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3期

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围观现象反思

黄晓婷

2014年03月04日16:23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微博是兼有媒体和社交功能的最具发展潜力的舆论载体,在围观时代,微博所面对的是更开放的圈子,当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其他用户的近况时,其所营造的正是一种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微博围观现象。本文以“在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围观现象中的舆论隐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微博舆论的正负功能,试图给微博围观现象下的舆论生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公共领域;微博围观;反思

微博是兼有社交、传递信息、发表评论的舆论载体,微博围观下制造出舆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不容忽视。它的出现改变着以传统媒体所掌控的舆论格局,影响着社会的生活方式。而微博围观,极易出现的围观场域,造成“小围观”引发“大事件”,给舆论的引导和管控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公共领域视域中的微博

(一)公共领域的当代解读

“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原则上这一领域对所有公众开放,同时公众可以在一种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的利益问题,它由公众、公共舆论、公共媒介三个要素构成。作为一个公民普遍参与的公共事务场所,它是一个介乎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私人领域相对独立的空间[1]。作为公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场所,首先,“公共领域”是公众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实现理性讨论的媒介场所;其次,在“公共领域”中,通过讨论或辩论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公共事务,多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批判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意见;最后,公民是不受国家或其他政治权利约束,能够理性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言论,有自己的理性思维,不受别人操控。

(二)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围观

作为一个虚拟的互联网络终端工具,微博所行使的职责符合公共领域的定义,并且打破了传统公共领域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这一平台中,通过共同探讨公民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个体联合接近于公共舆论的统一意见,从而对抗国家的公权力,改变了国家社会的某些不公。因此,微博的崛起,在公共领域中为公民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扩展了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从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