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2期

在她们身上感受心灵的质朴与纯净——

《做点能改变现状的事》一文采写体会【3】

潘高峰

2014年02月25日14:36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三、关于写作

回到上海,文章该怎么写,也让我颇费思量。

写人物通讯,写一个典型,其实是记者的基本功,但要写好却不容易。写典型首先是写人,写人就要像人,而像人的关键除了采访深入、个性化写作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分寸感。不要不及,也不要过。通过我和徐桔桔、贾爱春的接触,我认为她们的特点是朴实、真实,一个情感充沛却不轻易流露,一个风风火火、不拘小节,这是属于她们的独特气质。

所以从一开始我的想法就是,写作要客观描述、真实表达,尽量不带入自己的情绪与情感。最好是站在旁边,不动声色地介绍。

而且在我看来,两位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与以往那种可歌可泣的人物相比,还是有不同的,她们所做的虽然也很不容易,一般人难以做到,但其实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作出巨大的、难以挽回的牺牲。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她们也有自己的困惑,也有过畏难情绪。比如徐桔桔最初认为去边疆种地是“天方夜谭”;贾爱春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号啕大哭,也会耍赖说要回北京。恰恰是这一切让她们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可爱,也更有让人信服的力量。她们付出的一切,值得弘扬,也并非无法模仿。

所以,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时刻告诫自己要收着写,尽量克制,通过客观的描述和群众的语言去表达,尽量不带入自己的评价和感情过于充沛的话语。真正有要表达的一些想法,也是通过文章后记者手记的形式来展现。

写作时,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就是我写这两位老知青,目的是什么,我希望向读者传递什么,典型背后究竟想要寄托什么。

我个人理解,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要通过细微的笔墨呈现人在时代大背景下的角色扮演。我记得以写典型人物见长的老记者郭梅尼也曾经说过,一篇好的典型报道,要扣准时代的脉搏,因此记者也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在徐桔桔和贾爱春身上,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要弘扬的?显然不是当年的知青精神,虽然这也很打动人,两位受访者也一再强调这种精神对她们的影响,但我在与她们的仔细交流中发现,这其实只是她们作出选择的诱因,真正能够支撑她们一直走下去的,却是徐桔桔说了好几次的一句话:“想做点事情。”“想做点改变现状的事情。”

这其实也就是前面写主题和立意时提到的那种实干精神,她们两人心中所想的,是静下心来做事,努力去为改变现状做一些努力。我感到,这其实正是我们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所缺少的。正如我在标题中提到的那样:在她们身上,感受心灵的质朴与纯净,我也希望可以用这种质朴与纯净,去涤荡当下一些人心灵的雾霾。我想,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新闻价值所在。所以,再一次回到之前的话题上,我觉得在文风上,也应当尽力避免浮夸,尽量用朴实的话,多用白描的手法,去讲两位人物的故事和品行。

在动笔时,我又有些纠结,对于徐桔桔和贾爱春,究竟是主要写一个人,还是笔墨并重?因为从地域的接近性和我们报纸的市民化属性来看,徐桔桔是上海人,理应聚焦,但考虑到这两个人本身在这一事件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所以我最终决定用同样的笔墨去写两个人的故事,这样更真实,也更有说服力。

据我了解,事后,当地和其他地方的媒体也曾去采写这一内容,但一些报道可能从不同的需求出发,只报道了其中的一位主角,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这也是值得汲取的教训。

“走转改”提出了改文风的要求。这篇文章最初我也想在写作上有所改变。我试图将其中的部分内容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但可能是因为功力不够,后来写出来感觉效果并不好,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叙事方式。

此外,最让我感到纠结的是,虽然我已经尽量在文字上简洁精练,但篇幅还是超过了4000字,而且仍有一些好的细节没有放入,后来经编辑删节,一些自己感觉不错的内容也被删掉了,这可能是限于文字功力,希望今后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有所进益。

(作者单位:新民晚报社)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