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3期

宝莱坞影业集群:全球化浪潮的获益者【3】

陆地 梁斐

2014年03月31日10:09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三)鲜明的电影叙事风格

宝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吸引数量庞大的观众,与其独特的电影叙事风格密不可分。尽管印度社会层级多元,地域、语言、文化、宗教背景多样,但是宝莱坞的影片依然面向全国观众,争取到达最广泛的受众,而不是细分市场。

电影音乐及载歌载舞的形式是宝莱坞影片的一个重要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电影音乐是印度被大规模制作、发行和消费的流行音乐的唯一形式,直至今日,电影歌曲也占到了印度流行音乐将近80%的市场份额。[11]根据影片中是否包括歌曲,可以将宝莱坞影片分为艺术影片(没有歌曲)、中间影片(带有歌曲的艺术影片)和商业影片(歌曲是其核心内容)三类。电影音乐也是印度电影通常比西方影片更长的主要原因,一部两个半小时至三个小时的印度电影,一般至少包含40分钟的歌曲。歌舞在宝莱坞影片中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同演员的对白、场景的变换、镜头的转换等一样,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呈现丰富的电影内容。其主要功能是展现情感,比如喜欢、惊奇、愤怒等,而在宝莱坞影片中,最重要的情感就是爱情。宝莱坞电影人坚信,爱情和浪漫的最佳表达方式是音乐,音乐能展现更细腻、复杂的故事,表达更浪漫、丰富的情感诉求。

事实上,制片人、发行商和放映商都将电影音乐视为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主要方法,制作商会支付大量的费用使影片中的歌舞部分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会选择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富有异国情调的地方拍摄电影音乐,制造华丽的视觉效果。在影片中加入歌舞是扩大目标受众、增加其观影次数,从而提升票房收入的方法。没有歌舞或歌舞不吸引人的影片,一般就会被视为票房上的死亡。电影行业中任何环节的工作人员都会给导演施加压力,要求其增加歌舞部分,以增加票房收入。此外,歌曲版权的收入也已成为电影收入的另一大来源,有时甚至能达到影片总收入的25%。

三、全球化浪潮下的宝莱坞

1995年《勇夺芳心》(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的上映被认为是宝莱坞电影全球化的开始。[12]《勇夺芳心》在印度本土保持了连续几个月的观影热潮,并被环球影视公司以15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海外发行权,在美国、英国和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同步上映。《勇夺芳心》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为宝莱坞电影市场开拓了新的影片类型和盈利渠道。

从20世纪末开始,全球各地的大量印度移民为宝莱坞电影的崛起提供了大好时机。据保守估计,美国、阿拉伯国家、英国、尼泊尔等地的新老印度移民在2001年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13]虽然这些移民的人数远远不及印度本土人口,但由于其消费能力较高以及汇率的差别,宝莱坞的影片出口量和海外收入开始显著增长,在21世纪的前5年里保持着每年30%~50%的增长势头。[14]第一代印度移民将观看宝莱坞影片视为与祖国保持联系的方式,第二代印度移民则在宝莱坞影片中找寻传统文化。他们对祖国的思念变成了某些影片的票房收入,比如苏巴斯?加伊的歌舞片《旋律》(Taal),是第一部跻身美国票房收入前二十名和英国前十名的印度电影。[15]《旋律》的海外发行权以8000万卢布的价格被卖给厄洛斯娱乐集团,两周就收回了版权费用。最终,《旋律》在美国的票房收入接近200万美元,在英国则为100万英镑。紧接着,2003年的《印度超人前传》(Koi Mil Gaya)和《萨尔曼汗》(Baghban)也取得了不错的海外票房。后来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更是创造了宝莱坞影片的海外票房神话。

海外票房收入的增长吸引了一些电视频道、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电信公司等新加入者,这些公司从独立制作商手中购买影片,并且致力于建立国内发行系统,以改变发行系统多年来的混乱状况。同时,放映领域也吸引了大量投资,多银幕影院在印度的多个城市被建立起来。作为一个有着超过3亿中产阶级的国家,印度的电影行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持续发展。2006年,宝莱坞被投资商确认为印度最主要的增长行业之一,并且成为美国娱乐市场上最大的外国出口商,一些成功影片可以在美国75家影院上映,上映一周票房超过100万美元的影片会出现在美国票房前二十名的榜单上。[16]

宝莱坞从20世纪90年代的一盘散沙一跃成为全球电影产业最具活力的集群,与其抓住全球化浪潮,并积极调整适应的努力密不可分。全球化给宝莱坞带来了机遇,印度新移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需求,家庭视频点播和DVD销售、租赁、网络等放映方式对传统银幕渠道限制的打破,欧美主流电视频道和电影节对印度电影的认可,为宝莱坞提供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和通畅的发行渠道,也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在这样的背景下,宝莱坞电影集群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并调整自己的影片类型(如国际马萨拉电影,与传统的马萨拉相区分),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海外的发行和放映渠道,已有众多制作公司在海外投资建立自己的发行机构和影院。同时,宝莱坞已经突破了地理限制,许多印度电影不仅在海外市场发行并获利,而且吸引了外国优秀的制片人和导演进入印度电影产业。宝莱坞的导演、演员、制片人与外国电影产业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互动,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赢得了海外受众的认同。

宝莱坞在应对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在保持其独特电影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有价值的因素使其能够适应海外受众。宝莱坞正在创造一种混合型的集群(hybrid cluster)[17],不仅拥有抵抗全球一体化潮流的能力,并且也一直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全球市场上影响更广泛的观众以及越来越庞大的印度移民。乔纳森?马图茨和帕姆·帕亚诺(Jonathan Matusitz & Pam Payano,2012)认为,今天的宝莱坞不仅是电影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流通的象征,同时也是全球化过程中去整体性(non-monolithic)的体现。[18]

宝莱坞电影产业集群的案例表明,全球化可以促进而非抑制新兴经济中文化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引导专业人才和资本来优化这些集群的外部经济,并且产生能够与西方产品竞争的新文化产品。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虽然印度政府长期以来对电影产业实行审查制度,并且征收高额税收,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和印度经济对全球市场需求的拓展,印度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对产品、人力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设关卡。同时,在最近十年中,印度政府还及时调整政策,以便使宝莱坞获得更多投资,更多地从全球化进程中获利。(陆地为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梁斐为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博士生)

参考文献:

[1]Chinese film industry races close to Bollywood.The Times of India.http://article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2011-01-10

/india/28358616_1_film-industry-chinese-film-chinese-movie.

[2]Bollywood Wraps up Strong 2012 With Ninth Blockbuster.The Hollywood Reporter.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bollywood-2012-nine-blockbusters-406727.

[3]数据来源:Bollywoodtrade,http://www.bollywoodtrade.com/box-office/top-tencollections.htm.

[4]Mark Lorenzen.Go west:the growth of Bollywood,Creativity Encounters,April 2009.

[5]Lorenzen,M.And Taube,F.Breakout from Bollywood?The roles of social networks and regul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Indian film indust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14(3),86-99.

[6]What is “Bollywood”?Bollywood world.http://www.bollywoodwo

rld.com/whatisbollywood/.

[7]Dwyer,R.2006.Bollywood’s new dream.New Statesman,135(4777),38-39.

[8]数据来源:boxofficeindia,http://www.boxofficeindia.com/around

detail.php?page=shownews&articleid=4371&nCat.

[9]Shedde,M.2006.Bollywood cinema:Making elephants fly.Chicago:Encylopeida Britannica,Inc.

[10]Tejaswini Ganti,Bollywood:a Guidebook to Popular Hindi Cinema,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2004,P53.

[11]ejaswini Ganti,Bollywood:a Guidebook to Popular Hindi Cinema,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2004,P78.

[12]Rini Bhattacharya Mehta,Bollywood and Globalization:Indian Popular Cinema,Nation,and Diaspora,Anthem Press,P1.

[13]Mark Lorenzen.Go west:the growth of Bollywood,Creativity Encounters,April 2009.

[14]CII and KPMG.Indian entertainment industry focus 2010:Dreams to reality.New Delhi:CII.

[15]Sharmistha Acharya,BOLLYWOOD AND GLOBALIZATION,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MASTER OF ARTS in Design and Industrial Arts,2005.

[16]Mark Lorenzen.Go west:the growth of Bollywood,Creativity Encounters,April 2009.

[17]Jonathan Matusitz and Pam Payano.The Bollywood and American Percep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India Quarterly: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67,1(2011):65-67.

[18]Jonathan Matusitz and Pam Payano.Globalisation of Popular Culture:From Hollywood to Bollywood.South Asia Research 2012 32:123.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