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4年·第4期

中國電視節目的形式創新及人文價值重建

—— 以央視《開講啦》為例

徐恆儒

2014年10月11日14:22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在當前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浪潮中,眾多節目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傾向。所以,重建電視節目的人文價值、加強節目的自主創新能力,便成為了中國電視亟待解決的問題。《開講啦》的成功制作與播出,無疑為目前的電視節目注入了一泓文化清泉,它不僅迎合了國家政策的要求,同時也把握住了受眾需求的脈搏,無論從節目的形式或節目內容上,都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重建了中國電視節目的人文價值!

《開講啦》作為中國首檔大型青年電視公開課欄目,自2012年8月27日開播第一季以來,便受到了廣大電視受眾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尤其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睞和追捧,並被譽為“中國心靈好聲音”!它更是創下了央視夜間收視率奇高的神話!《開講啦》每期節目都邀請不同的、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演講嘉賓,通過嘉賓真誠講述、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及生命的感悟來給予青年人心靈的滋養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截至到目前,《開講啦》已成功上映3季,其中,第三季改為周播+季播的形式,持續地為青年朋友提供思想和心靈上的盛宴!

作為電視人文講壇類節目的新起之星,這檔由唯眾傳媒和中央電視台聯合制作播出的《開講啦》榮獲了諸多殊榮。在2012年度先后獲得了《綜藝》2012年度人文節目及《新周刊》2012年電視榜的“最佳人文節目”榮譽稱號。在2014年,更是豪欖了四項重量級大獎,其中包括“最佳談話節目”的稱號,同時,還與當前一檔走紅的娛樂節目《爸爸去哪兒》並列榮獲“年度電視節目”大獎﹔在《新周刊》“2013中國電視榜”中,《開講啦》的節目主持人撒貝寧更是憑借此欄目首獲年度節目主持人大獎。由此不難看出,《開講啦》的節目影響力可見一斑。可以說,《開講啦》實現了電視講壇、談話類節目在形式上的突破與創新,成功地借助了電視媒介來傳播人文思想和精神,並以嶄新的人文節目理念與創新思維成功地拓展了電視人文講壇類節目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

一、另辟蹊徑的節目定位

在目前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浪潮中,很多電視節目出現了同質化的傾向,但《開講啦》並沒有被眾多的選秀、相親等娛樂節目的固有模式所同化和吞噬,而是另辟蹊徑,換另一種姿態來傳遞正能量、傳遞經久不衰的人文文化。可以說,它為電視人文類節目又開創了一條“新大陸”!《開講啦》將目標受眾鎖定在大學生和剛剛步入職場的青年人身上,對於處於此階段的青年人來說,他們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交匯處,需要面臨許多重大的抉擇,對於未來,還存在著很多的困惑和迷茫,甚至是恐懼,所以,他們迫切地需要過來人的指引和在心靈上的體恤,更需要從榜樣的身上汲取力量、經驗教訓,並獲得人生的啟迪和思考。而《開講啦》正滿足了青年受眾的心理需求,並且把握住了社會需求的律動。它不僅僅是對受眾需求的一種迎合,更是在精神上和文化價值觀上的一種引領!

《開講啦》的誕生,以及節目的成功制作與播出是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影響與支持的。2011年,國家廣電總局出台了《廣電總局將加強電視上星綜合節目管理》的文件,文件中明確規定各地方衛視要嚴格控制娛樂節目的總量和比例,同時要求、鼓勵各電視台開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欄目,也就是為大眾所熟知的“限娛令”。這一政策的出台,無疑從行政手段上為《開講啦》這樣人文類的新節目的誕生提供了機會與立足之地。同時,隨著消費文化的盛行,各電視台以娛樂節目為“賣點”的趨勢愈加明顯,同類娛樂節目之間競爭激烈,但節目形態、模式又相對趨同、老化,造成了觀眾對同質類娛樂節目的審美疲勞,電視選秀等諸多娛樂性質節目的收視率也難掩其下滑的趨勢,而與此同時,具有人文價值、文化內涵和正能量的節目正在悄然的孕育和覺醒之中!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一檔獨具特色的人文類電視青年公開課節目《開講啦》應運而生,它旨在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為處在青少年時期的觀眾們設立了一盞心靈的燈塔,並給予他們前行的力量和最溫暖的人文關懷。

可以說,《開講啦》不僅把握住了此次政策“東風”,更加掌握了社會需求轉變的脈搏!節目對主流價值觀的堅守與傳播,使其在眾多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如一股新鮮空氣般注入觀眾的體內,它不僅擺脫了節目同質化的危機,更為電視講壇、談話類節目的形式創新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和模式!

二、TV2.0時代下的節目形式創新

唯眾傳媒一直樂於秉承原創性的節目理念,所謂的TV2.0時代,其主旨就是如何實現交互、體驗、對等的互動式傳播模式。《開講啦》就一改傳統電視講座類節目的固有模式,並在TV2.0這種傳受雙方互動的新思維理念的帶動下,實現了節目在傳播形式上的諸多創新。首先,在節目內容的時間劃分上,每期節目為45分鐘,嘉賓的演講時間約佔三分之一,青年代表提問的環節佔據了三分之二,這樣就給予了青年觀眾充分地與嘉賓進行交流、溝通的時間與機會。其次,在節目風格上,《開講啦》具有明確的受眾指向性,並且採取演講+問答的形式,改變了以往電視講壇、談話類節目的嘉賓中心化模式,成功打造了一個青年觀眾與嘉賓近距離平等交流的平台。

《開講啦》營造了一種全新的電視課堂表達形式,雖然作為電視“課堂”,但卻沒有講台,演講嘉賓也沒有演講稿和提字器,他們只是作為青年人心中的榜樣站在舞台中心,近距離的、心貼心似的,用質朴、真誠的語言與青年朋友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甚至是相互間的學習與啟發。嘉賓們演講的內容也均為青少年感興趣的話題,並且與他們分享關於人生、夢想、奮斗、遺憾等諸多的人生經歷與人生感悟。在這個過程中,青年朋友有疑惑、有質疑都可以向嘉賓提出,並通過彼此之間的探討與在思想和智慧上的“博弈”,達到為廣大青年受眾“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除此之外,節目的演播室還被設計成為青年受眾熟悉的扇形階梯教室的模樣,作為背景的大屏幕上也呈現出圖書館書架的形式,加上柔和的燈光與溫婉的音效,使這檔在深夜播出的節目遠離了社會的浮華與躁動,在安靜的氛圍下給心靈帶來一絲的淨土與慰藉。

在嘉賓選擇與演講主題上,《開講啦》節目組也堅持了以受眾中心為導向,並利用央視豐富的資源和品牌優勢,提出了“你想聽誰講,我們就請誰來”的霸氣口號!在節目的制作前期,以唯眾傳媒為代表的節目制作團隊更是深入百所高校進行實地的問卷調查,並結合網絡進行演講嘉賓征集活動,之后將二者結合探討,最終做出嘉賓與演講主題的選擇。在對台上青年代表和現場觀眾的選擇上,節目組同樣是在高校中進行“精挑細選”,而且注重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的獨特性,這其中不僅包括高校大學生,同時還有來自海外的留學生以及有一些知名度的、處於青年時期的明星大學生等,同時還利用網絡微博的形式來實現與受眾的進一步互動,還為受眾打造參加現場節目錄制的機會。青年學生不僅思維活躍,而且想法新穎獨特,向演講嘉賓提出的問題自然也較為犀利和難以預料,這在無形中也給嘉賓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性,例如:曾有青年觀眾現場向王力宏提出在唱歌方面是否有實力的疑問﹔也有人曾質疑鋼琴演奏家朗朗的商業行為等,演員陳坤也曾坦言當自己站在舞台中央時所感受到的緊張感。這不僅增強了節目的好看性,同時也增強了青年學生參與節目的積極性。

在嘉賓與青年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主持人撒貝寧充當著調和劑的角色,並機智靈活地為“陷入困境”的現場嘉賓進行解圍,使得現場尷尬的氣氛瞬間全無﹔當青年代表的問題不到位或表達不完善時,主持人也會對其進行相應的補充和完善﹔同時,為了使節目更加好看,主持人還會給青年代表提出的問題繼續“添油加醋”,從而激起青年代表與現場嘉賓更加激烈的探討和在思想上的交鋒與碰撞,還會時不時的抖一些具有幽默感的包袱,使現場氛圍更加活躍、輕鬆!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扮演著總結者和鼓勵者的角色,當節目接近尾聲時,撒貝寧總會用一些精煉並具有引導性的話語對節目進行總結,起到對嘉賓觀點的提煉及點睛作用。可以說,主持人雖然充當著配角的角色,但卻現場掌控著整個節目的進程與節奏,使節目能夠流暢的、完整地進行。

三、節目內容的“可觸及”性

《開講啦》作為一檔人文類的青年公開課欄目,在節目的內容上,集中提煉、塑造並傳播三種符號,即青年公開課、個人敘事和正能量。雖然節目邀請的嘉賓都在其各自領域比較成功和出色,但節目並不宣揚成功學,節目選擇著名演講嘉賓的目的並不是想用其輝煌的成就來喚起青年人對成功的追捧和渴望,而是還原所謂的成功人士作為一個平凡人所走過的心路歷程和由此產發的人生思考,從而來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正能量,它是一種真誠、平等的交流與溝通,它只是提供一種人生參考,一種由他人的閱歷所帶來的營養和思考,關於人生,陳坤曾講《人生路,莫慌張》﹔關於理想,著名企業家馮侖曾談《理想豐滿》﹔關於選擇,王石曾講《堅持與放下》﹔關於奮斗,成龍曾說《沒人能替你奮斗》、俞敏洪曾講《相信奮斗的力量》﹔關於苦難與挫折,黃怒波說《苦難是一種財富》﹔關於生命,李蘭妮說要《好好活著》。嘉賓的每一句言語都是那樣的中肯,充滿力量,這些有溫度的演講讓我們看到了在名人的光環背后那不為人知的考驗與艱辛!

四、總結

《開講啦》作為一檔人文類電視節目在精英文化大眾化傳播的道路上做了一次成功的探索。它不浮夸,意在說明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正能量,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也是成功的人生,並以此種方式,實現了在最大程度上與目標受眾群尋找到交集,令節目擺脫了變成簡單的“成功人士回憶錄”的漩渦,並且使節目蘊含的正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同時它還開創了電視講壇類節目在傳播形式上的自主創新,在堅持核心人文價值觀的基礎上,以電視青年公開課的形式傳播正能量,並巧妙融入TV2.0時代的互動傳播方式,為中國電視節目在形式創新和人文化走向上提供了參考與借鑒!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