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论及研究启示
1.分析阐释已达成共识。在分析报业托拉斯产生及失败根源时,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是,民国报界出现集团化现象,只不过是托拉斯雏形。其破产的根本性原因,是因为在工商业不发达、政治局势混乱的民国时期,报业托拉斯还只是报人的一腔热血,缺乏实现的基本土壤。
首先,报业托拉斯现象的出现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具有时代的合理性及必然性。托拉斯是垄断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报界同样如此。随着中国工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办报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报业垄断、所有权集中的情况在所难免。此外,报团出现对活跃报业市场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民国时期出现的报团由于稳固性不强,在时局变动中更容易破产。中国报业出现的托拉斯不同于西方的报团,一是没有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容易受到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财富难以得到保护。同时,中国民营报业还需要面对严格的新闻统制,生存环境严峻。
因此,在没有稳固的社会环境以及开放的新闻政策的支持下,民营报业想自由发展、做大做强只能是奢望。正如秦绍德所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上海资产阶级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5]”虽然报业托拉斯倾向的出现新闻事业不发达的我国,有利于报业形成规模经营和业务改进,但将其放到全国来看,也是必将走向破产的命运。
2.对现代报业经营管理的意义。近十年的文献,无论是个案还是较宏观的研究,都旨在总结出一些经验性措施,以期对现代报业经营管理有所启发。
首先,报纸大众化、革新业务。成舍我在报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举措,如报纸大众化、小报大办等,对当下都市类报媒都有可借鉴之处。成舍我倡导的“大众化”报纸和西方大众化报刊不同,更强调一种“站在民众立场上的大众化”[6]。他曾提到:“使全国国民对于报纸,皆能读,爱读,必读,使他们觉到读报和吃饭一样的需要……[7]”
其次,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成舍我的办报原则是“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8]”他认为:“未来的中国报纸,他应该受民众和读者的控制。……他在营业方面虽然还可以商业化,但编辑方面,却应该绝对独立,不受‘商业化’任何丝毫的影响。[9]”
再次,改进经营管理模式。成舍我的一些措施,如创新经营模式,对报馆实行流程化管理、革新营销手段、危机公关等,对当下报业经营管理都能有所启发。此外,史量才对《申报》管理模式的持续改进也值得后人学习。
最后,优化整合,提高竞争力。蔡珣玠在《史量才的报业管理措施》一文中认为,史量才报业托拉斯的现代启示就是:要想保留报纸,促进报业的发展,就需要提高报业自身的竞争力。单一报纸的优势已不明显,因而需要报业产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看出该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文献数量渐渐增多,开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这些研究的角度较多,叙述也有理有据。但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过多的笔墨放在史实的再叙述,缺少深层次的分析;其次,研究成果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个案选择过度集中,模式化痕迹较重,且缺少新的突破;再次,对民国报业托拉斯现象的现实启示,目前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但也还需要进一步分析阐释。
(作者简介:左军,女,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秦绍德.上海资产阶级商业报纸的发展道路[J].新闻研究资料,1991(2).
[2] 曹世瑛.新记《大公报》是托拉斯吗?[J].新闻研究资料,1989(3).
[3] 刘小燕.中国民营报业托拉斯道路的破灭[J].新闻大学,2003(4).
[4] 张立勤.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以《申报》、《新闻报》为考察中心[D].复旦大学,2012.
[5] 秦绍德.上海资产阶级商业报纸的发展道路[J].新闻研究资料,1991(2).
[6] 谢平.办报办学 舍我其谁——成舍我与他的报业生涯[J].新闻与写作,2009(4).
[7] 成舍我.我们的宣言[N].立报,1935-09-20.
[8] 陈阳.成舍我的两个效益思想[J].新闻爱好者,2007(5).
[9] 李磊.一篇反映成舍我办报思想的重要文献[J].国际新闻界,2009(4).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