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期

网络民粹主义形成机制与社会威胁【2】

——从哈尔滨杀医事件到李某某案

赵若含,张红茹?

2014年02月13日09:3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三、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机制

(一)社会心理机制

当我们反思李某某案等一系列社会事件时,会发现这种网络中的民粹心理并不只是在具体的社会事件中体现,它更反映了一种蔓延于网络舆论中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心理形成于两方面,一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二是当下转型时期的现实环境。

1.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民本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治国的基本思想,儒家文化在经济上提倡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政治上提倡民本主义,墨家提倡的劳动观念及平民意识等。虽然民本主义和平均主义不是民粹主义,但可以成为民粹主义的文化土壤。普通民众长时间处在权威精英的压制之下,急需宣泄压抑情绪的出口。[2]”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理念也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从小农经济出发,强调下层人民的力量与参与,在我国历史上的阶级分化中,底层人民对改变生存境遇的愿望是最迫切的,因此在革命中也是最容易动员的群体。加之近代史上,我国经历着长期的屈辱和抗争,被欺压、被侵略的历史形成了“四万万同胞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怨恨和激愤之情。因此对权力、官僚、精英的反抗是底层人民群体性格中的一部分。

2.现实社会的培养皿。在中国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层出,住房商品化、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这些改革措施于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尤其对于中低收入的平民阶层,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其生活质量与安全感。然而近些年,这些方面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化解,现实中精英与权威的言行刺激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滋长, 这些阶层矛盾、地区矛盾,贫富分化,以及利益冲突都是现实生活中民粹主义的培养皿,加深了平民阶层草根阶层对权贵集团的不信任与排斥,也成为当下民粹主义重新抬头的一个推力。

(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传统意义上的民粹主义是底层人民的一种社会心理,但由于地域限制,这类群体中人们很难在大范围交换意见,并强化自身判断,因此这种民粹情绪多呈点状分布于社会底层。然而互联网的普及,给这些呈点状分布的意见带来了汇聚与整合的平台。

1.网络的匿名性与自发性,鼓励了意见与情绪的表达。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人们在意见表达时,总是取向群体的认可,害怕被多数意见孤立,而互联网的匿名性恰打破了被孤立的情境,在互联网上,人们表达自我时更加大胆。

2.网络的多元渠道,聚合并强化了意见认同。互联网的传播渠道从最初的论坛,博客发展到QQ、MSN等即时通讯,而微博客更是为信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中,所有信息都可以实时发送和接受。多元渠道使互联网的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平民阶层的意见整合,使原先成点状分布的“感受”汇聚在一起并得到强化。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