,也可能是一種啟發,當然也可能成為一種宣傳。被引導力引導成為洶涌輿論的,一定是比較客觀、科學且成為群體的認識。記者、媒體的主觀認識受到群體認識的檢驗以后,才可能成為群體的認識。做到這一點的基礎,就在於科學、准確地認識事實,尤其是從“事實源”更多的座標,堅持唯物辯証的方法論,更加本質、發展的找到事實背后的規律和方向。

從社會來說,受眾與社會的認識,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不能簡單等同。社會是一個更大的結構,社會認識還有更多方面的要求,並不是所有的認識隻要有記者、媒體認可,又有一個受眾群的認可,就可以傳播。這裡面,社會還有個法制、道德、社會價值觀的制約。比如,一些國家立法禁止媒體傳播損害國家利益、宣傳種族主義等內容,也有對暴力、色情方面具體的法制界定。從道德角度看,人性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人性的陰暗面、好奇等心理,低俗、獵奇的也可能會引起關注。這種法制、道德、社會價值觀的制約,是社會責任,對記者、媒體來說也是“事實源”的外延,是必然要考慮到的座標。而這種社會責任,本質上也是記者、媒體公信力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聞既有認識的共性,也有新聞本身的特性。新聞的“事實源” 既包含新聞象礦藏一樣的深層內容﹔又包含它所面對的對象,和他們擁有一樣的社會大地﹔也包含認識社會、引導輿論的方法。記者、媒體必須深入它,認識它,掌握它,運用它。

一是學習。新聞工作在整體上有著輿論引導的功能和作用,新聞工作也有特別的專業素質要求。這個要求,不僅在專業技巧上如文字表達能力、攝錄設備的操作能力,更是在思想上、綜合知識的掌握上,甚至在道德水平上也有與常人不同的要求。這一些,在很多方面,都需要通過學習來提高和充實。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知識和思想上,是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由於能在前人探索、積累的知識和思想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加以掌握。教育、書籍和媒體等的出現和發展、完善,為學習提供了良好條件。記者的學習要有專有廣。在哲學、政治和結構性知識上要專,對社會、對世界要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和正確的世界觀,在宏觀上要形成一個思想架構。社會主義新聞價值觀要求我們的新聞工作者做好黨和政府的喉舌,發揮好勾通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的作用。這就要求記者有一定的黨性修養和方針、政策水平,尤其在認識上,要求高於一般群眾。在具體的知識面上,要廣,不斷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當前,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爆炸時期,學習手段也不斷發展,記者要做一隻勤勞的蜜蜂,勤採集,多運用,把自已思想上的知識庫和現代科技的互聯網搜索功能相結合,舉一可返三,觸類可旁通,形成知識的網庫式結構,提高運用效率。同時,還要在社會實踐中向群眾學習。社會和群眾,是知識和思想不盡的源泉和寶庫。

二是深入第一線。到現場去,是對記者一個永恆的要求。記者可以從不同方面獲取新聞線索,但對新聞價值的真切認識,對新聞角度的准確把握,對新聞真實的深入掌握,還是需要到現場,到實際中,到群眾中去。記者的認識的首點,一定是建立在具體的事實上的,對這個事實的基本要素,比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等,一定要十分准確。這本身就需要到現場。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展開認識的續點。而這個認識的續點從何而來?往往也是因為在現場有了新的觸動和啟發,這一個人閉門造車是想不出來的。比如,過去一個有名的新聞人物叫王杰,原來是作為一件事故來處理的,宣傳干事深入現場后,從當事人的回憶和現場重現時,才發現一個救人的英雄事跡,以這個為新聞角度,樹起了一個新聞典型人物。這種現場激發的新聞靈感,往往具有很高的新聞價值,也和民意十分接近。

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現場的感覺已經能夠用視音頻方式同步傳播到受眾那裡,這種現場就更具吸引力和關注度了。走進現場,才能走進新聞事件中的人,才能發現很多新聞事件也有真實的情節。一個成功的新聞現場連線節目,有時,不僅前線記者已進入情節,后方導播、棚內主播也進入情節,許多的聽眾進入情節,最后整個城市都進入情節。記得北方有個城市產婦需“熊貓血”救命的新聞事件,廣電媒體讓一個城市圍繞一件新聞在行動。這就是成功地連續新聞連線節目的巨大能量和空間。從單個事件到廣大“事實源”的空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到了現場,才能找到它的線頭。

三是明確的群眾觀,樹立群眾觀念。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也是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新聞工作,聯結著千家萬戶,面對著廣大群眾,本身就是一項十分具體的群眾工作。如何認識、把握新聞的“事實源”,當然有一個立場的問題。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服務好人民群眾,堅定群眾立場,增強群眾感情,這是我們的記者、媒體必須明確的立場。新聞媒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這個環節,應該永遠是其本身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群眾,才有這個權威性。這個權威性也不是哪個封的,而是群眾認定的。新聞媒體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這個問題上,真正深入到了那裡,它的受眾也就會擴大到了那裡,它的權威性也就增加到了那裡。這也就是說,新聞媒體真正的競爭力,落腳點仍然還是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上。

新聞的“事實源”,大多數都與群眾的生活有著很廣很深的聯系。我們常說黨和人民群眾有一種血肉聯系,對新聞工作來說,同樣有著這樣一種血肉聯系,冷曖共知,喜憂與同,才能在認識上形成呼應,從而形成真實的社會輿論。同時,民生狀態就是最豐厚的新聞的“事實源”,社會進步,歷史發展,都具體體現在那裡。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進一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性,把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作為一種理念、一種常態,善於在群眾的創造中提煉經驗,善於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和需求,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營養。

四是黨性、人民性和社會現實的三點一線。從某種意義上說,從“事實源”上更加科學地把握新聞真實,更加准確地認識新聞價值,其實也就是黨性和人民性和社會現實矛盾統一的過程。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一定來自實踐,但並不是一提出它就會自已實現,必須到社會中去,到群眾中去,一定有一個引導群眾去實踐的具體過程。這個過程中,有現實上的差距,有認識上的差異,更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過程,是矛盾統一的全過程,從差距、差異、問題到形成基本共識,凝聚精神,共同解決問題,實現進步,這其實就是社會建設一個方面一個點子的具體過程。

在變化發展的社會現實中,事物一定是以矛盾的形式存在,包含著多個方面,也包含著不同方面的認識和思想,正確的輿論導向十分重要,這也就是黨性不能直接、簡單等同或代替人民性的原因。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黨性和人民性必須經過具體過程,在解決具體問題中才能得以實現統一。新聞的“事實源” 正是來源於事實,又大於高於事實個體,正是讓群眾在解決切身問題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受到組織,受到引導的過程。完全可以通過這一過程,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達成更廣泛、更高層次的統一。這樣,才能從輿論引導真正轉化為現實的良好輿論環境,凝聚精神,形成合力,不斷推動社會進步。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