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网络舆论事件中,逐渐出现民粹主义倾向。这种社会思潮与互联网的结合,形成了转型时期的网络民粹主义,从2012年哈医大杀医事件到最近网络上关于李某某案的讨论,其中都体现了一定民粹主义倾向,以此为出发点,本文试梳理其中的网络民粹主义特点、其形成机制,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与演变
网络民粹主义,在概念上由“民粹主义”演变而来,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中,由现代技术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一种漫延于网络的社会心理。它以民粹主义为基础,在新的环境中,呈现出自身新的特点。“民粹主义有三个标志性的特征,即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1]”其核心是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精英阶级所代表的统治团体,既腐化又堕落,因此宁愿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愿相信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质就是对政府和精英的反对与不信任。可以说,民粹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社会心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对现实中民粹主义思潮的延伸。在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兴起于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相较于传统的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也衍生出自身的新特点:第一,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无体系、无纲领;第二,网络民粹主义比传统的民粹主义表现出更大的影响力;第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由于所依托传播工具的优势,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性[2]。
二、杀医事件与李某某轮奸案——网络民粹情绪的宣泄
2012年3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的实习医生被杀事件的网络舆论中,体现了民粹主义的特点在这起医患纠纷中,被害的是一名从未给患者李某诊断的无辜实习生,然而在事后的一项网上调查中,参与调查的6161人中,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占总数的60%。与此同时,天涯论坛也在事件发生的十几天之后,对网友的评论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200条评论样本,进行言论倾向分析。
从调查结果上看,24%的网友能够客观分析,看到更深层的问题,认为是中国医疗制度上存在弊病,而选择“医生不值得同情”的人达到47%,认为“医生也是弱势群体”的人只有19%。(数据来源:天涯社区社会舆情部分析报告)而在网易上针对这条新闻的36100条评论中,有一个网友这样说到,“应该举国欢庆啊!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正像白岩松在《新闻1+1》里所说,如果三万六千多人里只有一个人这么说,可能还可以加引号理解,但是要知道,随后,顶这个帖子的数量达到了5172人。
2013年2月,李某某因涉嫌强奸罪被拘留,继2011年打架被劳教之后,李某某又一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数月以来,随着案件审理的缓慢进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在此之中,李某某的家庭背景,作为“富二代”的跋扈性格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要部分,而对受害女孩近况的关注声音则非常少。
作为李某某的母亲,她的每个动向都会遭到网民的指责,无论是其或要求前任律师进行无罪辩护,还是申请案件公开审理。她的做法有不当之处,也有无奈之举,而无一例外地遭到舆论攻击。在民粹倾向的网络环境中,事件不能在双方对等的表达下讨论,强势的舆论批判取代了应有的倾听和思考。在此期间,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理性的声音,认为不应该抓住李某某“官二代”的标签不放,尊重司法程序,控制舆论审判等,但是在网友“群情激愤”的力量下,这些声音显得更加“弱小”,被网民贯之以“水军”称号,出现网络表达的不对等倾向。在中国阶层矛盾日益紧张的现实中,人们习惯将“富二代”、“官二代”这些“标签人群”作为不满的宣泄点。对精英阶层的反对,对底层平民的崇尚,体现了民粹主义的思想内核——以民为粹。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