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格伯纳的“涵化理论”,电视具有涵化作用。民生类电视节目反映基层百姓的身边事,锁定当地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及生存环境,节目所体现的内容,新闻主题的选择、节目品味的提升和整体风格的打造,都对城市文明有些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材料收集、调查问卷、实地调查等方式,访问周边电视台民生类节目的节目策划、内容安排和目前观众的反响,以及节目预期达到的目标。对该现象进行分析,了解观众对民生类节目的收看情况以及对城市文明的作用。
关键词:涵化理论;民生节目;城市文明
一、理论基础与发展状况
从1969年开始,格伯纳及其同事进行了针对电视对受众的影响研究,提出“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电视文化可以涵化、建构受众的世界观。电视涵化理论表明电视是人类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1]。涵化理论所关注的是电视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给社会各阶级的人一套同质化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80年代后,涵化理论受到学术派的质疑,格伯纳对研究进行调整,不再注重观众看电视多少与他们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是将重点放在电视内容对其他方面态度的影响,并称之为“主流效果”研究。理论上讲,涵化理论的一些结论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英国文化研究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的电视媒介影响受众意识形态的观点,是对符号理论、意义理论和模式化理论的合理继承与发展。
民生类节目缘于南京,蔓延全国。自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改变了南京地区新闻格局,并引发了南京地区的新闻大战。之后陆续推出《直播南京》、《法治现场》、《大刚说新闻》、《听我韶韶》等20多个民生类节目。由于收视率高,广告效益好,目前几乎所有的城市台都开设了民生新闻栏目。但民生类节目潮夹杂着的庸俗化、琐碎化现象已经受到广泛的批评。民生新闻大战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有人说《成都全接触》每天死人不断,简直就是“成都全死人”,因此,电视台需要加强对社会新闻的管理,压缩负面报道的比例,将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
二、民生类电视节目的特点和内容分析
民生类电视节目以其富有人情味的报道以及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特点,深受群众的喜爱,具有本土化、故事化、法制化的特点。
(一)本土化
民生类电视节目的题材一般来自当地,聚焦城市市民身边发生的事情,锁定当地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及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情,结合本土的文化土壤[2]。民生类电视节目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体现亲民、爱民、服务百姓的节目形象。围绕平凡人家的家长里短做文章,关注民生话题,并发掘事情背后蕴含的道德伦理、价值追求。主持人在节目中还时不时用方言播新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二)故事化
新闻叙事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可以将很复杂、专业、甚至深奥的问题说得通俗易懂,体现了亲民的形象,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拥有更广泛的参与面。节目主持人不仅是事件的起诉者、记录者,也是采访者和评判者。观众听主持人说故事、说公道,也找到了共同语言,产生诉说的欲望。报道的领域由官方向民间的转变,媒体的姿态由传播向互动的转变,增加群众感兴趣的事件性、动态性报道,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知情欲望。
(三)法制化
民生类新闻普及了法律知识,为读者、听众和观众提供关于重要事件的知识和理解,引导市民心态,让人们去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将生活中的小纠纷、小矛盾化解开,以事说理,寓理于事,倡导一种社会理智、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还有助于增加他们的判断和行动能力。民生新闻节目比如《直播南京》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还会充当评论员的角色,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解除老百姓的困惑,为受害人讨回一个公道。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