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闻人物的身份建构
新闻叙事中的人物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人物的性格、脾性、特征等也是多面化的。同时,这些人物也具有多种不同的身份。比如,在一篇描述农民工生活的新闻报道里,主要人物某农民工的身份具有多样性,他可以是一名农民工,也可以同时是一名父亲、党员、甚至是救人英雄。他的这些身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一般只能很容易地识别他的某一种身份,其他身份都被弱化或隐蔽掉了。这就跟记者的描述密切相关。出于不同目的,新闻叙述者会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多种策略来建构新闻人物的身份。
比如,如果报道的目的是展现农民工在现代大都市的普通生活状况,那么新闻人物的农民工身份就会得到突显;如果新闻要描述一个感人的救人故事,展现现代社会中的温暖人情,那么同样的新闻人物——某农民工的“救人英雄”身份就会被着重强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只会是他的这一身份。
我们知道,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读者接触新闻报道的第一条战线。有些读者为了节省阅读的时间,往往只浏览新闻标题,以期快速获得新闻信息。如果标题传递的信息是负面的,那么所描述的新闻人物的身份也往往被定位为负面的,这种消极身份会在读者大脑中深深扎根。因此,记者往往会在标题上下足功夫,通过强化、对比等手段对人物身份进行建构。
比如在一则名为“初中文化的她‘拜师’学骗术,购买虚假链接/女大学生落入购物陷阱”(《姑苏晚报》,2011年5月29日)的标题中,记者突出了两名新闻人物的文化身份,即只有“初中水平”的“她”和具有“大学学历”的“她”,而其他身份,如“女性”身份,都得到了弱化或规避。高级知识分子居然上了只有初中文化的骗子的当,这样的身份对比会马上吸引读者的眼球,促使他们阅读全文以获得更多更详细的信息。类似的通过对比突显人物身份的新闻标题还有:“区长与居民面对面‘拉家常’”(《姑苏晚报》,2011年5月29日)、“全国劳模社区‘摆摊’解民忧”(《姑苏晚报》,2011年5月29日)等等。当然,这种身份突显的手段也会遭到不恰当的使用,尤其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处处可见。潘金文[6]认为,现在的网络新闻标题中充斥着对人物身份的不当利用,首先是滥用身份以造成名人效应;其次是给人物冠以各种虚实不一的身份,如“史上最XX”等。这些举措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