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点能改变现状的事》一文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可以说,我是有点意外的。作为此文的作者,我也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这篇报道获得如此殊荣。我不知道评委老师是如何评价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如果说这篇文章有其成功之处的话,主要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和立意,二是走转改式的采访。撇开这些,这只是一篇普通的人物通讯。
因此,今天在这里我也想从这两方面谈一谈我的创作体会。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一、采写经过
先说一说这篇文章的采写经过。文章的主人公徐桔桔这一典型,线索来自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事后我也因此与沈国明熟识。这时才了解到,他也是黑龙江的老知青,他与徐桔桔、贾爱春起初也并不认识。这篇文章是2012年9月采写刊登的,沈国明是在7月底的一次黑龙江知青聚会上见到两人,从旁人处得知她们重回第二故乡帮助当地乡亲的故事,觉得很钦佩,因此也希望有媒体能够报道,弘扬这一典型。
我辗转了解到这一线索时,已经是9月初。当时我其实是有些犹豫的,从线索来看,内容和题材挺好,但很多时候,作为一个时政线的记者,因为接触了太多典型宣传,反而对典型有天然的排斥。倒不是说典型不好,而是觉得很多典型都有刻意性,有一些人为地拔高。这两位知青的故事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呢?我想到,当地也有媒体,如果真的有好的故事,应该也会留下只言片语,但搜遍网络,并没有关于两人的任何报道。
这让我很纠结,两位主人公所处的地方很远——逊克县奇克镇山河村,一个紧邻边境线的小山村,去一趟并不容易,有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精力?我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我们的领导,领导也十分犹豫有没有必要走这一趟。我们的领导比较为下属考虑,让我实在不行就电话采访下。
得到徐桔桔的电话后,我给她打了过去。就是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想法,坚定了我走一趟的信心。电话中是一个十分爽朗的女声,说着上海味的普通话,但讲的却是带着泥土气的内容。做过自我介绍后,我讲了自己的意图,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你不要来,最近我们很忙的。”问她近期或者国庆回不回上海,她更惊讶了,回答说:“怎么可能,我们马上就秋收了,今年玉米和黄豆都增产了,老乡们积极性很高,收完庄稼还要分配好,事情很多,短时间内不可能回去。”
那种感觉,像一下子被拉进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我从她的语气里能感到自豪与匆忙,风风火火的样子,朴实却生动。我被打动了,那种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差异,让我感觉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反复跟徐桔桔说,很想过去看看。这一回,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她很爽快地同意了,并且在电话里详细地告诉我怎么到她那里,坐什么飞机,换什么火车,再换什么汽车。我这才知道,她所在的县城不通飞机火车,去那里一趟来回就要近4天。
说一句有些惭愧的话,对于常年在外奔波的调查记者来说,这些困难简直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当时确实有点畏难情绪。因为我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我很怕来北京,因为这里很干燥。而长途火车对我来说也是最不愿经历的。旅途上的煎熬让人很疲惫。因为鼻子受不了火车上干燥、污浊的空气,虽然乘的是卧铺,但根本无法入睡,只能用一张湿纸巾沾了水搭在口鼻上,听着临铺此起彼伏的鼾声,熬过了长夜,回程时也是如此。到了当地,正好是早上,徐桔桔已经按照约定的时间来找我,采访马上开始。一开始我很疲惫,泡了浓浓的茶,才不至于打瞌睡。
连续两天的采访跑的地方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紧张,一直没有很好的休息,但我感觉来得值得。近距离的观察和采访,不仅让我得以亲身感受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品行,聊出了许多具体生动的细节,也让我亲眼看到了小山村因为她们的到来所发生的变化;与老乡的交流,更是获得了许多个性化的语言和生动事例。这些,都是典型站得住脚的基础,心定了,材料充实了,写稿才不会没底。
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走转改”的重要。事后再想,如果采访在上海进行,就算也是采访当事人,但谈得肯定不会这么细,也会少了两位当事人相互交流中吐露的一些生动细节,更加得不到当地百姓的反应。我想,这正是“走转改”的意义所在:到现场去,到人物的身边去,这是每一位记者的基本素养。更重要的是,贴近采访对象,收获的是心灵的感动,我觉得这种感动是写作的灵魂,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