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加回观板块,引导围观者回观
微博对于话题的更新极快,当一个被围观的热点降温时,围观者们会马上转向另一个热点,而前一次的微博围观事件的后续如何,是否造成伤害,则很少有人去理会。因此在这种不断更新,不断收获,不断评论的微博时代中,博友就像“观光者”,只顾当下风景,在事件中逗留不定居,自然就缺少事后的反思,而犯过的错误就可能不断上演。因此既然博友们平凡更新眼前的风景,管理者就更应该在“观”后下些功夫,让其回想或继续关注。因此,笔者更希望现在的微博平台中,能够增加“历史上的今天”这一板块,“历史”是专指微博出现以来的某一天。在这个板块中,用回观的方式展示如:一个月前、几个月前的一天,微博传播中排名前几名的微博热点事件。在人们热传播过后,可以冷静的思考热点事件的全过程。博友作为自媒体在舆论生成这一天,这一环节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发表了怎样的评论。利用这一板块让我们正视在事件中的所思所想,通过引导围观者回观的方式,推进微博中和谐伦理的实现。
(三)增强围观者道德意识,促进和谐对话
作为虚拟公共领域中相对完备的发展体系,微博能够满足其框架的基本要求,而由于发言权的平等,每个人的声音都应该被尊重。公共领域呼吁公民能够以理性的思维去对待社会中的热点事件,而和谐的公共领域并不是偏激、怒骂,围观者应在理性与情绪兼备,富裕户侥幸的对话中推动事件发展。讲道德意识落到实处,才能使微博在传播过程中形成和谐有序的道德环境,并以此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6]。(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娜.公共领域视域中微博的时代价值[J].北京教育(德育),2012(Z1).
[2] 杨梅菊.微博:围观就是力量[J].旅游时代,2011(5).
[3] 傅海,李明远.微博民主参与功能探析[J].当代传播,2013(2).
[4] 安珊珊.乌托邦还是恶托邦:对公共领域及其网络事件的批判[J].当代传播,2013(2).
[5] 侯莎莎,任敏.秦火火网上玩火“谣翻”自己[N].北京日报,2013-08-21.
[6] 莫楠.围观中的隐忧——对微博围观的道德反思[J].当代传播,2013(1).
[7] 谢新洲,安静.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2(11).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