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题和立意
再说一下主题和立意。无论是采访中,还是采访后的写稿阶段,我一直在思考,两位老知青所做的一切,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毕竟,在新时代的洪流下,去讲一个过去的时代流传下来的精神,是不妥的,更难以引起共鸣。
在两位主人公身上,最打动我的是两点。一是实干。对于两位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这种精神尤其可贵。前面说过,我接到采访线索后,给徐桔桔打了电话,想问她近期有没有回沪的计划,她告诉我快秋收了,不可能回来。那时候我就特别钦佩,也特别好奇,她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决心和勇气呢?
后来的采访,我领会到她们对这个曾经插过队的地方,的确有我所不能理解的深情。我记得采访结束后,她们拉着我去看小镇的夜景,对于两个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来的人,那样的夜景实在算不上什么,但可以看得出来,她们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她们对我宣不宣传她们其实并不在意,却想方设法希望我能多宣传逊克这个地方。她们告诉我,这是她们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她们在这里走上社会,在这里走向成熟,在这里入党,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后来想,是不是仅是这种情感促成了她们下定决心去做这样一件事呢?我觉得不仅如此。在这里插过队的人很多,回去重温旧梦的也有不少。也许回到当地的时候,在此情此景的感染下,激情涌动,会生出做一些事改变这里的冲动,但真正能够坚持,能够去实干的却不多。我觉得这一点才是徐桔桔、贾爱春最了不起的地方,她们没有止步于想象,她们走的每一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没有经历过那种艰难,根本无法完全体会这种实干精神的可贵。就像她们说的那样,做一些改变现状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她们身上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也跟现在提倡的实干兴邦精神是吻合的。
二是“无私”。在这篇报道里,我写了两位老知青为了给当地村民争取利益,做了不少看起来比较鲁莽的事。比如,她们二话不说就冲进县委书记办公室,她们今天堵这个局长、明天堵那个局长。初看起来,好像是这些官员不作为。其实,这些官员也有很多难处。为什么他们肯给两位老知青面子?最重要的是,这些官员都知道,两位知青争的是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她们自己的利益。她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不是来作对的,而是来做事的。说到底,是被她们的无私所打动。
因为篇幅所限,很多故事后来见报时被删掉了,也很可惜。比如,徐桔桔在当地住的房子,条件很艰苦,但就是这间房,也不是无偿使用的,而是她换来的。她打听到当地有一家人在上海打工,就把自己在上海住的房子让给这家人住,然后才住进他们的房子。还有,她们为了丰富当地村民的生活,组建了舞蹈队,参加县里的表演,每一次演出的费用,全都是两位老知青掏的腰包。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桔桔很自豪地告诉了我一个细节:村民们不管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徐桔桔送去。经常一开门,门外都是村民送来的吃的东西。所以说,有没有私心,老百姓心里最清楚,正因为如此,她们在做事的时候,不管多么难的事情,老百姓都支持,县委书记都没她们说话管用。无私,我觉得这不仅是她们的品质,也是她们能够成功的要素。
文章见报后,出乎我的意料,反响异常强烈。许多读者来电来信或者发来邮件,他们中大多数是有那一段人生经历的人,还有知青的家人、子女,来电来信的语气都很激动,他们或为重温自己曾经奉献的青春年华而激动,或为自己的同辈人的所作所为而自豪,也有的想向两位老知青提供帮助,想出钱、出力、出技术的都有,他们特别为两位老知青想做点实实在在、改变现状的事的那种扎实而赞赏,认为这是知青们多年沉淀下来的良好品质。
在这些人当中,有成功的企业家,有上海的政协副主席,有曾经的上海市副市长。最让我意外的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也在这篇文章上面写下批示,他说,文章的主人公让他既敬佩又感动,也让他增添了信心与力量,并专门向我表示感谢。后来上海电视台还专门赶赴当地,拍摄了上下两集的纪录片。播出后,同样反响强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并没有知青经历的年轻人,也感动于两位主人公的奉献与实干精神,有一位青年社区民警给我写了一封邮件,让我感触尤深。他说,平时天天与琐碎的事打交道,经常在怨气中生存,感觉自己也充满了怨气。现在看到两位老人在踏踏实实做这样一件事,很惭愧也很受启发。他认为,在这个时代光靠埋怨是没用的,只有认真做事,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这些读者的强烈反响,让我也感到振奋,因为这说明两位主人公的行动,的确非常值得关注,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