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2期

在团结协作中发展新闻传播教育——访四川大学教授邱沛篁【4】

陈娜

2014年02月25日14:55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请进来,走出去,我们是开门办学”

在邱沛篁三十余年的新闻教育生涯中,最令他自豪的便是他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探索开展的横向社会联系办学模式——“请进来,走出去”。

“一方面我们邀请新闻传媒单位的老总、老编辑、老记者和社会各界名流来系讲学;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师生到新闻单位参与新闻实践、社会调查和科研工作,认真抓好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实习教学,密切学校和社会,尤其是和新闻传媒单位的联系。”不仅如此,川大新闻专业“请进来,走出去”的亮点还在于,为了使这种办学模式定期化、制度化、组织化,1986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了四川大学新闻系咨询委员会,由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川任主任委员,省、市一些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委员,并进一步建立四川大学新闻学社会实践指导委员会,密切加强了新闻系与传媒业界的合作。

邱沛篁说道:“我们不是闭门办学,而是广泛地开门办学。我们带出来的学生都很成才,许多人都当上了领导。像1981年我担任班主任的八一级新闻班的学生,现在他们30个人几乎都成了各个新闻单位的领导或骨干,其中当年的班长吴健,如今已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想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用业绩来说话。”

为了进一步坚持和深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1995年新闻学院建立后,于当年又成立了新闻学院咨询委员会,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席义方任主任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任副主任委员,省、市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任委员。而更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邱沛篁作为第三署名作者的《实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文科教学改革新途径》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邱沛篁作为第一署名作者的《开创密切社会联系新思路,探索培养新闻人才新模式》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本人也荣获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优秀新闻出版工作者称号,以及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全国首届韬奋园丁奖。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不断认可与推广,而且这种横向联系的工作思路再一次给邱沛篁带来了启发与推动。为了加强省内高校新闻院系间的互动交流,共商四川新闻教育发展的良策,2002年,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学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在四川大学成立,邱沛篁被推选为会长。在他的组织下,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省内高校的新闻院系以学会为平台,定期交流,关系融洽。

邱沛篁说:“我们把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抓起来了,但与此同时,很多不足之处也表现出来了。我们每一年都要沟通、讨论,探索解决对策。所以,在新闻教育建立和初期发展的阶段,我们这一代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就是大家互相帮助,团结竞争,关系都很友好。这一代人把事业发展起来了,对下一代人的要求就是,接下来该怎样提高质量,怎样搞得更精、更好。”

实际上,作为川大新闻教育几十年集体摸索奠定的传统,“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办学模式也渗透了邱沛篁个人从实践到教学水到渠成的思想结晶。作为四川大学新闻教育的创始人之一,邱沛篁的协作精神与整合意识为西部新闻教育事业在中国新闻教育版图中的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团结竞争才能共谋发展”,这几乎成为四川高校新闻院系的共识。而对于这一点,热心豁达、勤勉实干的邱沛篁的确功不可没。

在谈到遗憾或反思的时候,邱沛篁欣慰地说:“新闻专业的一路发展都是很好的,尽管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这都是可以解决的。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出现问题都是好现象。新闻传媒事业在过去的时代中从未受到过这么大的重视,正是新闻传媒地位的提升,才带来了今天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能有今天的整体局面,还得益于这个时代。”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