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靠聲音走紅的"建豐同志" 實為央廣播音員

2014年10月23日18:34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靠聲音走紅的“建豐同志”

  劇中“建豐同志”靠電話遙控全局

  《北平無戰事》中有一位角色,隻聞其聲未見其人,隻從電話聽筒內傳來一口濃重的浙江口音,卻從未在畫面中亮相,接聽電話的人則畢恭畢敬地稱呼他為“建豐同志”。“建豐同志”就是蔣介石的長子蔣經國,在《北平無戰事》中,他身居幕后,控制並影響著劇情發展,諸如“用人要疑、疑人要用,關鍵是要用好”等台詞令人印象深刻,他神秘的身份和獨特的聲音也讓眾多觀眾十分好奇。北京晚報記者昨日見到了“建豐同志”的幕后真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播音員吳凌雲。他已為《鋼鐵俠》《加勒比海盜》等國內外諸多影視劇進行過配音工作。在《北平無戰事》中,除了為“建豐同志”配音,全劇的旁白解說部分也是來自他的聲音。

  吳凌雲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后他長期從事影視劇配音工作,但參與《北平無戰事》的配音對他來說有些特別。

  “開始去的時候,只是讓我錄制旁白,后來導演就提出需要給‘建豐同志’這樣一個特殊角色配音,而且要加入一些方言的特質。劇組找了一些配音演員做篩選,最后就定下我來錄這個角色。”吳凌雲說。

  開始他還擔心,因為他已經錄制完了旁白,再去錄制劇中一位重要角色的聲音,會不會產生干擾。在與導演和錄音導演溝通后,他對兩種配音進行了區分:“旁白相對抽離一些,旁觀旁述性質的,‘建豐同志’則是一個具體人物,需要考慮他自己的表述方式和語言節奏。”

  雖說參與過《三國》《天龍八部》《美人心計》等多部電視劇的后期配音工作,但吳凌雲表示,“建豐同志”這樣隻聞聲音不見其人的角色並不多見,即便有也往往不過是一封來信和一個電話,但《北平無戰事》中的“建豐同志”卻貫穿劇情始終,台詞量很大,而且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性格特征的角色,這讓吳凌雲必須認真對待。

  劇組選擇他是有原因的,吳凌雲是揚州人,祖籍是浙江寧波,父親是上海人,從小就受到吳語系方言的環境熏陶。模仿蔣經國的奉化口音,對他來說不是難事。此前他也曾為影視劇中的蔣介石做過配音,配音目的就是為演員的普通話對白修飾一些方言口音。

  配音之前,吳凌雲對蔣經國進行了一番研究:“我之前就對這個人物挺感興趣的,之前的影視作品對蔣經國有過展現,但總是在蔣介石身邊擔任配角的角色,實際上他在歷史中不容忽視,特別是他后來對台灣的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早年還在蘇聯待過,人生有許多戲劇性的轉變,是很有意思的人物。”劇組則為吳凌雲提供了保留下來的蔣經國錄音資料供他參考,當時劇組對塑造“建豐同志”達成了共識:按照一個有性格的人物來塑造,而不是簡單的符號或陪襯。

  往常配音時,畫面上總有一個演員出鏡表演,但吳凌雲為“建豐同志”配音,面對的畫面只是一部電話機。沒有前期演員的表演參考,還要用聲音塑造一個人物出來,這對吳凌雲來說既是挑戰,也拓展了發揮的空間。

  “沒有演員出鏡,就意味著我不受演員的表演控制,可以根據后期的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在錄音室內,吳凌雲不斷與導演和制作人員溝通。考慮到在面對不同通話對象、不同劇情環境之中,“建豐同志”的聲音都會有所不同,吳凌雲在細微處不斷調整著說話的情緒、節奏和表述方式。而對於方言口音的引入,他也認為這是表現人物特質的一部分,同時還不能影響觀眾的理解,要把握好這個度。常常在錄完一段后,吳凌雲就會問身邊的同事:“你們不看字幕能不能聽懂,是不是需要再淡一點?”

  對於配音的酬勞,吳凌雲坦言每集為200至300元,這也是業內的一個正常水平。《北平無戰事》播出后讓“建豐同志”的聲音一下走紅,這讓吳凌雲也有些意外,他說:“以前有人說配音演員只是裝裝口形,這次我至少証明了,配音演員在塑造人物上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成長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