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人为本、用人文情怀营造真情美
有人说,美是生活,美是情感。在新闻作品中,优秀的报道总是字里行间蕴满了感情,使人感动、催人振奋。而其主角必然离不开人,离不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具体到新闻采访来说,就是要确定新闻采访的主角是谁,所写的报道为了谁,让谁看,也就是说我们的记者应有人文情怀,应有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关怀、对草根的尊重、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只有那些传递温暖、播撒希望的作品才能感染人、影响人,给人以美感。要想写出这样的好作品,我们必须下到基层去。 只有行走到基层,在新闻采访的一线现场,我们才能和基层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样作品中才能拥有更多的真情实感,才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获得2011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的纪录片《妈妈日记》就是这样一篇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作品的主角——“妈妈” 辛秀梅既是一名记者,又是事件的亲历人。这是一个洋溢着母性光辉的人,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
四年前,辛秀梅在河南省滑县采访一位孤寡老人。老人住在一个破庙里,收养了2个被别人遗弃的残疾生病孩子。辛秀梅进屋时,正看到老人嘴对嘴把嚼碎的馍喂给一个1岁多的婴儿王一平。辛秀梅当时就很心酸,她找来针线,给孩子们缝补衣裳,又给孩子买了玩具和吃的。这之后,辛秀梅时不时去看望他们,有时还把两个残疾孩子接到自己家中住上一段。她还坚持在网上发布两个孩子和老人的事情,希望得到社会关注和帮助。
经过不懈努力,辛秀梅最终帮孩子联系了一家免费看病的美国医院,并千辛万苦亲自带孩子去那里做了手术,这是第一个走进该医院的中国爱心妈妈。
带孩子从美国回来后,辛秀梅所在的单位根据她4年来对老人与孩子的关注所留下的影像资料,以辛秀梅为叙述人,采用日记体表达方式,做了一个纪录片——即《妈妈日记》。
看过片子的人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它之所以成功,就因为记者走进了真实的生活,融入到了采访对象当中,与采访对象水乳交融,也正因为这样,才使作品充满了感染力,提升了新闻稿件的温度,满含着人文关怀之美。
三、巧用素材、开拓创新,用深度提升新颖美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很多时候,采到的内容都有可能是独家新闻。在同质的新闻中如何能够推陈出新,做独家新闻。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巧用素材、用思考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新颖之美。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