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4年第5期

理性報道投訴類選題

戴浪青

2014年10月28日10:34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今年6月10日,一位泰州市民給泰州電視台《新聞夜班車》欄目組打來電話,說城管在春暉路商業街執法時,存在圍毆攤主的行為,並稱他此刻就在現場,希望《新聞夜班車》前去曝光。接完電話,欄目組第一時間與海陵城管取得聯系,核實情況。對方很快回復,稱他們確實和公安有個聯合執法活動,但現場情況根本不是市民所描述的那樣,他們也強烈希望記者前往採訪,現場監督。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城管的執法過程比較文明,並不像市民說的那樣暴力,反而存在個別攤主不配合執法的行為。

在第二天的選題策劃中,我們沒有按照以往的思路,就事論事,將節目在《班車現場》板塊中簡單處理,而是對報道思路進行了調整和延伸,從城管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一次正常的執法,為何會引起市民的不解?作為執法者的城管為何主動請求記者現場監督,他們在執法中存在著哪些難處?如果這個城市缺了城管是什麼樣?

帶著問題,記者走近城管,進行了長達一個星期的“走基層”體驗式採訪,推出了深度調查《難當的城市“大管家”(上篇):城管執法煩惱多》和《難當的城市“大管家”(下篇):夏天賣西瓜 城管怎麼管》。這兩篇報道除了回答了上述疑問外,還通過描述城管規范管理賣西瓜流動攤點這樣一個細節,真實記錄了城管在管理過程中是如何化解矛盾、解決困難的。通過整治前和整治后的畫面對比,讓觀眾一目了然,城市確實需要城管部門的存在,大家應該對城管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

報道播出后,城管部門認為真實、公正、客觀,全景式展現了他們的執法理念﹔觀眾也了解到了城管工作的艱辛和不易,不少市民消除了對城管負面的印象。

由於我們的客觀報道,如今一有集中執法行動,城管部門就會主動和我們聯系,邀請記者現場監督﹔市民向欄目反映的違建、垃圾亂放等問題,我們及時反饋后,城管也會及時解決。媒體、觀眾、城管之間的關系進入了一個良性的狀態。

幾天后,海陵區便民信息服務亭的負責人打來電話,說看了報道之后很受啟發,希望通過我們的報道,也讓更多的市民知道便民信息亭的好處。原來,2011年,泰州市區開始投資建設便民信息服務亭,以方便市民查詢以及交水電費等,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便民信息服務亭建成以后一直沒能得到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閑置。為什麼這種為市民提供各種方便的服務亭如同擺設呢?泰州台之前也有相關欄目關注過此事,但報道的角度都是批評式、質疑式甚至否定式。報道播出后,輿論一邊倒,市民紛紛指責這是“政績工程”,弄得相關部門很被動。

相關部門這次主動來對接,希望我們讓市民認識和接受這個新事物﹔希望通過報道得到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把好事做好。

深度調查《便民信息服務亭為啥“叫好不叫座”》把報道重點放在了如何解決便民信息服務亭的“叫好不叫座”上,通過對現狀的展示,呼吁更多市民接受、利用這個新事物﹔通過對市民的海採和專家的把脈,給信息亭多元化經營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這樣的例子不少。我們對一則市民投訴泰州市環衛處打擊報復的熱線是這樣處理的:調查事實真相,弄清平時垃圾費環衛處是怎麼收的,環衛處收取垃圾費合不合法,難處在哪裡等疑問。7月14日,《新聞夜班車》推出《班車調查:請交垃圾處理費 別讓官司找上門》,反映了環衛工人辛勤勞作的不易,闡述了交垃圾處理費的必要性,也剖析了環衛處採用行政訴訟手段的緣由,最終的導向落在倡導全社會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上。

這樣的節目既解答了市民的疑惑,又幫相關部門進行了呼吁。節目播出后,泰州市環衛處收費指導科打來電話,說節目中提到的蓮花二號區東門的欠費商戶,主動到泰州市環衛處繳納了拖欠的垃圾處理費,非常感謝欄目對環衛工作的支持。

以上選題,其實都是記者經常接觸的題材,如果沒有站到雙方的立場看問題,就會簡單化處理,報道不淡不咸,部門不聞不問,反響幾乎沒有,有時還會激化矛盾,造成負面影響。批評性報道有不少是解決老百姓的投訴,而老百姓的投訴有不少是針對政府相關部門的。記者往往站在弱勢群體一邊,誰投訴就幫誰說話。有時為了免遭說情斃片,就隻採訪投訴方,先播出來再說。這種隻聽一面之詞的報道讓相關部門非常被動。即使採訪了雙方,報道的導向也是傾向於投訴方。如果換一個角度,並不是一味地幫助或批評政府相關部門,而是客觀公正地看待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並指出其不足,則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和工作的改進。

在報道過程中記者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牢記自己不是“判官”,不能揪著某個現象或問題不放,一味地指責相關部門這裡不對,那裡不妥,那樣容易挑起群眾和政府的對立情緒。這樣的報道角度,雖然迎合了觀眾的“圍觀”心理,看起來很給力,但卻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導向性。為百姓說話無可厚非,但是記者作為記錄者,應理性報道,不宜感情用事。

民生新聞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老百姓有難事首先想到新聞媒體,這是對媒體的高度信任,媒體應該在最短時間內幫助其解決難題。但是報道不應該每天都圍繞鄰裡糾紛、道路不通、房子漏水做文章。媒體應站在大眾的角度,關注具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從問題和矛盾中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引出積極的效果。對市民一般性問題的投訴,《新聞夜班車》和“12345政風行風熱線”聯動,請他們將欄目未報道的選題,通過熱線辦理的方式派單,再將處理結果反饋給欄目,欄目再跟市民核實處理結果。這樣既能幫觀眾解決問題,又能保持欄目的品牌形象。

(戴浪青:泰州廣播電視台《新聞夜班車》欄目制片人)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