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坚守并发掘媒介市场中的涉农利基,并在其中发展自己的生存策略与专业能力,建立在这个领域的优势和话语权。通过举办紧贴行业和社会热点的主题论坛、专业研讨会、技术推广会、农业品招商会和科技下乡直通车活动,运用包括网站、电子报刊、微博、微信、QQ群等一切现代数字传播技术,建设好农字报这个社区,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创建读者数据库。
在“报业寒冬论”的鼓噪下,传统媒体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国外一些报纸宣布关闭或被转卖的消息,似乎在为报纸走向衰落不断地找到实证。在此情况下,本以弱势著称、且还贴着“农”字号标签的报纸,还有生存空间吗?应该怎样根据市场特点和服务对象的需要实现转型?南方农村报根据近几年的认知与实践,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找到涉农媒体的生存利基
利基市场是经济学的一个名词,是指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以及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也被形容为大市场中的缝隙市场。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者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和进入壁垒。“农”字号报纸也有一个独特的生存利基市场,需要媒体人去发掘。
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最年长的一份子报,南方农村报的目标市场就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坚守并发掘媒介市场中的涉农利基,并在其中发展自己的生存策略与专业能力,建立在这个领域中的优势和话语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有一个问题曾被悲观论者反复提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越来越少,“农”字号报纸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其实不管城市化多么深入,科技怎么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农业与农民永远存在。作为涉农媒体人,需要改变的是服务姿态与服务方式。不久前,与陶氏益农大中华区总经理杜晖交流,他说:“未来50年,人类所需要的食物将增加一倍,但可用耕地是有限的,提高生产效率有赖于科技,因此未来农业还有巨大的机遇和需求。”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农民素质的提升,经营的集约化,更有利于媒体向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