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正在經歷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資源限制的雙重壓力。政府則將現實解決策略寄托於科學和教育,希望通過公民素養的整體提高,將負擔轉化成優勢。國家管理者高度關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問題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有賴於全體勞動者和管理者科學素質的普遍提高”,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社會的科學發展,提高公眾科學素養乃是根本。
正規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然而除正規教育外,大眾傳媒也是公眾獲得科教節目信息、提高自身素養的重要渠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指出:大眾傳媒要承擔科學技術普及的任務,電視責無旁貸要承擔科教節目傳播的功能。電視因為其自身的優越性,通過電視科教節目傳播科學知識與科學信息,宣傳科學觀念與科學方法,弘揚科學思想與科學精神,在寓教於樂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一、中國電視科教節目傳播結構現狀
毫無疑問,電視科教節目自身傳播結構是否健康是關系到其能否發揮提高公眾素養的使命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除中央電視台的科教頻道覆蓋全國外,全國有二十幾個電視台都宣稱擁有科教頻道或科教欄目。電視科教節目傳播結構日益科學化,結合有關學者的考察,大約呈現以下特點。
1、傳播規模化
近些年來,科教節目的傳播工作得到越來越多電視台的支持和關注,涌現出大量科教節目、科普欄目甚至是專業化的科教頻道。如今,我國已經形成從國家級到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到地市級科教頻道的格局,甚至有些縣級電視台也建立自己的科教傳媒文化頻道,科教頻道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據筆者統計,我國現有國家級科教頻道1個(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省(自治區、直轄市)級科教頻道10個,地市級科教頻道31個。
2、傳播常規化
中國電視科教節目播出的時間和頻次上都有了較大的攀升,除科教頻道外,各級電視台的其他頻道也存在著一定的科教節目。根據2010年全國科普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廣播電台播出科教節目總時長為19.67萬個小時,電視台播出科教節目總時長為24.30萬個小時。
3、傳播形態多樣化
有學者將我國電視科教節目傳播的節目形態分為新聞類、專題類、教學類。各級電視台依托不斷發展的電視制作技術不斷豐富和發展電視科教節目的傳播形式和內容。目前,我國科教節目類節目形態呈現多樣化發展態勢。如:電視科技新聞類節目中,《朝聞天下》對科教節目新聞報道,科教頻道中對載人航天飛船科教節目事件直播,科教節目信息資訊為主的《科技在線》節目等等﹔電視科技專題類節目中的《科技之窗》、《科技全方位》等科教綜合類節目,《智慧樹》等科教益智類節目,《科技人生》等科技人物訪談類節目,《探索發現》等科教類紀錄片節目,《奇趣大自然》等自然探秘類節目,《科學十分鐘》等科教趣味類節目等等﹔另外,還有電視科技教學類節目,如《百家講壇》、《電大教程》等等
4、傳播方式娛樂化
以往的電視科教節目傳播方式單一、語言晦澀、說教味濃重,這些往往成為造成人們對科教電視節目疏遠的很重要的原因。現如今,電視台利用先進的制作和傳播技術、輕鬆歡快的語言,將知識性和娛樂性結合在一起,使電視科教節目變成了一種高雅的娛樂。如央視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探索發現》這兩檔節目,較為成功地借鑒了美國探索頻道的表現手法,注重講故事,將眾多科學知識點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引發觀眾的興趣。
5、傳播內容生活化
近幾年在電視科教節目制作過程中融入了許多生活化的內容,所傳播的科教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的就是從我們平常的生活中總結出科學規律,使科教節目與人們的生活更加接近,增加了人們對於電視科教節目的興趣。如北京衛視的《養生堂.》、天津電視台科教頻道《有嘛別有病》等健康類欄目都是通過課堂式的講解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誤區和常見疾病通過電視手段加以表達,運用電視語言將復雜的原理通俗化,從而激發起人們的興趣。
6、傳播宗旨服務化
電視科教節目的設立就是用來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原理,揭示生活現象,改變錯誤觀念。由此,電視科教節目傳播宗旨的服務意識越來越濃厚。如北京衛視的《科學實驗室》欄目就主打實用性、功能性風格,提出“服務市民、以人為本”的宗旨。
二、電視科教節目的受眾結構現狀
不管是從國家,還是從不同公眾來說,電視科教節目的發展和傳播都是被人們稱贊的,對於整個國家社會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然而,我國科教電視節目面臨著“叫好而不叫座,普遍而不普及”的尷尬現狀,以及收視率低、影響力小、收視范圍窄等諸多現象。在此,我們以山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在2005年就科教電視節目在山東的收視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為例。來分析和了解科教電視節目受眾群的基本結構。
從總體電視節目收視情況來看,收視目的方面,消遣娛樂(87.1%)、了解新聞事件(57.9%)以及增長見識(42.6%),是觀眾收看電視節目的主要目的,其中,消遣娛樂以絕對優勢位居收視率榜首﹔
從電視科教節目收視情況分析來看:
1、收視渠道方面,觀眾主要從電視媒體(77.7%)上獲得科教信息,其次便是報紙(44.6%)、廣播媒體(30.1%),網絡、書籍和雜志媒體所佔的比例僅在 20% 左右,而通過DVD 或 VCD 光盤獲得科教信息的調查對象隻有3.1%。
2、收視節目方面,在爭奪眼球的時代,觀眾的時間資源相對短缺,科教節目作為電視眾多表現形式中的一種,被關注的比例相對較少。
3、收視行為方面,觀眾主要選擇收看娛樂、資訊類節目,而沒有養成定期收看科教電視節目的收視習慣。
三、電視科教節目傳播發展策略建議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看到電視科教節目整體結構不斷趨於科學化,傳播實力不斷增強,然而受眾回應卻不太理想,針對此,我們提出幾點關於電視科教節目發展策略的建議。
1、注重輿論引導
輿論是公眾關於現實社會以及社會中的各種現象所形成的一致性的意見和態度。輿論對社會的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其中混雜著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特別是在媒介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非理智的輿論快速大量傳播給社會造成的影響有時候是災難性的。
對於電視媒體來說,在社會急需要進行信息糾正之時,應通過真實的科學知識,進行有效的科學傳播,從而堅持正確和有效的科學技術輿論導向,切不可在報道重大科教節目事件時,為了吸引眼球,喪失嚴肅嚴謹的報道態度,丟掉自己的立場,對科學進展和科學家負載過多的形象、聲譽甚至行政包袱,甚至發生媒體越位現象,這都是電視科教節目所力求避免的。
2、深化分眾傳播模式
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和受眾品味的提高,以往以媒介為中心的傳播模式已經開始讓位於以受眾為中心的傳播模式,電視科教節目也應該轉變節目制作理念,以受眾為中心,挖掘受眾內部結構,進行精准定位,探索科學的分眾傳播模式。
3、積極推進節目制播分離
制播分離就是指把電視台承擔的制作任務分離,由社會上的電視節目制作公司承制,電視台隻管節目的購買和播出。目前,我國電視科教頻道的節目可以採取多種形式的制播分離,可以採購優秀國外電視科教節目版權,然后進行本土化改造,也可以社會影視公司獨立投資,確定選題並制作節目,電視台向其選購節目。電視科教頻道實施制播分離,能夠有效實施節目資源和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結合社會融資打造出品牌電視科教節目和欄目。
4、大力發展四級合辦電視科教節目
四級合辦電視科教節目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發展。縱向四級合辦電視科教節目主要指各級各地的電視台可以聯合辦電視科教節目,做到資源集約共享、優勢互補、人員統一調配,汲取各家所長共同策劃一些品牌精品化的電視科教節目。
橫向四級合辦電視科教頻道主要指電視台與相關單位如科教節目團體、科普機構、科研單位等合作制作電視科教節目或是聯合辦科普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証電視科教節目的科學性,另一方面,聯合辦科普活動可以擴大電視科教頻道的影響力,提高電視科教頻道科教節目傳播效果。
5、加強高校電視科教節目人才培養
從長遠來看,科教節目新聞專業人才缺乏是優秀電視科教節目事業發展主要瓶頸,“通過高等院校和有關研究機構培養大批科學技術傳播與普及專門人才”, 是國務院發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6∼2010∼2020 年) 》“保障條件”部分“隊伍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年來, 在國家有關政策引導下,包括 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等近10 所重點高校陸續建立科教節目傳播相關專業或研究中心, 開展科教節目傳播相關研究及培訓工作, 其中大部分學校已開始招收本科生或碩士生。然而,我國高校科教節目傳播人才培養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各校的科教節目傳播專業多屬於科教節目哲學或新聞傳播學的子學科, 培養方式多樣,培養方案有待成熟﹔培養目標主要集中在傳媒和科教節目傳播理論高級人才上, 科博、科普展陳等專業建設滯后於需求﹔師資隊伍比較薄弱, 缺乏成熟的教材等。
參考文獻
[1]姜照君,陳青:科教電視節目的收視調查與分析[J]. 山東視聽(山東省廣播電視學校學報),2006,06:23-25。
[2]莫揚:我國高校科技傳播專業建設現狀分析及建議[J]. 科普研究,2006,02:31-35。
[3]劉萍:中國電視科技傳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 文化學刊,2012,03:77-80。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